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2004家电行业十大风云见证(下)           ★★★ 【字体:
2004家电行业十大风云见证(下)

作者:庞亚辉 叶…     人气:23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六、TCL李东生每个梦想都成真,躺在幸福中温存

    TCL李东升是幸福的,他几乎是在镁光灯下生活,2004年对于他。先是年初TCL集团整体上市,使TCL由国有企业一跃蜕变改制成功,而自己亦成为亿万富豪。仅此一变,足以让其他类似春兰陶建幸、海尔张瑞敏等艳羡不已。

    继2003年11月初双方签订彩电、DVD业务合并重组意向书后,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与法国汤姆逊公司首席执行官达哈利1月29日在法国总理府签订共同成立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的合同。再至7月1日,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正式挂牌,TCL成功并购汤姆逊公司,世界彩电大王活脱出现。

    不过对于汤姆逊的收购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执行起来也定然不会一路坦途。跨国性的文化能否融合,国际性人才是否跟得上等,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在新合资公司正式投入运营前夜,即发生临时换帅就是很好的证明。TCL集团副总裁赵忠尧将取代TCL“创业元老”胡秋生,出任合资公司新CEO。而9月底由赵忠尧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所表述的TTE可望在2005年完成北美和欧洲业务的扭亏为赢,可见前路的艰难。

    2004年对TCL来说另一个亮点当数其小家电战略。虽然比小天鹅进入小家电行业晚了半年,但其雄心弥坚。7月22日,TCL集团在广州虽高调进入小家电市场,宣称主要通过组建TCL家庭电器公司来搭理,并设定目标为“在2-3年内使主要小家电产品均进入行业前3名,整体进入到前2名,预计2006年要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亿”。为了确保成功,TCL还盛情邀请曾经任职美的小家电总经理、格力顺德小家电公司总经理的张勇涛操盘。不过小家电战略能否成功,还很难说,正如TCL在7年前所涉足的冰箱、洗衣机等白色家电,以及笔记本电脑一样,目前的处境也并非是很爽。

    七、家电连锁融资路上显神通,决战不止在终端

    提起国美、苏宁、永乐等家电商业大鳄们,不只做家电的知晓,连普通老百姓都非常的熟悉,个个都是数百亿的身价。也只有它们才能够敢于与一向呼风唤雨的家电厂家们叫板,这个世道实在是变化得太快了。

    其实,这些家电连锁们2004年的战场不仅仅在终端,不仅仅与家电厂家,在资本市场上也同时展开了一场决战。而且决战比的是素质、能力和未来。

    在苏宁电器IPO申请获得正式通过仅仅6周之后,6月7日,国美电器正式向外界宣布,中国鹏润集团斥资88亿元人民币,收购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就意味着,国美已成功借壳中国鹏润(0493.HK)曲线在港上市,正式步入其梦寐以求的资本市场。“拥有上市公司这个融资平台后,国美今后两年的扩张将急剧提速,迎来一轮新的开店高峰。”

    经过近5年的准备,7月7日苏宁正式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上市。苏宁电器此次发行的2500万股A股将全部面向普通股民,每股发行价16.33元,市盈率11.26倍,并募得资金3.94亿元,苏宁老板张近东的个人财富即倍增数亿元。苏宁很明确,把资金用在分公司建设和物流配送等领域,用在刀刃上。

    与国美、苏宁的融资方式不同,上海永乐则与国际著名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走到了一起,后者注资5千万美元,持有永乐超过两成的股份,一跃成为第三大股东。永乐引进战略投资者摩根斯坦利的目的非常明显,一是解决高速扩张带来的资金压力,二是谋求改变股东结构,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

    随着这些家电连锁大鳄们的融资渠道的打通,治理结构调整的到位,看来无论是商业对商业,还是商业对厂家的竞争,必然再次打破目前的家电产业格局。

    八、跨国公司染指数字电视,失败不是我想要

    “与寻宝者一样,投资者只有在梦想可能成真的基本前提下才会不断前进。人们投资中国是为了未来。”——《中国梦》一书作者乔•斯图德维尔。

    从去年底开始,关于数字电视的信息就甚嚣尘上,舆论一致认为将是一块大蛋糕,并引发国内外企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杀将进来。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跨国公司的纷纷介入。松下、三洋、摩托罗拉、戴尔、杜比、日立、东芝、富士通……众多跨国巨头同时开始涉足抢滩中国数字家电产业正印证着乔•斯图德维尔的话。而今年第一季度,晚到者日本相机和复印机制造商佳能公司亦宣布通过与日本另一电器公司东芝的合资企业生产超薄显示器的方式进入电视机市场。

