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市场营销 >> 营销攻略 >> 营销战略 >> 正文 |
|
|||||
2004家电行业十大风云见证(上) | |||||
作者:庞亚辉 叶… 人气:22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企业改制、市场竞争、行业整合、国际合作、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整与碰撞等等,都开始向纵深方向发展。处于这么一个深度变革时代的中国家电行业在2004年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笔者在此整理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或企业行为,目的就是给大家一个系统性的认知。 一、郎咸平痛斥国有资产流失,顾雏军接招喊冤枉 顾雏军命苦。当年顾以名不见经传的格林科尔公司名义甫一收购冰箱业“一哥”科龙,便被人们全方位的质疑,什么骗子、玩家、 搞资炒家等等名头悉数出现,舆论是一边倒的——打倒顾雏军!当顾雏军刚刚摸索出“国情”,深谙媒体结交之道,摆平所有质疑之后,又以吃美菱、拿西泠、吞吉诺尔等策略一路高歌、惟我独尊如沐春风之际,郎咸平显得不合时宜的出现犹如再次当头一棒!而这一棒的阵痛之长久绝非稍纵即逝! 其实郎咸平“炮轰”的不只是格林科尔一家,此前有“三叩TCL”、“四问海尔”在先。郎认为在国有企业的转轨改制和民营企业购并国有企业中,它们在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并同时对“国退民进”提出质疑。诘难道来的时候,海尔除了略微解释一下“持股会”之外,一直保持沉默,TCL则采取“迂回战术”,跟郎咸平、机构投资者、媒体积极地进行沟通,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所带来的问题。 而当8月9日郎咸平质疑顾雏军“七宗罪”抛出后,“士可杀,不可辱”,顾立即于13日委托香港律师行致信郎咸平,指责其8月9日在上海的演讲对格林柯尔构成诽谤,并通过律师函提出三项要求,甚至威胁如果不能够满足要求,则可能采取法律以外的“必要手段”。但面对郎咸平满不在乎的强硬态度,8月17日上午,不少传媒获悉科龙电器整合传播部部长刘伟湘将在北京召开记者见面会,就郎咸平教授对格林柯尔律师函的公开回应这一事件进行交流。然而在媒体闻讯蜂涌之际,刘自始至终没有露面,先是电话遥控改换见面会场地,继而宁可取消预定的记者会,也不愿向不熟悉的媒体发表意见,最终尴尬收场。 一面是郎咸平抱着“忧国忧民”之心以学术的角度痛斥国有资产的流失,一面是格林科尔强硬的反驳对抗态度(最近似乎低调了很多),并由此引发经济学界的大讨论,甚至惊动国资委。整个事件虽然尚没有定论,但这无疑亦是中国家电业的一件大事。 二、美泰克金蝉脱壳,美的妙购荣事达 当2002年3月荣事达最为核心的公司——荣事达•美泰克合资公司的控股股东美泰克公司因对合资公司在经营8年而彻底失去信心的时候,它们决定完全撤离。由此,美泰克公司即积极为其所持有的50.5%的股份寻找买家。 2002年下半年,TCL、格林柯尔、美的公司高管频频造访合肥市政府,并与荣事达决策层交往甚密,觊觎美泰克公司所持有的股份。然而,具有戏剧性的是,2003年6月,以色列EICO公司却和美泰克签署了一份协议备忘录,准备接手后者在荣事达•美泰克公司中持有的50.5%的股份,并希望获得荣事达集团在合资公司中25%股份。据说,为了配合这次股权转让,中方甚至做好了准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一切工作。但最终,此份交易无疾而终。
在美泰克方面的代表先后到各主要买家游说之后,广东TCL、格林柯尔、美的和江苏斯威特集团等,都对收购美方股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2004年5月19日,广东美的集团与美泰克集团签署协议,全部接手后者在荣事达•美泰克合资公司中持有的50.5%的股份。美的是以不到2000万元美元的价格购得了美泰克当年的7000万美元的投资权益。 美的此次收购出了一步妙棋,它不是直接收购美泰克在合资公司手中的股份,而是全资收购美泰克在荷兰注册的美泰克国际公司的股份,而该公司当年就是为了与荣事达合资而注册的。这样,美的既可以不跟具有集体企业性质的荣事达方面洽谈,亦越过合肥市政府,自然而然地成为荣事达•美泰克合资公司的控股方,甚至公司名称都不需要变更。 在美的购得美泰克在合资公司中的股权后,即派遣一骠人马进驻荣事达并身居要职试图实施“维新运动”,但却遭到荣事达方面的全面抵制。不过资本的意志终究还是要体现的,11月中旬,以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原总裁和营销副总裁等的全面辞职而开始了美的在荣事达之旅。 三、左鸭右鹅,斯威特全球洗衣机霸业雏形显现 从2003年7月托管小天鹅,到2004年3月9日国资委正式批准,再至4月下旬即宣布2003年年报扭亏获利,初涉家电业的斯威特集团可谓打了一个漂亮仗。