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管理感悟 >> 正文
待人处世100术选读系列之六           ★★★ 【字体:
待人处世100术选读系列之六

作者:佚名     人气:258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16、成人之美,仗义而为

  《论语•颜渊》里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人之美,就是帮助别人做成或实现其愿望。《西厢记》里的红娘,同情和促进张生与莺莺的恋爱,事发被拷问,仍仗义执言,促有情人终成眷属。《水济传》里的武松,不平于蒋门神霸占施思的快活林酒店,行侠仗义,挺身而出,“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这些古代的故事,都可算得上成人之美的壮举。

  每一个人的成功,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苏秦、张仪本是要好同学,苏秦深知张仪的学问在自己之上,可是,苏秦却先成功了,做了六国的宰相,张仪则依然落魄,来投靠苏秦。谁知,竞遭到苏秦无数臭落,于是次心单身赴秦,自找出路。苏秦暗中派人沿途照料,补给张仪之所需。张仪直到高任秦相,才明白苏秦当初的用意,使张仪感激不尽。这种办法,是为了不使张仪依赖苏秦,而埋没他的才干。这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谓用心良苦,成全能者。在电影《张铁匠的罗曼史》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张铁匠的妻子腊月在濒临饿死的绝境中,被贫穷善良的农民刘忍搭救。在那以后的日子里,腊月母子与刘忍相依为命,组成了一个“新家”,后来,传说早已死去的张铁匠找上门来了,正当铁匠夫妻优心仲仲、左右为难之时,刘忍得知来人正是腊月的丈夫,使主动带上铁匠的儿子来认亲爹,让他们全家团聚,而自己悄悄离开北山……

  人,都有七情六欲。可是,当自己的幸福以别人的痛苦为前提时,他们却自愿地放弃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他们的高尚精神之所在。

  “成人之美”的字,在今天的社会到处都有,如主动替友人值班,使其安心地去会女友;尽力帮助友人复习功课,掌握知识,使其早日榜上有名;主动支援一时经济拮据的友人。使其免除后顾之忧等等,总之,大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热情的手,予以大力帮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说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为,都是得人心,受欢迎的。

17、宽宏大量,厚以待友

  “所谓厚,就是宽厚。对人斤斤计较的人,别人是不会与他为友的。待人以“厚”,能使人产生一种报答感,从而主动地同你交往。

  要厚以待友,应该做到:

  第一,克已奉友,即当自己的利益同朋友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要舍己为友。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当他准备把自己二十年心血的结晶——《物种起源》一书付印出版时,恰巧收到好友华莱士有关进化论问题的来稿,华莱士是请达尔文审定的。达尔文感到很为难,因为两人的成果是如此的接近,以致谁先独自发表成果,都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尽管有人劝达尔文抢先发表著作,但达尔文拒绝了这个建议,他决定把自己的书稿付之一炬,华莱士闻讯后虽十分感动,但他自然不能接受达尔文的主张。达尔文克己奉友的事例成为众人推祟的佳话。

  第二,宽宏大量。对朋友,除了原则是非问题外,一般应适当地“委屈求全”。古人说:“所取者远,必有所待;所取者大,必有所忍。”朋友相处,要以大局为重。刘少奇同志主张对他人采取一种“单恋”的态度,也就是不因对方对待自己态度上有什么错处而改变自己初时的热情和真诚,而是始终不渝地以友好的情感对待对方。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对朋友宽宏大量,总会赢得朋友的心。

18、诚以待友,谊基于诚

  美国心理学家诺尔•曼安德森在1968年曾设计过一张表,列出了555个描写人的形容词,让人们指出其中哪些人品他们最喜欢。结果是,被人喜欢程度位居前几位的竞有六个是同“真诚”有关的,而在评价最低的人品中,虚伪居于首位。这说明,真诚的人能使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受人欢迎,易交朋友;虚伪的人为人讨厌,难结良友。

  要城以待友,主要应做到:

  第一,对朋友要讲真话。真正的朋友总有思想的交流。自己对人对事的看法,即使同朋友的看法相悖,也不应隐瞒矫饰。有的人对朋友不说心里话,该让朋友知道的事情不让朋友知道,或者讲话“绕弯子”,甚至自己有求于朋友时,也隐瞒真实情况,使朋友在帮助的过程中因情况不明而陷于尴尬境地。这种交友态度,肯定是交不到好朋友的。

