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资产重组 >> 正文
外资直接投资机构的理念           ★★★ 【字体:
外资直接投资机构的理念

作者:佚名     人气:302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英国3i投资公司亚太区
    简介:3i公司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创业投资基金及私人股本投资公司,自1945年成立以来,3i公司一直积极支持企业家发展业务,过去公司在14000多家高增长企业,投资超过230亿美元。投资的行业涵盖了科技、物流、制造等行业
    我想我的看法是从一个股东的看法去看,也是比较接近市场的看法去看,刚才也介绍了3i公司,我在这里就不多介绍了。现在投资的公司超过两千家,另外在欧洲,美国,亚洲我们都开了三十多个办事处,对于我们一些投资的企业来说,我们国际上的网络往往是一个帮助企业从中国走到国外发展的很好的渠道。我们在亚太地区,现在投资的范围包括日本、韩国、大中华、新加坡等等,现在在亚洲投资的公司超过24家,我们希望投资的目标金额大概是三百万美金到五千万美金左右。要选择一个投资目标,很重要的是先从公司本身的定位去考虑,增长是有很多方法的,不仅是公司本身的增长,也可以通过并购去增长。但是我想,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统计。这是麦肯锡公司过去做的一个收购的统计,在国际上116家的并购案例当中,成功的例子其实不多,在这里看到其实只有23%,失败的是61%,还有一些现在还不知道的,有16%。
  怎么定义为成功呢?就是说一家公司用自己本身的资金或者是股本去投资一家公司,三年之内,这个公司的营业收入,是不是达到他收入的比例,是不是高于公司出资的资产成本,这个就是一个成功的定义,因为公司的资金还是很宝贵的,他的资源还是很宝贵的,股票市场也对一个公司的股本有一个期望,就是说可能我要的汇报是15%,如果是用资金去收购一家公司,能不能真的超越15%,或者是一般投资人对公司的期望呢?这个就是一个非常重要要考虑的事情,而不是去为增长而增长,而是从一个投资者来看的话,一定要他的回报率是要高于他资金本身的价值。
  这里还有一些统计个案,这个图要表达的是两方面的事情。第一,如果是从一个企业去收购别的企业,有相关性的行业,是比没有相关性的去收购成功的比例高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是同一个大型或者是小型的收购,在有相关性的情况下,他的成功比例是比较高的。这个大家也可以想象到,如果我是从一家收购的公司,我从事这个行业,当然我收购成功的机率也比较高一点。
  第二个要表达的,如果说我收购一家小型一点的公司,比我收购大型的公司是比较容易一点的,这里怎么界定一个小型跟大型的区别呢?就是说,小型的公司在这里的定义就是他的市场价值是少于去收购这个公司的10%,我在下面会谈到,为什么有这个情况,其实主要的原因是在收购后合并两个企业后来要做的工作之中,收购一个小型的公司是比较容易的。另外这里还有一个统计,如果是一家有偿的核心本业公司去收购一些外面的公司,他的成功的机会也是比较大。这是说,如果是我一个本身,我如果是做一个设计的行业的公司,我去收购同类的公司的成功机会是比较大一点。这里大家可能说,其实历史上也有一些例外的案例,好象美国的GE公司,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综合的,有多方面不同的行业方面的综合企业。但是,我需要提到,它去收购一些企业的时候,好象它在中国收购医药方面器材的行业非常活跃,但是它也是本身有一个非常强的一个医疗设备方面的本业去收购别的这方面有相关性的企业。
  其实为什么收购方面有这么多失败的呢?最终都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说,它去收购的出价太高了。为什么出价太高了?其实我们也能够想象到,如果一个公司成立了一个并购小组,或者是那个公司有一个并购的中心,很容易在这个压力下,做一些比较仓促的决定。其中一方面,对市场估计错误是常常发生的一个原因之一。其实市场当中有两个评估,第一个是好象半导体,有一个处于低谷的时期,有一些半导体公司趁这个时机去做一个并购的活动,当然也是有它的好处,这个时候并购价格比较低一点。但是有的公司高估半导体市场增长的速度,公司估计去年已经成长,但是事实上半导体企业是到今年,或者是明年才碰到再回来增长的情况。所以在这方面的估计错误是导致收购出价太高的一个原因之一。

