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资本营运 >> 企业上市 >> 正文 |
|
|||||
内地商人争相赴港买壳 香港资本市场暗流涌动 | |||||
作者:佚名 人气:22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买壳的黄金年代:大市向上有利于批股和注资,此时买壳事半功倍——内地企业买壳热情空前高涨,津津乐道,内地大小富豪跃跃欲试,以拥有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为傲 刘梦熊解释,私人公司出面收购壳,可以方便将来进行一系列关联交易。由于香港联交所规定只要披露到最终股权持有人,借助BVI的隔离功能,比如将来将其所在内地资产注入时,通过一些相关安排,可以使得在法律上该交易是以独立第三者名义进行,从而规避香港证监会对“关联交易”的监管。 黄金年代 当前市场行情向上,2004年香江资本故事更加热闹,可以预计将有更多内地富豪榜上的人物要在此露面。 现在A股有2000多家企业在排队等待上市审批,而平均每年只有70多家通过,照此有的企业要等40年,尽管每年审批的数量都有所增加,但是新增的申请者增速更快。 与此相对应的是,眼下港股中股价徘徊在0.5港元者有300多家,壳公司数量丰富。加上去年以来民企股在港遭遇信用危机,直接上市的困难加大了,买壳更为走俏。 《财经时报》获知,受“买壳热”刺激,普通主板壳价已经从3000万-4000万港元上升到7000万-8000万港元,以往少有人问津的创业板的壳价也节节攀升,100%股份转让的甚至开价1300万-1500万港元。 1998年至今,刘梦熊在各种场合致力游说内地民企到港买壳,1996年弃做期货后,他便转变为买壳人牵线的中间人角色。他还专门撰写了《21世纪中国民营企业在香港买壳上市操作备忘录》,将在香港买壳的好处归纳为“所需时间较短”、“企业架构有较大弹性”、“注资资产能以市场价值注入”等。 刘的理论功底扎实得惊人,他分析新一轮买壳热时,从香港经济复苏讲到人民币升值压力下大量热钱推动港股升值,从CEPA后中国高层鼓励民企香港上市讲到2003年选举年全球政治稳定,总之,这些政经因素都使得2003年以来内地民企受到强烈的经济利益诱惑和政治热情鼓舞,而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可以抽象为:大市向上有利于批股和注资,此时买壳事半功倍。 另外的大背景可以概括为:内地改革开放20多年,民企老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认识到“走出去”的重要性和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紧迫性。 注资难题 香港证监会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新注入的资产必须与上市公司原有主业相关,否则会作为新上市公司看待,需重新审批。即使业务相关,新股东在入主的半年内也不能进行重大交易,包括注资。 比如去年下半年,上海公路大王刘根山入主亚细安(0022,HK)后,计划以7亿元代价收购自己控制的茂盛国际,但是遭到联交所拒批,称如果注资,则会将亚细安视为新上市申请人。 另一关联因素是,港股虽然对每年的融资次数没有限制,但是对于每次发行新股的比例却有严格规定,即按照已发行股本20%的比例配股,由于注资通常伴随着上市公司发新股(以发新股的钱购买资产),所以如果要注入的资产规模较大时,则必须采取分批的方式,如海尔入主海尔中建(1169,HK)时签订的注资协议写明分三次注资。这令那些想一次性装“东西”的商人们挠头——每次只能装一点儿,投资者谁信你呀! 浙江人李书福开创了一种新模式:吉利汽车的借壳分第三步走,首先与国润控股组建两家合资企业,第二步,李书福“变身”国润控股幕后控制人。第三步,“吉利汽车”取代“国润控股”。 事实上第二步完成后,吉利曾对媒体发表声明称:李书福收购国润股权是个人行为,不代表吉利汽车已在港上市,但是之后,国润控股却发布了拟更名“吉利汽车”的公告。分析人士认为,由于国润控股现在主要的业务就是和吉利汽车的合资企业,可以说至少实现了部分注资。另外,合资企业的上市公司股权以外的部分主要是在李手中,他已是国润控股的第一大股东,注资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国企买壳也疯狂 一个新的现象是,除浩浩荡荡的私人之外,热衷于买壳的还有很多大型国企,因为有政策限制,他们的动作更为私隐。这些年,中国人寿等一批国企在港IPO如过江之鲫,刺激更多国企为了抢时间,以买壳方式登陆香江。 北京一个大国企就是其一。它正在计划以10亿元资金在香港买壳,操作已经进入实质阶段,近期将见结果。由于买壳可以快速实现四两拨千斤——比如10亿元的资金可以控制30亿左右的盘子,当前国企买壳的方案也很容易获得审批,于是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 刘梦熊向记者透露,他所接受委托的6个买家中,国企和民企各占一半。 “我已经做成五六宗漂亮生意。我只偏好现金流充裕的干净壳,只接受买方的委托,为买壳人‘量身定做’。”他坐在宽大的沙发上说。 《财经时报》 苏娜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