  第二,赞美朋友要诚心。朋友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事业上获得了进展,生活中得到了愉快,我们应该为之高兴,诚心诚意地给以赞美,同朋友一起分享快乐,这是友谊的表现。但是,赞美朋友要诚心,不要过于吹捧,阿谀奉承,这样对朋友是不利的。

  第三,对朋友的缺点毛病要诚恳指出。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友谊首先就是真诚,就是对同志过失的批评。”对朋友的缺点、毛病,能诚恳地提出批评,这对形成双方的友谊是十分宝贵的。

19、求同存导,重在友谊

  对任何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常有不同的看法。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将这些不同的看法刊之于言论,就会引起争论。生活中到处都有矛盾,人们随时会有歧见,因此,互相之间开展不同形式的争论,是正常的,也是在所难免的。

  问题是应该以什么态度争论?怎么进行争论?如何看待争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求同存异”,“求同”以在争论中提高;“存异”以使不同的观点存在。

  原则问题需要争论,但是,一些枝节问题则大可不必争得“面红耳赤”。二次大战结束不久的某天晚上,卡耐基在伦敦参加史密斯爵士举办的宴会。宴席中,坐在卡耐基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个幽默的故事,并引用了一句成语,大意是“谋班在人,成事在天”。他说这句话出自圣经。“什么?圣经?!”卡耐基知道这句话不是出自圣经,而是出自莎士比亚的《哈姆雷待》。为了表示优越感,卡耐基纠正了他。不料引起丁对方的反唇相讥:“你说是出白莎士比亚?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句话确确实实出自圣经。”

  卡耐基的老朋友葛孟也在场,他研究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有多年。这时,却在桌下用脚踢踢卡耐基,说:“卡耐基,他弄错了,这位先生是对的,这句话是出自圣经。”
  回家的路上,卡耐基问葛孟:“你不是明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吗?”
“是的”,他回答,“《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卡耐基,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呢?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为什么不给他留些面子?卡耐基,你干吗要跟他拾扛呢?应该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

  永远避免跟人家正面冲突!世界上只有一种能够在争论中获胜的方法,那就是避免争论。像躲避响尾蛇和地震那样避免争论。

  人情世事是非常复杂的,有的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根本争论不清的。明朗陈耀文在《天中记》中讲了一个寓言:有一次,夜里睡觉白天飞翔的燕子与白天睡觉夜晚活动的蝙蝠争论起来。燕子认为日出是早晨,日落是傍晚;蝙蝠却认为日落是早晨,日出是傍晚。它俩叽叽喳喳,争论不休。

  燕子和蝙蝠由于生活刁惯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对晨夕各持不同看法,这种看法是永远不会统一的。从这则寓言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争论必须看清对象,与根本没有争论基础的人争论,是永远争不出名堂来的。此时,一笑了之,岂不最好?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如果你老是抬扛、反驳,也许偶尔能获胜,但那是空洞的胜利,因为你永远得不到对方的好感。”有时候,激烈的争论,可能会使人一时丧失理智,甚至动了干戈。到了这一步,不少人就成了终生的敌人。而华盛顿则不然,他有着化仇为友的魅力。

  1754年,华盛顿还是—位上校,率领他的部下驻守在亚历山大里亚。那里正在选举弗吉尼亚议会的议员。有—个叫威廉•佩思的人反对华盛顿所支持的候选人。

  据说,华盛顿与佩思在关于选举问题的某一点上发生了剧烈的争论,他说了一些冒犯佩思的话。佩思把华盛顿一拳打倒在地。华盛顿的部下马上跑过来,准备替他们的司令官报仇。华盛顿当场加以阻止,并劝说他们返回营地。

