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改制 >> 正文 |
|
|||||
关于企业经营和我国经济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 |||||
作者:佚名 人气:25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关于企业经营和我国经济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对现有业务进行精简型、最小化组织设计是资金管理的前提,否则就不能全面揭示消费性资产。 对全部资产按收益性分类是为了及时的处置调度(资产重组)来提高经营效益,为此必须对资产进行市价揭示,这既是处置调度所需,同时也是反映资产的收益性所需。企业资产的市价总和变动才是真实的经营业绩。 以总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资金管理,既适用于小企业,也适用于大企业,连国有企业整体都是适用的,它是普适的。同时它真正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本质,因此是唯一有效的。正因为存在这个普适的唯一有效的资金管理途径,所以国企的集中统一管理是可以实现的。 二、国企根本就没有困----关于我国经济的几个原则性问题 第一、国企根本就没有困。 国企陷入困境,那是指个别国企而言。从国企整体来看,我们的国企根本就没有困。 国企怎么困?因为债务多,债主追债。债主是谁?是银行。银行是谁?银行也是国企。国企追国企的债,这就是所谓国企困境的本质。 困是分真困假困的。真困是指不同所有者的公司之间欠债追债的情况,这是来真的,要诉讼要破产清算的。假困是指相同所有者的公司之间也就是同一母公司下属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之间欠债的情况,这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欠债不会导致追债,更不会导致诉讼破产清算,而是通过母公司内部核算调拨解决,所以根本就不叫困。我国的国企困境就是把本应该通过母公司内部核算调拨解决的内部欠债通过外部程序----诉讼破产清算解决,假戏真做,解决不了问题还增加一大堆成本。 第二、银行根本就没有金融风险。 我国现在银行呆坏帐确实较多,资本金确实不足,但这又怎么样呢?我国呆坏帐多、资本金不足,这是以西方标准来看。西方的标准是根据西方的情况制定的,西方的情况就是银行资本是少数金融家投入的,金融家再有钱他的资本也是有限的,因此资本对债权(银行存款)的保障程度低,正是因为先天保障程度低所以才要制定标准希望提高这种保障程度。而我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我国的银行资本是全民所有制资本,也就是说是全国人民共同投入的,而全国人民拥有的资本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整个中国天上地下资源矿山地皮国企连政府的办公大楼都是属于全国人民所有的,都是全民所有制资本。有如此巨大的全民资本做后备,我们在形式上具体投入或者拥有多少银行资本有什么所谓呢?有世界上资本实力最强大的股东做后盾,我们的银行还用担心金融危机吗?看到这么强大的资本后盾,银行的储户还会去挤提吗? 忘了国企银行都是全民所有制,这就是所谓国企困境的本质。忘了天上地下尽为全民所有,这就是所谓银行风险金融危机的本质。认识到这两个本质,我们也就明白:国企根本就没有困,银行根本就没有危机风险。 国企根本就没有困,因此我国国企工作的重点就不应该放到“解困”上来。银行根本没有危机风险,因此我国银行工作的重点就不应该放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上来。 企业经营的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只有两个:首先是有没有困境的问题,也就是能不能经营下去的问题;然后是效益高不高的问题,也就是经营的好不好的问题。如果企业又经营的下去,又经营的很好,那也就根本没有问题了。 在我国国企整体根本就没有困的情况下,我国国企的问题就只有效益不高经营不好的问题。解决这个唯一存在的问题就理所当然的成为国企工作的唯一重点。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对国企状况本质认识的偏差,我国国企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解困、防范危机上,而在解困和防范危机方面采取的又不是提高整体效益的根本解决之道。这就产生了一个恶性循环:首先是作无用功,牵扯了太多精力,实际上又没有效果;其次,由于牵扯了太多精力,就顾及不到提高经营效益问题,就未能解决假困产生的根源,这样前面刚解决了假困,后面又产生了假困,这个困就解个没完。 第三、社会保障根本没有所谓“欠债”。 以前在探讨社会保障资金缺口的时候,算出了巨大的社会保障欠债,这还不算,吴良心同志跳出来说:别忘了农民啊,他们也要有养老金等保障。结果最后一算:政府的社会保障欠债有上万亿之巨,可真是“飞来横债”。我国的社会保障是应该覆盖包括农民在内的全民的,这是对的,但是再大范围的社会保障也不应该产生“欠债”一说。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从来就没有设过养老金帐户,我们是怎么过过来的?不外乎成人们同时养老养小,所有成人的收入养活所有人,一直这么延续下来,毛泽东时代也是如此,现挣现花,根本无须养老金帐户的。西方是攒钱防老,东方是养儿防老。既然如此延续下来,那么现在所有老人们的养老支出责无旁贷的要由现在所有成人的收入承担(因为现在的成人是现在的老人们养大的),现在的成人未来的养老支出也责无旁贷的要由现在的小孩未来成人的收入承担(因为现在的小孩要靠现在的成人养大)。现在的成人们挣多少,老人、小孩就分多少,用征税手段现征现支,又何来欠债一说?所以所谓巨大的社会保障欠债完全是由于愚昧的专家强行改变社会延续规则导致的。他们囫囵吞枣的照搬西方养老金制度,在自作主张免除成人小孩的养老责任的同时给我们制造出一个巨大的社会保障“欠债“。 第四、社会保障资金必须通过税收筹措,不能杀鸡取蛋。 自古以来,正当的中国人都是把家产传给后代,然后靠后代的经营收入养老。而只有那些败家子才不顾后代福利,大肆变卖家当只图眼前享受。 第五、国企有很大的利润提升空间。 10个人合资开设一个公司,这个公司正常情况下只须两个员工就行了。这种情况下有两种方法解决这10个人的吃饭问题。一种是10个人全部留在公司,10个人干两个人的活,10个人都拿工资,公司利润为0,公司的股票价格低落。另一种是两个人留在公司,两个人拿工资,省个8个人的工资这样公司有很大的利润,这些利润(8个人的工资)又以股利的形式一分不少的分给了股东。同时由于公司利润很高,公司股票价格高涨,股东持有的股票市值大涨。 所以拿工资还是拿股利是有天壤之别的,我们要少拿工资多拿股利,要减员增效。现有减员增效政策为什么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给被减下去的股东分股利。 第六、化解股市风险是有两种办法的,一种是提高业绩,另一种是强行压低股价。提高业绩是正常思维,强行压低股价是白痴做法。 综上,从我国经济的几个原则性问题出发,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第一、 所有建立在解困、化解金融风险、筹措保障资金认识上的政策应暂缓执行,重新规划。 第二、 社保资金筹措原则必须明确为当前收入的再分配,也就是使用税收手段。对于暂时性的不足,可以抽回对外货币性投资应付,若为避免影响汇率,也可以考虑直接向保障人群发放外币。外币储备还不足以应付的,可以采取举债措施,以后由税收弥补。 第三、 必须停止当前事实上的私有化行为,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进行公有化改革,改国有制为民有制,把国有资产以股份制方式公平分配到全体人民手中。同时减员增效,以股利收入代替工资收入。 第四、 国企上市、减持、出售、股权多元化、诉讼破产清算等都应停止,然后进行合并、调拨、销帐等重组整顿。 对于我国经济问题的整体规划我有长篇论述,限于篇幅在本文只能略说一二。我的观点对错与否这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在摸石头过河达二十年之久的今天,提醒人们:该反思了,该清理整顿了,该全局规划了,该照葫芦画瓢了。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