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资产重组 >> 正文 |
|
|||||
复星系是怎样狂舞的 | |||||
作者:佚名 人气:63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复星系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四家,其中复地集团上市地在香港,暂且不议,另三家分别是:复星实业、南钢联和豫园商城。从这三家公司借贷担保链看,南钢联刚刚接手一时还没什么动作,豫园商城也只是小试身手,复星实业作为起家的嫡系,“资本”功能发挥得最淋漓尽致,但其披露的也只是冰山之一角。 去年底,郭广昌在依次演讲中说:相信中国现阶段最大的集约就是产业整合,其中蕴藏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只有那些不断审视自己,不断审视周围环境并不断创新的企业和企业家才能抓住这个机会,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我们所有人携起手来共同发展、共同创造我们自己的企业。不光审时度势,郭广昌更懂“人学”。他说:我们最大的特点,我在所有的企业里面,在产业并购上我都站配角,而不是站主角。在人才经营上,把与优秀人才和团队的合作作为企业的制胜战略,在我所从事的领域当中,将优秀的人才引进我们的团队,将引进人才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并且是回报率很高的投资行为,迅速提升作为我们所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实践了古人云:攻城不如攻心。或许,这便是郭广昌成功秘诀,更是复星系的看家手段! 今年4月4日,作为首位民间主祭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率来自复星的500人祭祀方阵,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建国等一起,参加了2004甲申清明公祭黄帝陵大典。5月7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中国内地民营企业2003年慈善榜排名,复星以1848万元的捐款位列第二。十多年来,复星向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方面达数千万元,投资中西部建设超过10多亿,郭广昌获中国光彩事业奖章。由此见,复星人“样样牌”打得都漂亮!期间,二老板也不等闲,作为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副总经理的梁信军则光荣当选为上海市2001-2003年度劳动模范。 梁信军,浙江台州人。1992年从复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与郭广昌及其他三个伙伴共同创办了复星集团。目前,梁信军主要负责重大项目投资、信息产业和媒体投资,其中主要的项目包括控股南钢股份等。梁的哲学是:“没有永恒的个人关系”----“你看,我们5个人当中有4个是浙江人,都是复旦大学毕业的,都在团委工作,别人就会拿这个东西套,说我们是另类家族企业。这个非常危险。这的确也是一种‘血缘’,跟家族没什么两样。” “以为用家族里的能人,他能力强,我就用他,不浪费人才,这个想法本身就很天真,那是自欺欺人。如果家里有人在公司身居高位,这在客观上会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其实等于阻绝了更多的人才。” “对周围的人也是这样,假如一个人跟着你干了5年了,你就觉得他很牢靠,这是错觉,是误导。我不需要对一个人的一辈子负责,他也不要对我有这么高的期望值。到某一天你的能力确实跟不上了,关系解除是很自然的事情。”可见,梁是个十足生意人。 尽管如此,梁信军也有另一套人学理念:在人才的引进上,把人才引进视为投资行为。在留住人才方面,把人才作为资产来管理,即把好人才资产的增值保值关。以前企业丢了一部相机都会有人赔偿负责,可走了一个人才却很少有人承担责任,这种制度最大的缺陷是没有把人才当成资产来管理,容易造成人才流失。复星中高层人才流动之所以能保持在较低流动率,重要原因就是复星把人才当成资产在管理,充分重视人才,流失了一个人才,相关领导都是要负责任的。他还以为人才养护,对留住人才也很重要。汽车尚且需要保养,更何况是人呢?复星已经形成了一套制度,定期就员工对薪酬、岗位、环境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消极、抵触情绪减少到最低限度。足见,梁信军打算盘非常精细! 梁信军是1987年进的复旦大学,与汪群斌、范伟同班,学的都是遗传学,汪群斌还跟范伟同一寝室;郭广昌学的是哲学,比他们高两级,谈剑是唯一的女孩,比他们低两级,学的是计算机专业。除谈剑外, 4个男孩家境都很差,郭广昌因为家在农村所以最穷,梁信军家虽然在小城镇,可每月最后几天手上的钱通常就只够买饭的,喝的最多的就是复旦免费的咸菜骨头汤,读书时几个关系都挺融洽。