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国企实现深化改革的三个前提 | |||||
作者:佚名 人气:29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摘要]国企实现深化改革有三个前提,也即必须先突破三个传统误区深化国企改革才具备现实基础。第一个前提:必须承认企业是独立的生命组织,应当赋予其独立的法律地位和自主发展的权利。第二个前提:必须使产权变革和产权管理为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服务。第三个前提: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依据。 企业的产业构成状态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不仅需要战略管理的指导和协调,而且需要相应的产权形式作保证,以使得企业实行产业扩张或产业转移时,掌握好风险分担,同时又使之最有利于未来的发展和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产权多元化并不能保证企业经营成功和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产权形式结构方面的管理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使产权形式适合于企业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要求。尤其对于面临与国际大公司竞争的中国企业,不单需要通过产权管理使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作为根本保证,更要求产权形式结构与本企业的产业结构相适应。 许多企业实行兼并重组不成功,可能也是由于没有使产权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适应和统一,即没有完成组织。在企业重组中,组合仅仅是“堆积木”,是初步的基础,目的是要组织,是要形成有机体,即要在统一的战略指导下组织起来。以组合代替组织的现象也反映出在企业重组中把产权管理置于企业运行管理体系之外的误区。不少企业重组第一年业绩增长显著,以后逐年回落下降,都反映出只完成组合,并未真正形成一统的组织,也就是说产权管理尚未与其他管理结合起来或未结合好。 第三个前提: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为依据 深化企业改革是要使企业进入市场,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要成为竞争主体,就必须有生命力,不仅有躯体更要有自主意志,有灵魂。 企业是活的生命体,就会有自身发展规律。企业应按照自己的意志和自身发展规律,研究制定发展战略,指导自己适应环境生存壮大。战略是企业发展的灵魂,也就是说一切为了企业生存发展的改革都应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和要求。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要求产权变革和产权管理必须服从于战略管理。如果不是这样,深化改革不会成功。 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竞争,会根据自身规律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组织资源,变换模式。产权变革和产权管理要适应企业变化而不是一次到位后就一成不变了。产权变革向何处变、如何变都要接受企业发展的指导。目前多数企业是把产权变革和产权管理独立于战略管理指导之外。不少企业认为只有先完成产权变革才能制订发展战略(这是现实环境造成的)的观点不正确。 造成企业把产权变革和产权管理游离于战略管理之外的原因,首先是基于在市场竞争不激烈情况下,产权结构设定后对企业经营调整或变革没有太多的影响,或者说企业经营管理变化对产权设计没有明确要求。其次是由于目前流行的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局限于经营竞争,缺少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性,因此也不会对产权变革和产权管理有所要求。但在环境急剧变化,企业面对激烈的竞争时,比如2001年日本七家彩电企业六家亏损,中国彩电全行业亏损情况下,就要求产权变革和产权管理紧紧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重新设计和调整不能游离在外。科学的战略管理(称为战略统筹管理)要求企业的改革必须服从于发展战略的指导,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规律。比如要求企业产权结构设计既有利于企业充分的市场竞争,又有利于企业广泛的合作;企业的产权管理既有利于集聚组织资源又用利于分散风险;企业产权形式结构既适合现实利益又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等等。这些都要求在企业发展战略给出方向和原则,给出资源和风险的方向和范围,给出产业创新的途径等等以后,企业的产权结构设计和产权变革才可进行。 (经济参考报,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游石松,陈枫,张志强)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