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上海行业控股公司全盘改制           ★★★ 【字体:
上海行业控股公司全盘改制

作者:佚名     人气:309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通过重组整合形成了6000多亿元国有资产,这对上海市国资委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这笔财富如今要通过行业控股公司的整体改制走向股份化、民营化,这种政策吸引了来自各个方向的民营企业。
    经过数年的探索,上海市的国资改革部分地走在了全国各省市的前列,此番推出的行业性控股公司的改制计划,对地方国资改革试验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的蓝本。
    行业控股公司全盘改革
    3月23日,上海市委、市政府首次联合召开了国资国企工作会议。
    在会上,上海提出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目标:争取每重组一个企业,就带动做强一个集团,做大一个产业,做响一个品牌。通过收购兼并,建立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推动产业集群式输出,在全国乃至全球吸纳有效资源,拓展市场,形成几家国内领先、参与国际竞争、充分体现上海城市实力的跨国大企业和一大批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同时,通过资源整合和资产变现,基本解决国企长期积淀的历史遗留问题。
    据悉,上海新一轮国资改革的重点,目标已锁定在行业性控股公司层面。其目的在于通过控股公司的改革,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使上海原来的国有企业大多改制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几年前,上海国企改革的一个创举就是想方设法建立一批成规模的行业性控股公司。当时,上海19个企业主管局改成50多家国有大型控股集团后整合成36个 ,初衷是在政府与企业之间增加一个过滤层,以防止政府对企业太多的行政干预。
    但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认为:“最初搞控股公司时,其体制和经营模式是国有。目前看来,这种模式变成国资改革体制上的障碍。”
    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告诫说,国控公司“改革不仅要引资,更要引制”。而记者获知的情况表明,上海国控控股公司在转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当上海仪电控股集团 公司的改制方案出台后,该集团从产业运营中全身而退,将目标主要转向资本运作方面。上海仪电控股下辖4家A股上市公司。该集团一位负责人透露说,目前集团已将原有的产业管理部门调整为投资管理、不动产经营和资产管理三大部门,以适应新的运作模式。
    另一个大型行业控股公司——上海轻工控股集团正在以分拆的方式加以改制。在改制方案中,该集团表示,下属的30家子公司、681家企业大部分将下放到区县,实行区属管理,根据各区产业特色,进行改制重组。
    与此同时,特大型国企——上海电气集团的战略重组方案也在紧张运作之中。据报道,3月2日,上海电气集团有3家民营企业和2家国有企业相继注资,在此基础上,该集团成立了新的混合所有制形式企业。而遵循改制方案要求,上海电气集团旗下的上海电气、电器股份、上柴股份三家上市公司已被整合成一家新公司,并且纳入整体上市计划。
    其他行业性控股公司的改制时间表也已排出:今年上半年,上海国资委启动并推进上海轻工控股集团的属地化改革方案、完成上海农工商集团股权多元化改制方案、上海仪电控股公司的转型方案、上海食品集团的组建方案和电科所的整体改制方案。下半年,上海纺织控股集团、上海广电集团和上海医药集团将纳入工作流程中。

    民营化稳健推进
    上海市国资委主任凌宝亨曾对外界表示,“哪怕是国有对国有,也要先实现多元化。”他认为,实现股权多元化,一是分散了投资风险,二是加大了监管力度,三是推动了制度规范。
    凌宝亨认为,在地方政府以“国资委——授权经营公司——所出资企业”为基本模型的三层管理框架中,不仅要实现出资企业的股权多元化,条件成熟的授权经营公司同样也可以实施股权多元化。
通过股权退出而变现的国有资本,当地政府表示,首先用于支付改革成本,保证职工利益不受损害,确保稳定;其次,国有资产要结合上海的实际,向优质产业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倾斜,优先发展现代消费、现代服务业。
    这不是一场激进的产权变革,整个步骤将以稳健的姿态推进。凌宝亨指出,在对上海国资委管理的近60家企业集团实现股权多元化的同时,还将建立一个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重组遗留问题。该机构将与更多的投资人合作,并在引进新投资人的过程中实现有进有退。
    上海市政府也在尽量消除股权变革带给国控企业的消极影响,目前的做法是:以国有控股公司改革为重点,形成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国资监管体制到位的联动发展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引资”带来“引制”,形成新的体制机制;“抓大放小”,结合区县特色形成“多业并举、一业特强”,能放开的尽量放开,区县作为责任主体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
    据悉,上海市委、市政府最近出台了《关于改革本市国资营运机构领导人员管理的若干意见及配套制度》。这一制度具体规定, 高科技、或以人力资本要素为主的中小企业,对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和研发团队试行专利、技术等折价入股,让渡部分所有权;上市公司对经营者尝试国际通行的期权激励方式;大型企业则以培养忠实的产权代表和职业经理人为导向,通过给予一定比例的“干股”激励,对经营者适当让渡部分收益权。
    这种政策对于国企管理层给予充分的照顾,客观上维护了企业的稳定性。
    但上海市同时划定了不能用于奖励和分配的三条政策底线:一是土地、房产评估增值和变现收入等属于国家资源的自然增值;二是上市公司增发、配股等产生的国有股溢价;三是任期内造成的不实资产。以上资产均不得用于奖励。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