郭广昌喜欢冒险,办企业最早是由他提出来的。1992年梁信军留校,觉得在高校个人的很多理想都没法实现很苦闷,于是两人都有了想法——是不是出去找点事做? 12年前,注册的“广信”科技咨询公司,这一“广”、一“信”,就是郭广昌和梁信军二人名字的缩写,可见梁信军在复星中地位。复星系的核心控股母体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61%)的前两大股东便是郭广昌和梁信军二人。梁信军除了担任复星系旗舰上市公司复星实业(600196)的董事,亦是上海广信的法人代表。今非昔比,梁信军演讲时说:作为民营企业,首先要完善自己的产业框架,生产、服务、金融业等等都要兼顾,对未来要有一个合理布局。另外就是实现资本来源的全球化以及人才的全球化,像复星就是40%的资金来自海外,企业用人按照所处行业的全球化竞争力来考察。 去年四月,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对南钢股份(600282)的法人股和流通股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从而爆出了深沪股市首例要约收购案例,此举将近年来声名鹊起的复星系再一次推至台前。早在2001年7月,复星集团就斥资3.5亿元与河北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合资组建了唐山建龙钢铁有限公司,两年即收回投资。尝到甜头后,复星深感中国钢铁行业大有可为,此后在全国范围内接触过多家钢铁企业。当初复星对钢铁行业的投入完全是试探性的,今天建龙的总资产已经达到32.38亿元,复星的3.5亿元投资已经增值了好几倍。到2003年上半年,复星对钢铁业的投资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钢铁产业已经成为复星集团今后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 今年,复星开始在宁波投资兴建一个全新的钢铁厂——宁波建龙。宁波建龙由钢铁商人张志祥亲自挂帅,任公司董事长。郭广昌一直对张志祥在钢铁业的运营能力非常推崇,尤其是成本控制上,给张志祥团队的评价是“太优秀了”!因此,在宁波建龙的项目上,郭广昌甘当“二股东”,大股东仍由张志祥把持。在决策过程中,梁信军的意见举足轻重。为什么复星要去建设一个全新的钢铁厂,而没有延续以往的收购模式?在梁信军眼中,钢铁这个行业的商业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对成本的控制。国际钢铁业通行的认识是:每形成一吨钢铁的生产能力,需要投入一万元人民币左右,在中国也是如此。但到去年年底为止,复星每吨钢的投资只有860元,即使全新建设的宁波建龙钢铁厂的吨钢投入也只有1800元。梁信军认为,以往在吨钢投资上的认识是有误区的。既然能以这么低的成本进行建设,那又为什么要去进行繁琐的收购呢?并且欢呼:“我们找到了商业真理!这座全新的中国钢铁企业号称要“全力打造中国钢铁新形象”,建成后规模600万吨,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最近,被国务院责令停工的江苏铁本,曝出的资金黑洞触目惊心,煤水电油等基础原材料价格暴涨,复星‘八百六’VS‘一万元’,只怕是一相情愿的梦想吧?这回,复星一反常规、逆水行舟,届时炼出来的或许不是什么钢铁,而是一大堆“滑铁轳”罢?梁老板可要悠着些! 既然说了复星系,就不得不讲讲张志祥,这位连续五年雄居中国百位首富排行榜的张志祥。 张志祥现任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67年出生于浙江上虞,1985年就读于浙江工业大学工自专业,1989年毕业后在上虞土产公司任职。1994年辞去公职创办忠祥实业公司,并迅速发展到绍兴、杭州、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唐山等13个省市自治区。1999年着手实业,买断遵化市钢铁厂,更名为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之后,又在宽城、吉林、承德、唐山购并多家钢冶类亏损企业,使其迅速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2000年在唐山市光彩活动中成绩优异,授予“先进代表”荣誉称号。2001年被唐山市市委评为“先进企业经营者”。2002年被团省委等八个部门评为首届“河北十大杰出青年民营企业家”。2002年被唐山市委、市政府评为“唐山市劳动模范”。2002年被省委统战部等部门评为“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2002年,张志祥以7.2亿元人民币的净资产名列《福布斯》中国首富排行榜第95位。目前,张志祥计划投资108亿人民币在宁波北仑筹建宁波建龙钢铁厂。与郭广昌、梁信军走的路完全不一样,张志祥演义的是钢铁传奇。 张志祥真正起家是在1999年,买断遵化市钢铁厂成立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开始。