  
  另外,我下面会谈到一个在协同方面,这两家公司合并以后,这是非常容易高估的,这方面也会影响出价方面的考虑,去并购的时候,会打败竞争的对手,是不是会出价太高,最后合并了以后,两家公司是不是能融合起来的问题。
  从一个收购公司,最终的出发点,应该有一个公司基本的策略来决定,这个公司的核心的业务,市场是怎么发展,公司远景的期望,他的计划是怎么样?还有公司本身的长处,这些都是决定能否去收购别的公司去成长,应该考虑到的问题。我们面对市场不断变化的时候,其实去收购别的公司,我觉得应该可以分成四个出发点。第一个就是说,从并购之中,增强自己的核心业务,去增长一个企业的规模,这个是一个收购当中很好的考虑。另外第二个,就是说从并购当中,去收购新的技术跟资源。在这方面,英国、美国一些高科技企业好象英特尔,或者是思科,他们其实也有非常活跃的收购活动,去讨论市场的变化,怎么去吸取一些新的技术。这个企业的客户或者是上游的供应商,他这个结构,其实也可能有不断的变化。好象现在中国市场牛奶的市场也非常的活跃。如果是说我的奶源是一个最终决定那个行业是否能够成功,或者是最终决定这个企业是否能成功。牛奶的公司可能是需要考虑到,我是不是应该去收取一些奶源的资源。所以这个是上游的收购。第四个,可能也是我们刚才考虑到,去收购跟本公司业务不太相关的公司,去做一个多元化。我们刚才也看到,这个做法的风险是比较高一点的,公司如果真的要去考虑这个做法,我相信是一个,应该要相信,慎重考虑的一个做法。
  收购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在这里做一个大概的介绍,我下面有很多的专家要去谈不同的细则,我在这里可以做一个大概的准则过程是什么样的。在这个收购过程当中,有几方面,一个是收购前的准备,然后就是选择收购的目标,对目标公司的估价,还有法律条例,还有并购后的整合。其实做准备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想一家公司一般的在收购前的这个时候,其实可以决定,成立一个小组,专门的小组人员去处理并购的事情。公司本身内部的保密工作是要做到非常的充足。因为说如果是公司去并购别家公司的消息泄露出来了,对你们公司收购对方的价格也要受到影响,所以这方面要非常小心的做保密的工作。第二就是对公司本身的估价,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其实有两个作用的?第一个就是说,对于公司去收购另外一家公司的估价,这个是从自己自身来开始的,是一个非常好的练习,对外面的一些公司做估价。第二,知己知彼,很多的时候,收购的过程当中,用换股,或者是自身的一些产业去交换。在这里,如果是对公司本身的价值有一个很准确的判断,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比较顺利。
  
  在筛选目标的时候,其实我们刚才也谈到,要从公司的策略来做出发点,要收购的行业就是从战略上要看是否要收同样的行业,或者是收购上游,或者是下游的公司。在这个阶段,也要决定,是否利用一些顾问专家。专家方面其实当然有法律方面,税务方面,投资方面,还有证券商。我在这里,一般的经验来说,法律跟税务方面其实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专家,应该是从收购的活动一开始就要聘用的。投资银行跟证券商呢,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公司本身也需要有一个小组去配合投资银行跟证券商的活动。不能单单依靠证券商和投资银行给你的意见。