  第二天一清早,华盛顿递给佩思一张便条,要求他尽快到当地的一家小酒店来。
佩思如约到来,他是准备来进行一场决斗的。令他感到惊奇的是,他所看到的不是手枪而是酒杯。

  华盛顿站起来迎接他,并笑着伸过手去。
“佩思先生,”他说,“犯错误乃人之常情,纠正错误是件光荣的事。我相信昨天是我不对的,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如果你认为到此可以解决的话,那么请握我的手——让我们交朋友吧。”
从此以后,佩思成为一个热烈拥护华盛顿的人。

20、助人解难,济困扶危

  人生,不过短短数年,一生中都是一帆风顺的人,几乎没有。大多数的人,都是五年小变,十年大变。有的自否而泰,有的自泰而否。人的能力不论怎么强,总有缺失,所以英雄也有潦倒之时;人的能力,虽很平庸,而一时灵机所动,也会成为很得意的人物。人当得意时,一切看得很平常,很容易,这是因为他很自负的缘故。总之,得志与潦倒,都是经常有的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身处逆境者?

  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他的心田往往是荒芜的。高考落选,失去了上大学的一次机会,这对在生活中初试锋芒的青年人来说,是多大的打击呀!有些人为此茫然失措,不知何以自处,心地空虚。

  含冤受屈,遭受了莫名的打击,这对一个正直忠良的赤诚君子来说,是多大的不幸呀!有些人为此情绪低落,痛不欲生。

  疾病缠身,病魔残酷地夺走了一个人的健康,留下伤残,留下痛苦,这对一个热烈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来说,无异于当头一盆冷水。有人为此烦闷忧虑,终日悲啼。
在这时,作为一个当事人,他是多么殷切地期望着有人为他分忧解愁呀!正如落水人急切地盼望救援的手一样,他盼求着友情。如果你能帮助别人开垦荒芜的心田,那就能收获到友谊的硕果。

  对一个人来说,决不是只有在风平浪静的时候需要社交,需要友谊。相反,当一个人身处逆境的时候,当—个人的心灵中布满着荒芜,没有鲜艳的花和青青的苗的时候,他更需要心灵的播种者来播种希望的种子,更需要通过社交获取友谊和温暖。而恰恰在这时,如果原先的社交者抛弃了身处逆境者,那么会使他感到分外的寂寞和消苦。
  写到这里,会使人想到司马迁。司马迁当太史令这一职务虽然不高,但能“出入于周卫之中”,与皇上有比较亲密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他的社交面很广。当司马迁春风得意之时,一般附炎趋垫之徒!

21、以退为进,得理让人

  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各种情况都会碰到,假如碰到对方频频向你责难,又不给你以解释的机会时,你可以先承认下来,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曾有位顾客到商店买衬衫,听另外一位过路顾客说这衬衫他穿可能小了,便执意要换一件。营业员再三解释,他也听不进,最后怒气冲冲地跑到经理室告状去了。
“你们店里服务太差了!”他出言不逊。

“我们店的宗旨是为顾客服务,我们工作中有不少缺陷,需要顾客同志批评指正。”经理彬彬有理。

“哼,还为顾客服务呢!瞧那个营业员,态度那么差,这种人怎么能当营业员!”
“我们有些同志素质是不太完善,您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那位顾客便把事情叙述了一番。经理耐心地向他解释,这件衬衫他穿不会小,并且拿了件样品给他试穿。当顾客确信衬衫不小时,经理开始说话了:
“我们营业员没能把事情解释清楚,请您原谅。不过,我觉得他不给你换衣服是出于工作责任心,你也一定不想买件穿不上的衣服,是吗?”
一席话,说得那位顾客连连点头,称赞该店的服务质量和营业员的工作作风,一场风波就这样平息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经理在顾客的责难面前是一步步后退的。说该店的服务质量差,他便实事求是地承认下来;说营业员服务态度恶劣,他也不卑不亢地给予认可,而当顾客发完牢骚时,经理却用事实证明对方错了。这位深谙交际艺术的经理有礼貌池进攻了:“他不给你换衣服是出于责任心,”而且是出于一种善意的关心,因为“您也不想买件穿不上的衣服”。说话委婉和气,“攻”得得体,适度,不仅消除了顾客的误解,而且在他心里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员及商店的形象,为商店赢得了信誉。这种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值得大力提倡。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上一篇财富:

  • 下一篇财富:
  • 打造全球最全最实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的理念   的飞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