凭着这份实业,2000年作为同乡的郭广昌注入了3.5亿元资金,建龙集团迅速发展,年生产能力达到340万吨。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前身为遵化钢铁厂,属地方国有企业,年产钢能力不足10万吨。1999年由张志祥租凭经营,2000年3月整体买断,2000年9月通过增资扩股,与上海复星集团合作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企业起死回生,目前铁、钢、材配套生产能力达到300万吨,下辖吉林建龙、承德建龙、建龙矿业3个子公司。其中承德建龙、吉林建龙原系国有企业。目前,宁波新建项目是张志祥和复星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合作项目正在实施中。 在复星系里,复星实业、复地集团、南钢联是三架马车,净资产都差不多,但后两者手目前政策面影响较深,投入的资金最多,风险也最大,钢铁更甚。在与参股张志祥唐山建龙初尝甜头后,2002年9月,复星集团与唐山建龙公司等合资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港建设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宁波建龙钢铁有限公司。公司设计规模为年产600万吨钢,占地面积约4000亩,总投资100多亿元,是一个以板带为主要产品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预计今年6月开始陆续投产。不仅于此,去年4月,复星集团出资16.5亿元,与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资设立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并控股南钢联。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目前具有年产350万吨钢和钢材的综合生产能力,是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2003年上半年,公司生产钢130万吨,钢材149万吨。公司正在进行中厚板生产线建设,总投资65亿元,预计今年6月投产,设计规模为年产150万吨中厚板。公司目前正规划第二条规模为200万吨的生产线,至2006年形成年产650万吨钢的生产规模,打造国内厚板精品生产基地。可以说,没张志祥就没复星系的‘钢铁’。预计2006年复星集团控股和参股钢铁企业的钢产量可达2000万吨以上,占去年中国钢产量十分之一。如此大蛋糕,复星能吞得下吗?也许是,人小胆子大吧。 自2002年2月以来,国内钢材市场钢价一路攀升。正是看到了钢价的持续上涨,复星集团急切希望分一杯羹。当初复星对钢铁行业的投入完全是试探性的,甚至有业界人士评论,复星进入钢铁行业的真实动机是“做大营业额,以求增加在资本市场上腾挪的本钱”。毕竟,把钢铁行业的投资作为实业投资,距离复星的主业——药业实在太远了。2000年初,当复星的郭广昌对于钢铁产业还处于懵懂的状态时,很幸运地遇到了做钢铁出身的商人张志祥。1994年就开始钢铁贸易的张志祥,在4年时间里将他的5万元贸易本金做到了18亿元,并且盘整了唐山钢铁厂以及周边不少配套企业,组建了唐山建龙。此时与郭广昌一见如故的张志祥刚刚收购了濒临破产的遵化钢铁厂,手头比较紧张。于是复星很轻松地以3.5亿元收购了建龙30%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现在建龙的总资产已经达到32.38亿元,复星的3.5亿元投资已经增值了好几倍。 到2003年上半年,复星对钢铁业的投资已超过30亿元人民币,钢铁产业已经成为复星集团今后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由于一开始在钢铁行业缺乏投资建厂的经验,复星选择合资参股、再控股方式介入到产业经营。入主唐山建龙和南钢遵循的就是这个模式。眼下,复星开始在宁波投资兴建一个全新的钢铁厂——宁波建龙。宁波建龙由张志祥亲自挂帅,任公司董事长。郭广昌一直对张志祥在钢铁业的运营能力非常推崇,因此在宁波建龙的项目上,郭广昌甘当“二股东”,大股东仍由张志祥把持。 ‘复星’看中张志祥的,是其控制成本能力。但炼钢可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理论与实践的是两码子事情。连梁信军也承认,复星从事钢铁行业未来10年内,其最重要的任务不是怎么赚钱,而是要先生存下去。“钢铁产业很难变现,你如果不想干了,想把它用合理的价格卖掉几乎不可能。”事实也是这样,在欧美卖钢铁厂,几乎只能把钢厂按照比成品钢高一点的价格“论吨”卖。由在钢铁行业从“炒股”变成“股东”的复星,进入钢铁行业后已是无路可退。所以,与其说成本是复星盈利的杀手锏,还不如说是复星自我安慰的心理防御武器。 “如果能够不断降低成本,企业就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将来当全行业亏损的时候,你还在赚钱。当别人都倒闭的时候你还活着。”成本缩减再好,即便不是一相情愿,除此之外还有市场、政策、资金、信贷等。