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中小企业产权流动五大效应           ★★★ 【字体:
中小企业产权流动五大效应

作者:佚名     人气:31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权和其他商品一样,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我国正处于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权市场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产权还没有达到自由流动的程度。但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我国中小企业的产权已经开始流动,虽然还不是普遍现象,但是一些促进地方经济良性循环的经济效应已经开始显示出来。
    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效应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竞争的力度逐步加强,大量的中小企业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这些企业,在改革中曾经采取过很多办法,但由于无力进行大量的投入,因而收效不大。目前由于亏损户数和亏损额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的严重负担。事实证明,这些企业不在产权方面动手术,局面难以扭转。有的地方,根据中央关于搞活中小企业的政策精神,在产权改革的过程中,采取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式,把一些中小企业的产权或有偿转让或无偿划拨给大企业,一方面解决了大企业扩大生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使这些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发挥。这种存量资产的优化组合,应当成为我国今后中小企业产权改革的方向。因为它不需要大量的重新投入,就可以相应地增加生产能力,达到节约社会财富的目的。
    资产与经营者的结合效应
    资产和经营者的结合效应,是指资产和优秀的经营者结合起来产生高效益。资产和经营者结合的最好方式,是经过市场机制。从资产和经营者结合的主动和被动性方面来说,由于经营者具有活的主观能动性,因而,资产和经营者的结合,实际上是经营者对资产或经营方式的选择。
    在我国各地的中小企业中,存在着不少亏损企业,人们把这些企业的资产称为“不良资产”。造成这些“不良资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对于这样的企业,只要有优秀的经营者主持,就可以实现扭亏转盈。在企业改革中,不少地方从转换产权入手,对这样的企业实行承包、租赁或出卖。在解决了产权问题的基础上,经营者和资产结合的方式也随之变化。现在看来,凡是这样做了的,效果都比较好,开始实现由“不良资产”向良性资产的转化。
    经营机制转换效应
    经营机制,不仅和产权明晰有关,而且也是和国家对经济的管理方式紧密相联的。和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相对应的,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长期以来,由于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产权属于政府或有关集体所有,在管理上采取了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方式,企业法人产权不落实,因而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经营管理过死,企业难以真正进入市场,这也是经济效益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承包、租赁,还是买断,都是企业产权的让渡形式。产权问题的解决,使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具备了首要的物质条件。这里包括着两层意思:其一是企业资产所有权的明晰,其二是企业的法人产权的落实。这两方面权力的实现,就是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与此同时也就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企业自主经营实际上是一种权力,和这个权力相对应的是必须承担自负盈亏的责任。由于企业的盈亏直接涉及到经营者的切身利益,也就使经营者积极性的调动有了必备的物质基础。
    淘汰效应
    在产权改革中,有的地方对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依法实行了“破产”处理。虽然采取这种措施的企业是个别的,但是,它所产生的淘汰效应却是很大的,表现在对人们的旧观念所带来的冲击。它使人们看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没有保险饭可吃,企业经营不好是要被淘汰的。“破产”了的企业,要“破产”还债,企业所有者及有关的债权人,在经济上要受损失。同时,职工要失业,收入要降低。存在决定意识,这种改革措施确实给了长期生活在“大锅饭”经济体制下的人们,以极大的震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要实行优胜劣汰,只有淘汰差的,才能使好的更快地发展起来。这种淘汰机制能够强化人们的市场意识,迫使人们努力工作,提高经济效益。

    产业升级换代效应
    我国的国有或城镇集体中小企业,多是过去陆陆续续投资的,特别是70年代大办“五小”时发展起来的。由于经过多年运转,无力进行技术改造,因而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甚至有的亏损严重,成为地方的包袱。多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对这些企业,欲上无力,欲下不忍,处于两难境地。在产权改革中,政府将这些企业采取出售的方式,使其所有的原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形态,转变为货币资金形态。然后再用这笔资金,或对原有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投资急需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了这些地方的产业更新换代,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更快发展。这样,使过去多年积累的资产活起来,地方经济也就活起来了,有限的资金,死钱变成活钱,周而复始地不断更替,促使地方不断扩大再生产,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
    为了使产权转让所得到的资金,能真正起到促进地方产业升级换代的作用,就要加强对它的管理。不能用这部分资金去弥补地方财政的不足,更不能将其用到消费中去。要用这部分资金去发展生产,应当是有偿使用。最好是经过银行,即作为政府的生产周转资金存入银行,银行作为贷款,贷给经过批准的项目使用。这样,一方面作为政府可以取得应当得到的利息,保证这部分资金的保值、升值;另一方面,作为使用的企业,应当负有还本付息的责任,促其节约使用资金。

《中国资产新闻报》   作者:陈乃醒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