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国有企业改制成本浅析 | |||||
作者:佚名 人气:340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随着国企改制数量的增多和国企改制的进一步深化,国企改制中的成本费用问题已愈来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有效处理、控制改制过程中成本发生成为企业改制成功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改制成本角度出发,对改制成本的形成、特点及其降低、防止发生的途径和办法作出分析和研究。 1、人员方面 由于在改制过程中要处理好人员身份转变的问题,因此身份置换的补偿是一项重要的改制成本。一般人员方面的成本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买断工龄人员经济补偿费 2)企业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福利费和医疗费 3)退养人员、因工伤残人员、病休人员补助费 4)职工遗属补助费 5)富余职工安置费等等 对此上海市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于补偿的标准和办法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买断工龄人员的经济补偿费一项,由于很多国有企业与职工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规定只能协商解除,使得该项补偿费用也存在较大的浮动性。 2、资产方面 按照国资部门的相关政策,国企改制过程中对于原有的一些不良不实资产清查核销中产生的盘亏也是一项重要的改制成本。主要包括: 1)企业亏损挂帐 2)企业呆坏帐损失 3)国资部门核批的报废资产 4)不良债权等等 对于该项工作国资部门的政策规定比较到为,而且会由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负责实施,而对于改制企业而言需要关注的主要是相关资料的准备以及审计评估前的财务调整问题。 3、其他成本 主要包括聘请中介机构的费用、改制具体实施中的费用(比如工商登记、相关证照的变更等)。 应该说改制过程中的成本处理政策性非常强,但技巧性也同样非常重要。特别对于企业改制工作的策动者、操作者——企业主要经营者而言,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妥善协调好上级单位(资产占有方)、企业、职工三方面的利益。通过改制方案的合理策划,不但要用足更要用好政策,力争达到“三赢”的局面。 三、改制后的整合成本 改制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通过改制可以很好的清理历史遗留问题,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作为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更应该注意改制后的整合问题,缩短企业转型的阵痛期,降低整合成本。 总体而言,企业改制后的整合应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 1、 资源的整合 这里所指的资源既包括的有形的资源(比如厂房、设备、土地、资金等),也包括无形的资源(比如人力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等)。 如何快速有效的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所用,将是每一个企业改制后面临的首要问题。这一过程越短,整合成本也就越低。 2、 观念的扭转 应该说这一问题是相对较难控制但又必须处理好的。为此改制企业实际上在改制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甚至是改制工作正式开始前就必须着手实施。 3、 新的管理机制的建立 如果说在改制过程中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可以理顺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的话,新的管理机制的建立则是改制后企业的重要工作。 一个好的产权模式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企业必须通过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才能保证其长期的发展。 以上从国有企业改制的操作过程入手,分析了相关的改制成本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准备或已着手改制的企业通过良好的方案策划与实施,妥善的处理上述成本问题,保证改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文/天强管理顾问 咨询师 胡立伟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