复星的勇气,的确叫人欣赏。 可是,人们会问钱从哪里来?依照复星的规划,到2006年钢铁产业将达到1000万吨产量,根据复星人自己的计算需要180亿元人民币的投入。但业内指出,在国际上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1000亿元人民币投入,国内钢铁企业至少也需要700亿元左右,复星声称的180亿的确让人意料。复星大掌柜郭广昌的逻辑是,“如果决定做一个需要百亿元资金的项目,我们最可能的布局是至少有60亿元应该是靠利润和折旧来筹集的。再有20亿元,可能要通过增资扩股来筹集,剩下的20%才可以考虑贷款,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对复星是安全的,否则的话我不会去干。”如是看,好事都给‘复星’占尽了,但是好事能会天天有?复星计划明年南钢从资本市场筹集大概10亿元资金,宁波建龙明年第一批300万吨钢接近产出的时候,还准备对海外融资25%,融资额在18亿元左右。“我们几乎靠自己的力量就可以做成这个事情,不是完全要依赖银行,也没有什么所谓的政策风险。”郭广昌的底气很足。但在这底气背后,或许又是投资者的辛酸了!!再往后,辛酸的尽头,‘复星’搭的或许不是‘快船’,而是一艘钢铁铸造的‘沉船’!张志祥带给‘复星’的是福星还是灾星,只有老天爷知道,可老人家现在谁也不告诉。 复星系控股的上市公司有四家,其中复地集团上市地在香港,暂且不议,另三家分别是:复星实业、南钢联和豫园商城。从这三家公司借贷担保链看,南钢联刚刚接手一时还没什么动作,豫园商城也只是小试身手,复星实业作为起家的嫡系,“资本”功能发挥得最淋漓尽致,但其披露的也只是冰山之一角。 复星实业: 借贷和担保:其一:2002年11月19日,公司分别与中国农业银行上海浦东分行、招商银行上海分行江湾支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长宁支行签署了银企合作协议,上述三家银行分别意向性承诺向公司提供10亿元人民币、8亿元人民币和5亿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上述银企合作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六年。其二:2003年10月,公司发行95000万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票面金额:100元,按面值平价发行;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利率第一年为1.6%,第二年为1.8%,第三年为2.0%,第四年为2.4%,第五年为2.7%;自本次发行首日(2003年10月28日)开始计息;初始转股价格为10.06元/股,转股起止日期为2004年4月28日至2008年10月27日。其三:2002年2月5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为控股90%的下属子公司上海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向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虹口支行最高借款金额为人民币伍仟万元的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并授权公司总经理在2002年2月1日至2003年1月31日期间内签订保证合同。具体担保金额与期限以签订的保证合同为准。 增资、扩股:之一:2002年1月11日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药业有限公司与北京东方达泰资产经营公司、北京华辰伟业投资管理中心合资共同发起设立北京永安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暂定名,以下简称永安复星),注册资本为1.5亿元人民币。其中,公司出资人民币3750万元;复星医投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复星药业出资人民币150万元;东方达泰以其所拥有的北京永安医药总公司经评估确认的净资产7200万元出资,占48%股权;华辰伟业出资人民币900万元,占6%股权。 之二:2002年5月公司以现金出资6831.68万元人民币,向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占药友制药增资扩股后51%的股权。 之三:2002年9月复星医药以现金出资3068.18万元人民币,向广西花红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占增资扩股后45%的股权。 之四:2002年11月,公司与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签署了增资扩股协议,同意向复星医学增加注册资本8500万元,其中公司以现金方式认缴出资8200万元。增资扩股后复星医学注册资本由1500万元增加至1亿元,其中公司出资由1425万元增加至9625万元,占96.25%。 