    初衷是美好的,过程是艰辛的,结果却是惨烈的。这句话对一些跨国家电公司一样适用。从去年9月摩托罗拉和唯冠签署合约,唯冠负责贴牌生产和销售诸如液晶电脑显示器、等离子电视机和液晶电视机之类摩托罗拉品牌高端消费性电子产品,到5月摩托罗拉一再推迟上市日期,再到今年10月9日唯冠国际宣布与摩托罗拉电视机生产合作计划告吹。从签约到合约终止不过短短的13个月,唯冠和摩托罗拉就此“劳燕分飞”。
对于合作的终止,一种说法认为,国内电视数字化的脚步比预期慢,数字电视市场并未完全成熟,因此双方决定终止有关合约。由于经受不住数亿元的中国数字电视市场的诱惑,摩托罗拉曾圈定了50家亚洲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候选,最终才选择了唯冠。而此番摩托罗拉数字电视之旅的挫败,对还依然在数字之旅上狂奔的中外企业无意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九、杜邦特氟隆,考验厨卫企业危机预警机制

    有时候,天灾人祸的突然降临如果没有很好的应对机制或者良好的心理素质

    做支撑,定然会很被动,比如去年的SARS。而在今年,厨卫家电业也同样面临着整个行业危机——特氟隆危机。

    我们暂且不提杜邦公司应对特氟隆危机的拙劣表现,仅就厨卫企业而言,此危机所引发的震荡亦是巨大的。而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其原因大概有三点:一、中国是特氟隆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大国,吹具、家居、医疗等诸多领域使用了特氟隆材料,比如杜邦中国特氟隆不粘材料制造厂于1999年在深圳投产后,专门负责向中国及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家居、工业制造商提供特氟隆,是杜邦公司的重要生产基地。二、杜邦公司针对危机的处置不当所激发的“冲击波”,使事态进一步扩大;三、说明中国国人的安全意识、对健康的追求意识提高了。

    如果说杜邦公司在这次危机公关得分不及格的话,而本土中小厨卫企业更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说什么,在什么时候说,更没有企业采取实质性的弥补行动和措施的,缺乏应对危机的机制、意识和专业的人才。即使有个别企业接受了媒体采访,也更多的说其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出口,事情还没有结果,在积极寻找替代品,甚至还寄希望于杜邦能够使其化险为夷,云云。唯一跳起来的企业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立邦,于7月底搞了一个“倡导诚信维权,关注消费健康”的新闻发布会,还立誓要向杜邦索赔千万。立邦在不经意间犯了三个大忌:一、不顾上下游关系,利用杜邦危机时指向性明确,以指责、攻击杜邦来反衬自己,落井下石意图明显;二、从“特氟隆”事件披露到现在,美国环保署和中国的质监局都还没有定论,“利用一个没有定论的对手危机事件,能多大程度俘获消费者很难确定”;三、立邦在攻击杜邦时没有做到推出替代“特氟隆”的产品,则是立邦最大的失误。

    反过来,整个行业如果联合起来的话,可能又是一种结果:一、厨卫企业联合起来,发表一个声明,应相信并支持杜邦所生产的含“特氟隆”不粘锅无害,并相信杜邦公司与美国环保总署能够妥善解决好此次危机;二、支持并配合国家质检总局的检测,并期待着检测结果的尽快出台。无论出现何种结果,企业都会以负责任的心态和措施对待;三、在所有在销产品上贴上温度上限标签,并说明所采用的材料涂层为“特氟隆”,以警示消费者并使其拥有知情权。四、建立企业联动机制,统一对外口径、互通信息,并积极寻找可能的替代材料。
小事认真做,大事不糊涂,这也许才是厨卫企业应有的策略。

    十、为环保和生活,唱响节能主旋律

    整个上半年,“电荒”、“水荒”、“煤荒”,能源三荒相继出现,上海、江苏、浙江等24个省市的部分地区不得不进行拉闸限电,数以千计企业的生产受到了影响,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能源危机局面的出现,不仅给众多企业带来了效益上的损失,也给上千万的居民带来了生活上的不便。

    节能指标已经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也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实力与水准。目前,美国、欧盟及亚太 地区均出台了能耗标志制度,如欧洲A级节能认证,以控制不符能耗要求的产品进入市场。在此双重背景下,节能家电则成为市场消费的必然趋势。

    于是节能生产、节能认证、节能家电、节能消费等节能文明相继出现并得到市场的认可,洗衣机、空调、冰箱、热水器、彩电等家电产品都被贴上了节能标签,有些类别的产品甚至已经把是否节能作为市场准入的标准。海信董事长周厚健则联合30位人大代表关于“加快立法,全民节能”的议案,呼吁限制低能效、耗电大的家电产品的生存空间,以减少我国家电行业的技术进步,优化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

    当然,在节能的大潮中依然存在浮夸等不和谐的音符,但瑕不掩瑜。

庞亚辉:上海卓跃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职业经理人联盟(PMA.COM.CN)网首席执行官,资深投资顾问、品牌管理专家。
叶秉喜:上海卓跃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E享网(ESHARE。COM。CN)首席顾问,著名战略和营销专家,公关危机处理问题专家,归真营销理论的创始人。   
欢迎与专家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357828207,电子邮件:f

[email protected]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