斯威特顺利重组已经是名列世界前茅的洗衣机供应商小天鹅,无疑为其“产业整合、资本运营与国际合作”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非不做,一旦介入就要整合这个行业,做到最大、最强,这是斯威特的风格。显然一个小天鹅是远远不够的。 细数洗衣机行业可供整合的资源也就海尔、荣事达、小鸭这三家,显然海尔暂时不可能,而荣事达前文已经表述被美的购并,剩下的就是小鸭了,必需要拿下。虽然小鸭已经是一个没落的品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据说,斯威特与小鸭的沟通在2003年即开始,正式签署意向性协议则是在今年的9月6日。 从9月7日开始,斯威特正式托管小鸭集团洗衣机企业的生产经营。根据双方协议,这部分资产包括小鸭集团洗衣机分公司、雅奥家用电器厂、肯达燃气具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小鸭系列商标等。对于此次收购的价格,虽然斯威特不便透露,从市场层面的消息表明,斯威特是以零价格收购小鸭集团洗衣机业务部分的资产、负债和全部职工。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家电生产和供应基地,斯威特先小天鹅后小鸭的收购,无疑是看中国企转制所带来的良机,试图整合国内的洗衣机生产能力和资源,并借助国际合作方式推向全球市场。看来,斯威特的方略已成。 四、与渠道反目,子收父业,格力电器期待明天更好 格力不顺。对外,格力电器3月与国美因“越界定价”问题而分道扬镳,国美以一贯惟我独尊的个性对格力进行全国“清场”,而格力电器则以“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气概自立门户——纷纷在各地建立专卖店,自行销售,同时加强与苏宁、永乐、大中等商业单位的合作力度。对内,进入8月后,格力集团副总及房产、压缩机等相关公司人员因经济犯罪或国有资产流失等原因纷纷被捕或者被传唤的消息被爆光后,无论对格力集团还是格力电器都是非常被动和消极的消息。
对格力人而言,聊以自慰的也许就是多年来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因小家电而引起的“父子之争”终于有了结果。9月14日,格力电器(深交所:000651)发布公告称,格力集团将所持有的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75%股权以0元价格转让给格力电器。 此前,由于格力小家电产品质量不高经常遭到格力电器的指责,影响“格力”品牌和空调的声誉因而要求小家电停止使用格力品牌,也导致格力电器与格力集团错综复杂的争斗。在原小家电掌门人张勇涛离职后,今年4月,格力电器和格力集团达成一致,格力电器向珠海格力小家电派出新任总经理,格力电器接管集团小家电业务方提上日程。 在格力电器接管小家电业务板块后,格力电器已经开始在专业化与多元化之间游离。格力的明天会怎样,也许只有时间能够回答。 五、老倪“下野”长虹新政,欢乐与悲伤齐奏响 倪润峰退得有点悲壮,如同与他同时代的家电业同龄人。一年前的7月7日,合肥市一纸“公文”也同样免去了该市两大家电企业巨头美菱和荣事达的创业企业家张巨声和陈荣珍的职位。比倪润峰略有优越的是,张巨声和陈荣珍除了获得“顾问”头衔以外,据说地方政府还承诺各奖励100万元。再前面,康佳总裁陈伟荣悄然退场,而新飞刘炳银则“累死工作台”上。一个个创业企业家都以落寞的方式告别了自己一手培养的企业,退出舞台。再后面还会是谁呢?海尔张瑞敏?海信周厚健?创业企业家已经不多了。 7月8日,长虹再度换帅终于水落石出。年满六十的倪润峰不再担任四川长虹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领导职务,被聘请为四川省政府顾问。在起起落落中,倪润峰的长虹家电之旅画上了句号。而41岁的赵勇接任长虹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之位,履新。 对于倪润峰此番“退休”坊间流传多个版本:有在产权改革上跟政府博弈的“失败说”,有重新出山数年但并没有摆脱长虹颓势的“业绩说”,更有认为是长虹“战略迷途和路线之争”说,更有“60岁大限”之说。尽管观点纷纭,但更多的声音倾注于对倪润峰这位中国家电业一代枭雄,没有分享到像老冤家李东生那样享受大量企业产权而叹腕和鸣不平,为其没有享受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激励而呐喊。而笔者当时则著文认为应该从问责的角度去对企业家、对地方政府进行探讨。 正如人们期待的,换帅之后的长虹在沉寂两月之余,终于爆发了,代号为“虹色十月”。长虹此次“虹色十月”营销战在全国铺天盖地的掀起,使人们有种“老倪又来了”的感觉。与此同时,新掌门赵勇亦马不停蹄,立即又与朝华科技、中国远洋物流、广州金发等企业签下5份战略合作协议。长虹如此大的投入与动作,好似给沉寂多时的中国家电业注入一剂强心剂。但最终效果如何也许只有长虹和赵勇最清楚。不过我们还是衷心地祝愿赵勇成功。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