之五:华方投资与复星实业及下属控股子公司复星医投于2002年12月签署的增资扩股协议,复星医投以现金出资人民币374.76万元,认购北京金象复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增资的全部249.84万股股份。 之六:2003年12月,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复星医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桂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原20名自然人股东签署增资扩股协议书,公司及复星医药分别以人民币现金出资2612万元、5224万元,向桂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分别占增资扩股后的桂林制药20%、40%的股权。 之七:2004年2月,复星产业将其持有的国药集团医药控股有限公司49%的股权分别转让给公司和复星大药房,股权转让比例分别为9%和40%,股权转让价款分别为9767万元和43408万元。 豫园商城:2001年8月,受让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持有的公司国有法人股6166.16万股,占豫园商城总股本的13.25%,转让价格为每股人民币3.80元,转让总金额为23431.4084万元,复星投资将持有公司法人股6166.160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25%,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2002年5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公司与沈阳恒信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天津金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申新(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发起组建德邦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原暂定名金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100800万元,其中,公司以现金出资30240万元,占总投资的30%。2004年3月公司与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广信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老庙黄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现金出资按1:0.6673之比例折股,占新设公司的20%。其中公司包括老庙黄金共计出资约1.9亿元人民币。 南钢联2003年3月,由复星集团等公司组建的南钢联合有限公司拟要约收购南钢股份法人股和流通股。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上海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均以现金出资,分别占注册资本的30%、20%和10%,南钢集团公司以现有主要经营性资产出资,占注册资本的40%合资成立了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一年前,豫园商城发布公告,宣布将与复星投资等5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德邦证券公司时,市场颇为惊诧。由豫园商城以现金出资30240万元,占总投资的30%,上海复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24192万元,占总投资的24%,两者相加占总投资的54%,在德邦处于绝对控股地位。作为复星系干将的复星投资创建于1992年,短短10年间,它发起设立或投资参股了5家上市公司。从相关上市公司的公开披露的信息分析,复星投资确实是股权战略投资的高手。“复星系嫡系”复星实业1998年募股上市,1997年底时复星实业的账面净资产是10071.6万元,到2001年报复星实业净资产已达126398万元,复星集团和“广信”合计持有复星实业60.43%股份,拥有的净资产值76382万元,升值6.6亿多元。徜徉在资本游戏之中,品尝“甜蜜的生活”,复星系当然乐此忘返、越走越远了。 作为国内真正公开的第一家由民营企业持有最大比例的综合类证券公司----德邦证券注册资本10.08亿元人民币,现有营业部15家,13家分布在上海、沈阳、抚顺、丹东等地,2家正在筹建。德邦证券4名投行人员全部通过了考试,通过率排名第一,通过人数处于中游。