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民营企业如何参与国企改革 | |||||
作者:佚名 人气:68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摘要]中共十六大后,中国大陆国有企业改革步伐有所加快,而在这新一轮改革中,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成为一种新的推动力量。本文仅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作一概要分析。一、民企参与国企改革:市场广阔,大有作为。二、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多种途径:第一种是参股或控股式。第二种,民营企业整体收购或兼并国有企业。第三种是民企当中的民间投资公司,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参与国企改革。三、民企参与国企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民企不要为“参与”改制而去参与改制,万勿贪图虚名,一定要从公司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把参与国企改革与民企自身所处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第二,民营企业要妥善处理好与国企所在地政府的关系,以减少或弱化参与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阻力和摩擦,尽量变阻力为动力。第三,在民企参与国企产权变革前,一定要注意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否已经界定清楚,同时要做到产权交易的价格合理。第四,民企参与国企改革要特别注意职工和经营者身份的问题。 这种状况是不是意味着民企参与国企改革难得的历史机遇呢?是这样的。 我认为,国企改革可分为“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前者,是调整国企自身的改革积极性;后者是借助于外力来推动国企改革。所谓“战略调整”和“产权改革”,固然需要国有经济本身内在的力量推进改革,但视野更要放宽,不能在国有经济本身兜圈子。在促进国企战略调整和产权改革上,民营企业是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 十六大报告里指出:要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实现公平竞争,这里讲“市场准入”不仅指进入商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更重要的是指进入产权市场,参与产权改革。 总之,现在一个历史性机遇摆在我们民营企业面前,民营企业朋友们在参与国企产权改革方面是有广阔前景的,大有作为的。民企不仅仅要投资实业,也要投资进行资本运营。在资本运营过程中,除了投资参股外,还可以投资收购、兼并国有企业。我相信,民营企业在参与国企改革的过程中会大显身手,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二、民企参与国企改革的多种途径 在如此广阔的前景下,民营企业应采取何种方式参与国企改革呢?我认为,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究竟哪种方式更适合于某特定企业的情况,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讲究针对性,搞“滴灌”,不要“大水漫灌”,不能生搬硬套。 我从1992年起先后出了几本关于产权方面的书,后来尝试运用于实践,应邀参与一些国企改革的实际操作。归纳我亲自经历的改革实例,我认为民企参与国企产权改革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是参股或控股式。十六大报告指出:国有大中型企业要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要实行产权多元化,最好的组织形式是实行股份。在这类方式中还可以分两种模式:其一是“增量变革法”,即改制企业的存量资产暂时不动,在增量资本上作文章,即通过吸收民企的资本,来把原来企业的资本盘子做大,形成新的资产组合,相对减少国有资产的量,例如某国企原来有1000万元国有资产,民企介入此企业改革,给它增资1000万元,双方各持50%的股份,这就相对“稀释”了国有资本在企业总股本中的比例,使其由单一产权关系变为混合产权关系。这种方法可称“稀释法”。其二是“存量变革法”,即变动国企原有的存量资本,将其中的一部分国有资本用民营资本置换出来。这里又可分为:(1)“上下式”;(2)“左右式”;(3)“里外式”,具体操作方法我就不展开了。当然民企可以先运用“增量变革法”进行参股,再借助股权的交易和转让,而成为新企业的控股方。 第二种,民营企业整体收购或兼并国有企业。据我分析,一般民企比较喜欢这种模式。这里又分两类方式。一类是“协议转让法”,就是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双方“一对一”谈判订协议实现产权交易。例如我比较熟悉的江苏南京雨润集团,它就是一个民企兼并国企的典型案例。雨润集团是南京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去年销售收入29.1亿元,利税5亿元,出口创汇600万美元,目前拥有总资产达26亿元。这家民营企业这几年之所以能得到迅速发展,原因之一就是采取收购国有企业(包括大中型企业)的方式。据我所知,它总共收购了十家国企,盘活闲置国有资产超过9亿元。在并购过程中,有些问题他们曾和我一起探讨过。 为什么民营企业倾向于要整体并购?因为经验证明,传统体制下国企运营机制比较僵化,而且旧体制的惯性运作相当强烈。民营企业入股参股固然可以改造企业,但有时民营企业的朋友跟我倾诉他们感到受牵制太大,甚至“治标不治本”。当然,根据我的体验,与参股方式相比,民企对国企进行整体并购所遇到的各方面阻力是相当大的,有时有些阻力大得难以想象。这里我可以论述一下雨润集团的经验:为了减少阻力,并化阻力为动力,他们在收购国企时明确提出“三不变”、“三个相信”和“两个保证”的一整套方略。“三不变”是指原国企被并购后,原经营行业不变,注册地不变,以及纳税地不变;“三个相信”是相信地方政府、相信国企经营群体及相信广大国企员工;“两个保证”是保证员工收入逐年所有提高、保证员工享受有关法定待遇。 整体购并的第二类操作方式是“市场拍卖法”,即让民营企业在自由竞标的状况下收购国企。例如珠海中富实业公司购买四川广康化纤公司就是这种情况。