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
|
|||||
通往纳斯达克之路 | |||||
作者:佚名 人气:255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纽约时间2004年3月4日上午10点40分,掌上灵通咨询有限公司(下称“灵通”,代码:LTON)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价开盘,当日收于17.47美元。灵通藉此募集资金约为8470万美元。 成为又一个成功登陆美国的中国概念股,更成为纳斯达克的“短信第一股”。 就在杨镭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手机作为一种最先进的通讯工具悄悄进入了中国。因为它携带便利,使用简单,集各种高科技手段为一体,也因为其高昂的售价,拥有者寥寥。摩托罗拉8900,是80年代末移动通讯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代手机新贵,最高售价曾达到3~4万元。当时的杨镭并没有想到给自己配备这样的通讯工具,他也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居然能够被外界称作中国手机“短信之父”,而担当起世界手机拥有者最多国家的用户“娱乐指导”。 纳斯达克2004 2003年初,刚从美国归来的杨镭来到了灵通公司担任CEO。灵通的前身是英斯克公司的一个商务部门。英斯克成立于1999年6月,是中国第一家提供无线计费增值服务的软件供应商。2001年4月,灵通从英斯克公司分拆出来成为独立运营的公司。表面上看,分拆的原因似乎是因为软件业务的客户是运营商,而无线增值服务面对的是个人消费者,两种业务的商务模式完全不同。实际上,当时处于顶峰时期的英斯克将无线增值业务剥离,是因为更看好软件行业,要集中精力做软件。公司四个创始人全部留在了英斯克,当时灵通的处境就像一个弃儿。2002年公司营业收入仅为430万美元,全年亏损53.6万美元。接手时董事会给他的任务是“必须在高速飞行的时候将灵通这架出了问题的飞机修好”。 他先把灵通的人聚集到了一起,管理好这个团队。灵通以前散布于全国的销售队伍就像是无序的柴草,而杨镭把他们架起来,并不断往上加入新的柴草,使火越烧越旺。2003年2月,公司成为“动感地带”指定内容提供商中唯一的无线娱乐SP,一季度又首次实现季度赢利。在不减缓营收增长势头、解决结构性问题的同时,灵通开始考虑吸收媒体巨头的融资。初步的对象如索尼音乐、环球、迪斯尼等,让他们成为不超过20%的股东,以解决无线增值服务产品同质化的问题。灵通想借投资加强合作,但不希望对方收购、控股。有趣的是,在随之进行的审计、评估和谈判中,掌上灵通的市值节节升高,很多公司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甚至提出了要高价收购。管理层和董事会意识到:这样融资还不如直接去上市。 遗憾的是,除借壳上市外,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只有TOM、新浪、网易、搜狐、空中网等9家。大多数中国企业由于管理层对上市概念的模糊以及对上市规则的不了解,视纳斯达克为畏途,从而错失发展良机。而中国企业在纳市的挫折几乎都源于“沟通障碍”:纳市对企业机制的要求、审计制度的不同、路演过程中的表达等,都可能成为上市的障碍。 灵通的成功上市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从创始之初的每一步,都与日后的登上纳斯达克舞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开曼群岛注册,与普华永道合作,加入GAAP(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灵通的四个高管里,CEO、 COO、CTO都具有10年以上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并且具有非常深厚的行业背景。这样“内外兼修”的团队既懂得如何去打动投资商,又能取得投资者的信任。 中国已经有门户网上市,他们在美国都有样板。而“无线增值娱乐媒体”到纳斯达克上市,是没有过的事。美国没有火爆的“拇指经济”,老外不理解这是个很大的市场、是个持久的商业机会。灵通就要教育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了把话讲清楚,演讲用的幻灯片1/3是介绍中国市场。还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中国的短信一代,并用了很多比喻。 另外,保持缄默也是灵通成功的秘诀。在正式向美国证券委员会(SEC)递交招股说明书前,灵通不能对媒体做任何沟通。因为一旦曝光,SEC会说“你在有意推进炒作这件事”,整个过程可能因此被要求降温,一拖几周,甚至更长。灵通向员工多次强调了保密政策,所有部门经理都签了公司信息保密协议。灵通没有在技术上对有关上市的文档做特别的加密工作,但所有的电子文档都存在专职人员电脑里,不共享,电脑随身携带。 杨镭在筹划灵通上市也不放过任何细节。在准备招股说明书时,公司CFO和财务部整理财务体系和建立预测模型,同时投资银行“包装”公司业务,将公司所在的市场、业务状况、竞争优势、发展前景等,用最清晰易懂的方法描述出来;由律师起草招股说明书。整个过程他都要大家一起参与,齐心协力。 在全球路演中,从2月中旬抵达香港开始,杨镭率领小组成员马不停蹄地走过了20多个城市,足迹遍及亚欧美三大洲。飞行里程48000公里,举行了100多场投资说明会,与200多家机构投资者进行了洽谈,参加投资说明会的机构,90%认购灵通股票,其中亚洲机构100%认购,最终灵通股票发行超额认购达18倍,而股票发行也由原定的10美元至12美元上升为14美元。纳斯达克的成功充分反映出灵通的业务模式、发展前景及雄厚实力已深获各界投资者认同,证明了国际及本地市场对中国无线增值服务及网络业务极为关注。 根据灵通网上市材料显示,灵通2003年四季度稳定增长,全年收入为1650万美元,实现盈余360万美元。从2001年4月独立运营到2003年第一季度实现盈利,仅用不到2年时间。CEO杨镭表示,灵通上市前,在专业移动SP中营收并不是最好的,但一切在上市后注定都将发生变化。 灵通成功上市后,品牌知名度与资金状况得到极大提升,将用募集的资金进行品牌推广、市场拓展以及销售管道的建设,而一场规模性的宣传推广攻势将会帮助灵通巩固原有用户的品牌基础,同时获得更广泛的品牌认知与更庞大的用户群体。2005年1月12日灵通成功完成了对中国联通WAP服务商——四海天地数码科技公司的战略收购,从而提升了公司在快速增长的2.5G市场的份额。 灵通所在的短信行业,广泛的应用需求和巨大空间吸引了大约2600多家SP的目光,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目前全国有超过3亿手机用户,移动QQ、手机铃声图片下载、手机游戏、彩信、WAP、彩铃、百宝箱等应用正在创造惊人的效益,并保持50%的增长。这一切对海外投资者来说,也许更有兴趣。杨镭对灵通的成功演绎给国内同行以更多的信心,那就是纳斯达克的中国故事依然卖座。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