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以价格形式反映市场化进程的探索           ★★★ 【字体:
以价格形式反映市场化进程的探索

作者:佚名     人气:31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为用价格形式比重全面衡量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国家有关部门要求着重研究服务和要素价格的界定,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计算方法。本文从价格量范围、第三产业的划分、服务与要素价格界定三方面提出初步探索意见。
  为用价格形式比重全面衡量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国家有关部门要求各地为积极开展服务项目和要素三种价格形式比重测算方法的研究工作,着重研究服务和要素价格的界定,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计算方法。本文提出初步探索意见。
  一、价格量范围
  价格是价值量核算的基础。要用价格形式比重全面准确衡量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必须先确定能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价值量。原用价值量范围是按再生环节划分的物质产品,有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农产品收购额和限额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额。这三部分价值量仅包括第一、二产业的工农产品,特别是不包括快速发展的第三产业全部服务性产品。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不能反映国民经济总体。同时按再生产环节划分的价值量,不表现同质不能汇总。使用这一资料,只能说明在零售额中市场调节价占多大比重,在农产品收购额中市调节价占多大比重,如此等等。不能说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市场调节价占的比重。这显然不是科学的,不能反映国民经济总体的价格变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关系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社会经济活动全部表现为商品活动。各种生产要素都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交换。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形成了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性产品的生产;物质商品的交换和服务性商品的交换。作为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价格也相应的形成了物质商品价格和服务性商品价格。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把物质产品核算与服务核算放在同等地位。核算体系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范围,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非物质生产领域;生产活动既包括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了非物质生产活动,物质产品和服务统称为产品。我国价格法规定的价格范围,包括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在商品价格中划分为有形商品价格和无形商品价格,把土地、科技产品、信息产品等生产要素价格包含在商品价格之中。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规范与价格法的规定虽然对某些问题的提法不同,但概念是一致的。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包括服务)价值之和。它反映国民经济总体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商品关系。应当把它确定为用价格形式核算的价值量。这样做,可能有人提出在总产值中有一部分产品不能进入市场交换,如库存产品,扩大了市场商品交换数量。我们是用价格形式比重研究反映市场化进程,不是研究在市场中商品的数量,在这里商品量只起权数作用。只有用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才能反映一个地区价格形式的比重。还可能有人提出市场交换的商品受商品输出输入和进出口影响,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输入的商品占很大比重。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形成的,用一个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价格形式,违反价格与价值的统一性。市场商品价格的形成不但受国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一国一个地区的商品价格并不完全是由一国一个地区市场商品供求关系形成的。价格与价值量的统一性是指价格在商品交换当中的同度量,而不是指价格量与价格形成因素必须完全统一。商品输出输入和进出口数量是影响一个地区价格形成的因素,不是一个地区实际提供的价值量的构成因素。用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即商品可供量进行核算,才能真实的反映价格形式的比重。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宏观决策和计划管理的主要依据。各地领导重视,是统计部门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指标体系和统计资料,用它核算价格形式,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应当把国内生产总值确定为核算价格形式的价值量。

  二、第三产业的划分
  国内生产总值的指标体系,按照三次产业分类划分产业部门。第三产业是除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其他各业的总称。第三产业的划分,首先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提出来的。他指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上,人类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为主。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生产活动中。这样第一产业是指农业和畜牧业,第二产业是指工业制造业,第三产业则是指各种服务生产。目前西方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组织通常使用的产业分类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煤气、电力、自来水。
  第三产业:服务业,包括运输业、通讯业、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金融、房地产、科学、教育、新闻、广播、公共行政和国防,以及社会服务娱乐和个人生活服务等。
  我国按照三次产业分类划分产业部门,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80年代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成果。这种分类方法立足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是生产部门。而我国原先按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分类的主要弊端是否定了第三产业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生产性质。忽视了第三产业能够提供积累、创造财富的重要作用。从而造成在实际工作中轻视服务部门的发展,在国家管理上将其放在次要地位,使我国第三产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1985年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了按三次产业划分产业部门,并对第三产业进行了细分类。上述说明第三产业发展过程,目的是加深对第三产业划分的必然性、重要性和法定性的认识。并明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类原则,首先是立足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是生产部门。其次在各次产业之内,根据需要再进行其他分类,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这对界定服务价格和要素价格有重要意义。
  三、服务与要素价格界定
  服务价格的界定。第三产业生产服务性的产品。服务生产的基本特点是不具有实物形态,提供服务与使用服务一般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直接为货物提供运输供应、销售等有关业务,称之为货物性服务,它是运输邮电、商业物资部门生产活动成果;直接为个人和公共提供的教育、医陪、社会保障、国家管理和国防安全等有关服务,称为非物质性服务,它是文教卫生、金融保险、公用事业和政府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服务的核算范围包括一切可供给他人使用并能获得劳动报酬的服务活动,即通过市场交易的各种服务,也包括不在市场出售但由有酬劳动都提供的服务,如政府部门的服务、非经营部门的服务和居民家庭的在酬服务等。根据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特点,第三产业全部产品价格统称为服务价格。当然根据需要也可再分类,如为观察居民生活费用,把直接为消费者生活服务的产品称之为服务价格。
  要素价格的界定。国民经济核算是以国民经济为总体的全面核算,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物资产、金融资本、最终产品(包括服务)、劳动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流量和存量。抽出最终产品(包括服务),其余实物资产、金融资本、劳动以及其他生产要素是生产要素的总体。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的因素,是直接为物质产品生产和服务性产品生产服务的。各种生产要素作为商品已经进入市场交换的称之为生产要素价格。实物资产,如土地、厂房、各种生产设备等属于第一、二产业产品价格。金融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如金融、信息产品、科技产品等属于第三产业产品价格。但不包括劳动力及其他未进入市场交换的生产要素价格。劳动力是社会再生产第一要素,每一种物质产品和服务性产品都凝结着人的劳动。但劳动力是生产过程的主体,不是生产最终产品,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是反映生产活动最终产品的,因此不包括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价格(劳动力在生产中的作用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另设表式反映)。另外未进入市场交换的其他生产要素价格,因未实现价值,当然不能包括在内。

  生产要素的特点具有双重身份,是物质产品(包括服务),又是生产要素,并跨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单独界定生产要素价格无实际意义。
内蒙古统计   冯绍卿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