广康化纤公司是地方政府投资办的国有企业,地方投资数额很大,而且多是用银行贷款,原来估计它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由于国际市场价格变动,使得这笔投资没能收回,而且每年连利息都无法支付。我曾到这家企业实地调查,去年当地依法定程序宣布此企业破产,清算后,当地政府采取拍卖方式将其出售。这种交易方式是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操作更合理,透明度更高,竞争性也强。由于有市场竞争,这种可以卖个合理价格。最后广康公司被珠海中富实业公司以5600万元收购。这是一个很好的产权交易案例。 对于珠海中富公司来说,这样做也颇为适合它自身的发展需要。中富公司被人称为“中国的瓶王”,是给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及其他饮料公司提供包装瓶的。“两乐”在四川建厂,珠海中富公司则作为相关企业也来四川发展,以减少库存和运输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他们收购广康,就找到了一家很合适的原料供应企业,拉长了自己的产业链。无论从民营企业还是从国企改革角度看,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案例,特别是把民企参与国企改革同民营企业的自身战略发展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多赢的局面。从中富收购广康看,至少是“三赢”:地方政府高兴,广康公司管理层和职工高兴,中富公司当然也高兴。 民企参与国企产权改革的第三种类型是民企当中的民间投资公司,通过“风险投资”的方式参与国企改革。这种参与方式目前还不普遍,但今后一定会有很大发展,应予重视。我们知道,最初中小型国企改革是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中人人有股,而且份额差不多,好处是比较公平,问题是如果搞不好的话又会形成产权改革的“大锅饭”。于是在实践中就对股份合作制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尝试了一些新的办法。管理层收购(MBO)就是尝试之一。 这是一种新型的国企改革方式,但操作时也有相当大的困难。这主要表现在:以众多国企管理者的资金实力,目前,让他们收购小企业还可以,但收购大一点的企业资金就“捉襟见肘”了;有人提出让他们去贷款,我想可能比较困难。这时这些管理者就可以借助于民间风险投资公司的力量,由民间投资公司帮助其解决收购资金的问题。民营投资公司在江苏、浙江、广东一带比较多,他们都是专搞资本运作的高手。风险投资有四个特点:(1)高成长性;(2)高风险性;(3)换股权;(4)主要不是寻求分红,而是将企业出售获取产权差价。 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民企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它既解决了原国企根深蒂固的体制性问题,从一个方面促进了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同时也壮大了民营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三、民企参与国企改革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几年来,已经有大量民企参与了国企改革。这中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同时也出现不少挫折和失败。我曾近距离地实地考察了一些案例,同时自己也参与一些国企改革的实践,鉴于经验和教训,这里,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民企不要为“参与”改制而去参与改制,万勿贪图虚名,一定要从公司自身的发展战略出发,把参与国企改革与民企自身所处的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注意从自己的企业发展战略出发,延长产业链条,壮大企业实力,提高企业竞争力。例如南润集团并购多家国有肉联厂,就与它想打造“中国食品王国”,创造规模优势有关;而珠海中富公司收购广康公司也和它的制瓶原料供应相关,这些企业家都是想通过参与国企改革来做实、做精、做大、做强,打造企业在本行业的“龙头”地位,并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第二,民营企业要妥善处理好与国企所在地政府的关系,以减少或弱化参与国企改革过程中的阻力和摩擦,尽量变阻力为动力。比如像雨润集团所坚持的“三不变”等方针,就让政府、职工、民企、国企等方方面面都高兴,不只是双赢,而且实现了多赢,这是一项高超的产权并购艺术。 第三,在民企参与国企产权变革前,一定要注意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是否已经界定清楚,同时要做到产权交易的价格合理。如果国企产权关系界定不清楚,会给下一步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在交易中要把国企资产的价值评估准确,要讲究科学,可以找有信誉的评估事务所来操作。在参与国企产权交易时,价格要合理,交易要公平,当然,如果是市场拍卖,价格由市场形成,但“底价”也要定准。 第四,民企参与国企改革要特别注意职工和经营者身份的问题。国企产权改革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职工和经营者的身份问题。国企改革涉及“两个置换”,包括资产置换(原有权变革)和职工/经营者身份的置换。在中国,“身份”问题很突出,“国企职工”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因此在操作中要注意“两个置换”密不可分,产权制度改革同劳动制度改革紧密相连。上月人代会上,政府报告讲到改制时,明确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经济补偿”,讲得非常深刻。一定要把这个事搞实:国企职工劳动关系和经济补偿问题,应该慎之又慎,按国家政策办。我反复强调,人的问题非常重要,一定要追求一个清清爽爽的结果,这对中国民企参与国企改革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我想,如果能注意以上四个问题,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就能健康进行。 常修泽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