  
  我在这里举一个筛选的例子,第一是要一个合适的行业,这是从公司的策略上,出发点来决定。第二就是企业目标的大小,我们刚才就提到了,小的目标比大的目标,最后合拼是比较容易的。地理位置我就不多谈了,目标其他的企业,因为可能收购一个企业,不单纯是怎么理想的,它可能还要包括一些不相关,或者是收购公司没有兴趣的,不相关的业务。那些业务应该是怎么处理呢?最终这些业务是不是太大,对收购活动构成一个障碍呢?还有呢,就是一个公司,一个目标企业本身的业绩,可能说我跟公司本身的核心能力非常强,所以我有机会把目标公司的业绩改良,这也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最后就是说,那个目标公司有没有意向去出售。这样就可以得到一个收购的目标的名单。在这里我鼓励大家说,目标名单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因为其实收购的活动对于公司的资源来说,是非常大的负累,如果太多的目标公司在合并的过程当中,非常的辛苦。
  对目标公司的评估怎么做呢?刚才胡司长也提到有很多的方法,下面还有专家介绍这个项目,我就不多提了。但是我们从市场的观点去看,现金流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考虑。我出金以后,不单纯是我的股票,或者是现金,我怎么可以拿到一个回报呢?这个都应该有一个非常追求的考虑,就是现金流。两家公司合并以后,到底有什么可以协同的地方呢?在这里,要非常小心的考虑,可能有的机会是开源节流,两家公司可能有一个总部可以省省,或者是有一些销售人员可以省掉。但是这个也需要从细节去考虑,因为比如说两家银行合并,可能两家银行的分行,都是在同一条街上是。如果是两家银行的分店都是满满的,平时的业务都是很满的话,其实合并了以后,是不是能把一家分行节省起来呢,其实是不一定的。
  资产的利用方面就是说,两家公司的资产是否是重复的,可以节省的。另外刚才也谈到,从税务上,或者是资金的运用上,可以生产的增值作用。税务方面,我也不需要多提了。常常去收购一家公司,是需要付一个溢价的,这个溢价怎么去回套,这是一个要非常实质的去考虑,我在短期之内,就是未来的一年两年之内,怎么把首付的溢价去回套,这是一个考虑。另外其实在这个阶段,也应该去考虑到合并以后,我的人员,还有我整合的计划怎样?最后这是一个财产的处理,在这里我说的财产,就包括一些非相关性的业务,如果是我合并以后,是不是需要卖掉,或者是如果是卖带的话,我有没有买家在等待。这个其实要合并成功,这个事情也是应该在这里考虑到。
  在谈判这方面,我不需要多谈,要了解对方的背景、动机和需要,特别是对方的股东方面,在这里还要清楚对方的在去卖给你之中,其实它有没有别的选择,选择的价值是怎样的。我们刚才谈到协同的意义,其实这个协同的意义不单纯是我去收购一家公司发生的,可能别的竞争对手当中,他去收购这家公司,也有一个作用。我的出价是不是能比别的家高,这是在这里要决定的事情。再就是在这里,要决定一个底价。我们钢铁很容易出价过高,如果在这里决定一个底价,坚持到底,在这方面谈判就会比较顺利。第四点就是做一个净值调查,包括公司的各方面可能存在不清楚的债务方面,在这里要做一个很清楚的调查。可能我们也考虑到,有不同的收购方法可以从总体公司整个股份去收购,在这里也考虑到,可能如果是债务方面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也可以考虑单纯是用一个资产的收购方法去收购。
  在法律这方面企事业包括到有一些法律法规方面需要的批准等等的,刚才胡司长也提到。在这里,律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在这里也有一些可能在法律文章当中,如果你对于收购公司有一些地方是特别担心的话,如果有些债券、或者是债务是不明朗的话,可以用法律的方法拿一个保证。收购以后,如果在这方面出现问题,你可以向卖方去讨还要保证的地方。

  并购后的整合,我们刚才就提到了。其实要实现一个成功的收购,往往一家公司不是完全理想,他有一些不相关的业务怎么去处理呢?这个多余的资产应该做一些出让,在整合当中,这个就要非常快的去执行。因为如果是能够尽早出让,你的现金回流也越早。另外,这是两家公司合并以后,对外、对内的公关要发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员的保留,客户的保留,供应商的保留,在这方面做一个公关的沟通。把一些供应商,客户的疑虑排除,在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第二点,就是人员方面的,一家公司的资源就是人员。如果是合并了以后,往往有一些员工会担心公司怎么发展,在这里做一些适当的人员调配,就会把合并的过程处理的比较顺利。还有一点要提到的就是说,其实去收购的时候,我刚才就提到了,有一个小组,合并了以后,也要考虑成立一个小组,这个小组不一定跟合并的时候小组是一样的。其实在合并以后小组发生的作用,跟谈判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所以在这里,再成立一个小组,去处理这些事情,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
  我最后要谈到是去收购公司的资金的来源,出资的来源。当然了,公司自己的现金是一个方法,还有就是股票转换,银行贷款,买方融资,还有第三方融资,好象是利用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或者是新的投资者去考虑融资。我在这里提到了3i公司在过去的经验上,也支持很多企业去做并购的,虽然代价应该很清楚,风险方面是比较高,但是如果是真的有一个非常强的本业业务,而且管理层也是有经验的话,我们也是会考虑去支持一些做并购的扩展的机会的。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