自去年5月以来,先后承担了12家企业新股发行的副主承销商工作,其中2家已发行,4家已通过发审会,目前已经取得主承销商资格。德邦证券和中国农业银行于10月21日在上海签署了全面业务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存管业务、资产管理、资金融通、客户资源共享、投资银行、电子商务及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由此看,复星系看中德邦的主要是投行资源,在此复星人完成了由实业向金融和资本转移的飞跃。可是,就德邦的规模和业务来说,还远未能满足胃口,离复星系在资本市场大展宏图所追求的有距离。于是,在券商要死不得活的低迷时刻,复星系逆潮的背后是图将来分一杯羹,因为券商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复星人能干亏本买卖? 从把玩资本游戏轨迹看,复星集团发起设立复星实业,间接投资羚锐股份、天药股份,都还是在医药领域求发展的话;那么投资豫园商城,间接投资友谊股份,则是跳出了医药的圈子,而投资组建证券公司决不是郭广昌突发奇想。原先,复星就是兴业证券增资扩股前的第8大股东,郭广昌是兴业的董事。兴业证券1998-2000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21.71%、15.60%和15.61%,平均为17.64%。对于兴业证券的经营和业绩,作为资本玩家的郭广昌当然心知肚明,所以决不会不会放过控股的一丝一毫机会,合纵联横等孙子兵法被郭广昌研究得淋漓尽透。 时刻终于到了。上月28日,在兴业证券股东大会上已书面表决通过“复星系”成为兴业证券第一大股东。据说早在2001年,兴业证券就有增资扩股计划,不过没有成功。此次增资扩股前,其第一大股东为福建省财政厅,持有兴业证券1.0710亿股,占其股权的11.795%。在兴业证券原有的122家股东中,13家来自上海,他们合计持有兴业证券32.18%的股权。其中,复星集团及旗下复星产业投资一共持有兴业证券约6.6%的股权。增资扩股后,“复星系”共持有兴业证券43.44%股权,稳居大股东之位。兴业证券眼前的经营状况还蒙着面纱,到底如何大家都能从指数的弯曲里体味得出。兴业证券网站的“动态”已关闭,看来是想让市场去猜谜了。 兴业证券的前身是福建兴业银行证券业务部,1991年第一批加入中国证券业协会并当选理事单位。1993年担任福建省股票认购证发行团主干事,承担当年5家发行中的3家发行任务。2000年3月15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成为首批获准经营各类证券业务的综合类证券公司。目前,兴业证券注册资本金9.08亿元,截止到2002年底,总资产达43.2 亿元,总部在福建省福州市。自1990年创业以来,在一级、二级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长,共主承销股票发行39家,累计筹资113亿元,为40多家地方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提供财务顾问服务,2002年股票主承销金额业内排名第七,是唯一一家IPO、增发、配股和可转债主承销金额均进入10强的公司,同时是国内少数具备特大型发行项目承销能力的公司之一,在全国各主要经济中心城市设立24个营业部网点。 如兴业证券业务所称:在承销方面,聚集储备了一大批高学历、资本运作经验丰富的复合型、开拓型投资银行人才,我们能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与产品,主要包括融资(首发、增发、配股、国债、公司债、可转债等)、并购重组、管理咨询、定价与销售及客户服务等。资产管理方面,近年汇集了一大批在资产管理运营领域长袖善舞的专业精英,开发了“兴业证券资产委托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多客户的管理模式、全面准确的投资核算体制、关系型的信息查询体制,依托兴业证券投资银行、研究发展和经纪等实力强劲的业务部门,以独特的投资理念管理运作客户委托资产,为客户提供资产管理、专业理财咨询等综合性服务。在并购重组方面,担任了多家实力雄厚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及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的财务顾问,操作成功了十多个并购重组案例。以上“素材”,不正合复星味口吗? 从1992年至今,“复星系”已经涉足生物制药、钢铁、房地产、信息产业、商贸流通、金融、汽车等多个领域,直接、间接控股和参股的公司逾100家,其中8家为上市公司。大家一致看法是,由于产业扩张太快,复星系需要靠不断收购金融企业并通过金融企业融资,以维持整个资金链条的运转,而把控制券商当成资本游戏的筹码以及融资套现的工具,对“复星”来说肯定是梦寐以求。人们有理由推测:在短短的一年余时间,“复星系”连克两城,可见复星系对资金的渴求非同一般,复星系资金链是不是火烧眉毛了呢?大家的确要多份心眼!三十计走为上?……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