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定要从吉林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资本市场、培育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重要作用。"吉林省副省长王儒林在全省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对资本市场寄予厚望。他说"在振兴吉林中,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发挥上市公司在企业改革中的示范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并加大重组力度,做大做强上市公司。"
截至2003年底,吉林全省共有上市公司37家,市价总值约100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40%,资产规模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20%。2003年34家A股上市公司实现了整体扭亏,总体盈利约22.2亿元,每股税后利润有望超过0.10元。由此,发挥上市公司在体制创新上的示范作用,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成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和前提。
按照"五到位"、即"出资人到位、多元投资主体到位、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到位、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到位、建立新的核算体系到位"的总体目标,吉林将大力推进企业改制创新,争取企业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争取用两年多时间全部完成国有大中型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可以预见,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股份制企业,股份制将成为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上市公司作为股份制企业的佼佼者,从改制、上市到发展的历史,不仅反映了自身成长壮大的过程,而且在改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能够发挥积极的示范效应。来推进和实现吉林的跨越式发展。
王儒林指出,加强资本市场建设,推进证券期货等加快发展,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要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首先要振兴吉林金融业。从吉林情况看,资本市场在推动全省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表示,要加大规范重组力度,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资产重组是证券市场永恒的主题"。从发展的角度讲,不仅是困难企业需要重组,就是好的上市公司也离不开重组。要加大力度,支持鼓励上市公司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进行实质性重组,通过股权重组、资产置换、收购兼并和其他创新方式来优化吉林省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一是要利用"壳"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目前面临退市风险和问题较大的几户上市公司,要不遗余力地进行重组,摆脱困境,保住"壳"资源。在重组方式和重组资源的选择上,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二是通过收购兼并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对于经营业绩较好,具有扩张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购并同行业中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或通过强强联合,壮大公司规模,提高公司竞争能力。三是对于国有股持股比例较大的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降低国有股权的比重,达到优化股权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双重目标。
王儒林强调,资本市场建设是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和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所在。 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