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财务重组 >> 正文

联想试水投行的前景并不乐观           ★★★ 【字体:
联想试水投行的前景并不乐观

作者:佚名     人气:49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最近,一直处于聚光灯下的联想集团再次被强烈聚焦--其最近财季的新闻发布同时总结了过去三年经营未达到预定计划的经验,大幅度调整了组织和业务架构,从既往的全面多元化战略收缩,确定了多元化的主攻方向。近期,有关联想控股将携手高盛通过重组海南证券成立投资银行一事,已是沸沸扬扬。尽管联想方面对传闻未有任何明确表态,但历史经验表明,这并非空穴来风。
    一、联想染指投资业绝非心血来潮的冲动
    联想控股如果有意染指投行业, ,这应该看作联想涉足产业投资的第三个阶段,此前,联想运作的风险投资和资源投资,相对都比较成功。
    联想的“尝新”,不能不说与其掌门人柳传志的新思维有着直接关系。2000年4月,当柳传志完成对联想电脑公司与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的拆分,这一在联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打破了联想实现基业长青的瓶颈。然而,作为企业领袖的柳传志“空”下来做什么?柳传志在其联想控股层面,开始了从成功企业家到学做资本家的新定位。
    联想控股首先涉足的是风险投资。主要以旗下联想投资为运作平台。围绕对IT行业的风险投资,联想投资第一期基金连续投下了几十个技术项目。这些项目现在评估来看,成长性都比较好。原因在于联想对技术的评判力很内行,联想的营销能力一流,联想在IT行业内有着吸引优秀人才的得天独厚优势。2003年10月,联想投资完成了二期融资,基金规模迅速膨胀至1亿美元。
    联想控股介入的第二个投资领域是资源投资,也就是房地产投资。凭借独特的品牌优势,联想控股通过其子公司融科智地,在房地产业一显身手,连续在北京及全国部分“二线”城市开发了一系列工业、商业、民用的房地产项目。由于联想在每个地区都能吸引最好的合作伙伴,并且充分调动银行资本,因此,房地产投资在行业内逐渐占有了一席之地。
    第三个领域即是多元产业投资。据悉,对于这一领域,联想控股非常看重,专门成立了由柳传志、朱立南、李建国及赵令欢组成的四人合伙公司,采用全新的机制进行管理,具体运作由“海龟”人物赵令欢担纲。这其中,朱立南和李建国分别为联想投资的总裁、副总裁。而此次因联想重组海南证券而浮出水面的赵令欢,有着在美国多年的投行背景,其在美国期间就曾担任联想在海外投资的顾问。
    二、联想的如意算盘:以金融投资为主体实现对产业的控制
    联想控股最初在金融投资领域显山露水,是在2003年12月。2003年12月2日,当联想控股与花旗银行共同与中国银行签订不良贷款处置协议事宜一经披露,众多市场人士对作为信息产业制造商的联想为何进入不良资产处置领域,并对联想在投行业究竟能有多大的作为,充满疑问。
    对于联想控股而言,着实是深思熟虑。进入包括金融业在内的产业投资,联想控股最初的思索起步于党的十六大精神,关注国有资本走向的联想控股第一次意识到,应该积极介入到国有资本退出过程的国资改革中。尤其是,许多城市希望联想控股参与当地国有企业的新一轮改制与重组。
    除了起家的电脑业,没有其它产业背景的联想控股到底能够进入哪些产业?联想控股专门聘请麦肯锡为其做机会扫描,麦肯锡罗列了医药、汽车零部件等产业的投资机会。经过大量的研究,联想控股看到了几大传统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决定以大投行模式进行大规模产业重组。

    和君创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李肃认为,中国企业进行多元产业投资,比较成功的做法是以金融投资为主体,尤其是对于过去没有其它产业背景的企业,进入另外的新产业一定要靠金融能力,实现对产业的控制力。近年来,国家金融政策的调整,带来了金融市场的开放,也为联想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进入金融领域提供了更多的途径。这也是联想试水金融投资的初衷和背景。
    联想控股亿元收购中行不良资产的交易完成后,柳传志便为一直颇为低调的联想控股明确了未来的定位――做综合性的金融投资公司。如果此次联想控股实现对投行业的介入和运作,不仅将成功搭建起资本运作的平台,有利于聚集大量闲散资本,体现资本放大功效,而且可以进一步提升联想强势进入其它传统产业的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比如,以电脑起家的联想欲进入医药行业,通过资本平台介入当然比其作为“外行”直接进入更有优势,信用力会更高。另外,中国金融业这些年聚集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联想如果以联想证券的平台招募不同产业人才,当然不会出现联想电脑名义同样招募这些人才的尴尬。
  三、先行一步的方正并不介意联想的高起点“跟进”
    就在两年之前,中国IT业另一旗帜性企业北大方正闪电收购浙江证券,当时也曾经在IT界和资本市场引起不小的躁动。通过切入证券业,搭建资本运作的平台,使其成为集团构筑金融产业的起跳点。如今,相比于联想控股的“后来崛起”,相对较早一步开始“专业化基础上的多元化”的北大方正,已基本构筑起由产业控股、金融控股、方正控股、方正投资为支撑的四大控股集团。那么,同为IT业巨头的方正又是如何看待联想在金融投资领域的高起点“跟进”呢?
    对此,北大方正董事长魏新没有从正面表态,但他强调说,高科技企业无论向金融业还是其它传统行业扩张,都应该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投资金融业,既可以带来比较高的利润回报,同时也会面临风险。魏新并不认为联想对证券业的强势切入,将会带来对方正的新的竞争。他认为,方正的变革,有着企业的一套管理体系作为支撑,启动前,做了充分的战略准备。他强调,无论做企业家,还是做资本家,管理者以及企业是否有自己的思想非常重要。
    结束语:不解决管理输出问题,联想的投行之旅实难乐观!
    我们认为,以企业文化为核心的管理要素是决定多元化战略成败的关键因素。根据经验总结,取得多元化战略成功的首要一条就是:你的企业是否准备好从兼并中学习?新惠普总结与康柏合并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新公司吸收了双方的长处,尤其是老惠普的员工也从康柏处学到了东西并且自身作出了调整。但从业界流传的关于汉普被收购后的情况看,恐怕联想人把持的仍然是包容的观点。试想一下包容的潜台词就会看到,如果想包容对方,就是认为你比对方更好,对方一点也不如你。而联想自己曾经说过,联想的投资业务,不仅输出资金,还输出管理。试问一下,联想在IT制造、营销环节的的管理经验能够在管理咨询行业、房地产、还有投融资行业有效运用吗?问题其实很简单,谁都知道隔行如隔山。对于联想而言,强势的高高在上的企业文化已成为其做大做强的瓶颈。那么,联想到底可以输出什么?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