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经典案例 >> 正文 |
|
|||||
安然之后的公司治理 | |||||
作者:佚名 人气:30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中信出版社新近出版了《安然之死》,系统地描述了整个事件过程,并编录一些有关方面的重要反思文章。但是其中最值得思考的应该是公司治理问题。 “安然败了,但市场胜了”。你可以欺骗一个人一辈子,你也可以一时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的人。市场就是由所有的人组成的一个自愿交易体系,即使你可以一时欺骗他,但你不可能永远欺骗他。集体决策可能比个人单独决策缓慢、繁琐,但是却会有更多的理智和安全。当然董事会中每一个人都要有独立为全体股东服务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的团队决策技能。安然公司董事会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经理层的“欺骗”,对公司实情了解不够。2000年安然公司董事会召开了9次董事会,仍然对公司运作的实际情况失察,中国那些只按公司法的最低要求一年召开两次会议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对公司实际运作情况的了解就更可想而知了。安然公司与其董事之间存在大量的除董事服务费(每人7.9万美元)之外的利益关系,如与其个人拥有的其他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另有咨询服务合同以及向其任职的科研机构捐赠等等。这些都违背证券交易所、机构投资者以及一些领先公司有关董事独立性的要求和规定。导致安然公司的董事会变成了董事们过分关注相互之间关系而疏于关注董事会工作的乡村俱乐部。董事会怠于职守,连个基本的消防队作用都没有很好地发挥,更别说是成为积极进取和负责的专业性董事会,使公司成为“治理型公司”了。 从股东会到董事会到首席执行官,再到金字塔的下层,层层的管理和授权关系,都需要增加领导的艺术和鼓励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但是当授权而没有监察,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有余而逾越了规则的时候则变成没有管理和混乱了,公司也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组织的规则可以改变,市场的规则不能违背。组织要适应市场,但也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规则和组织文化,否则必然会土崩瓦解得非常快。正如安然这个连续6年获得《财富》杂志“最富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的公司,也创造了美国大型企业从辉煌到破产时间最短的纪录。安然的破产正在带来美国以至世界范围内的一系列有关公司治理问题的深刻反思,这就是健全的市场体系要把最坏的事情都变成好事。反观中国上市公司中那些该死不死、该退不退的PT和ST景观,我们是否也应该下点决心了?国家率先减持那些T族公司的国有股如何?局部上的小利益损失可以带来资本市场规范和健康上的大利益! 安然死后市场安然。对照美国资本市场上安然的辉煌与死亡历程,我们应该思索中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齐步走、快生快死都不可能的奇怪现象。我们可能已经不缺上市公司的数量了,我们需要做的可能是给好的上市公司放松快速成长的政策限制,同时加强坏的上市公司死亡的速度。可是,最近却又有大批量公司上市的趋势,真不知事情会怎样发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仲继银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