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综合治理 >> 变革管理 >> 正文 |
|
|||||
长富叫板先到者 掀起新一轮乳业圈地战 | |||||
作者:佚名 人气:217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2003年乳业市场的纷争刚刚落幕,新一轮的硝烟战火又顷刻间燃起。这一次突然发力的,是来自福建武夷山脉的长富乳业。素来默不做声的福建长富躁动不安地打出“天然奶”的旗帜,掷下重金猛攻各地乳业市场,进而大张旗鼓地掀开新一年度乳企征伐的篇章。 长富攻势 ●市场战术 入粤大派“见面礼”,对消费者实行“买24送15”的优惠 ●广告投入 2003年1至10月期间,广告费用达9200万元 ●自身优势 拥有国内先进的挤奶设备,奶源不会出现“二次污染” 元旦前夕,张女士的奶店突然忙碌起来。这些天,奶店的货架和仓储室均已摆满了刚从福建赶运过来的长富牛奶。“公司在搞大规模的促销活动,买24送15,每天可以卖出数百件。”她手脚麻利地往货架上添加产品,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尽管只是二级经销商,张女士对日前的进账颇为满意,她还表示,将要长期代理这个品牌。 粗略估算,广东至少有700家的奶店已被长富暗中“收编”,再加上陆续进驻的各大商场和超市,长富的市场总监郑嘉春表示他们会努力把“触角”伸进南粤的每个角落。“单这个月,我们已经卖了20万件,这是很多人难以想像的。”郑嘉春显得很兴奋,公司入粤的时间虽短,但已经拿到了不俗的成绩单。郑还表示,公司一定要夺取华南市场。 但长富的野心绝不止此。经过五年的“卧薪尝胆”,长富已然顿悟,要在中国乳业市场即将起飞的时刻,不失时机地逐鹿中原地盘。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近八个月来,它走出武夷山,挺进华东、挥师华南,转瞬又继续北上,甚至不惜斥巨资把新“家”安置到内蒙古大草原。长富接二连三地出招,用心可谓良苦。 强势促销撼动华南市场 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经济发达程度较高的广东无疑是中国乳业消费相对成熟的市场。这一点,长富显然已意识到。 最早的一次试探,约是在今年七八月份。当时,公司在羊城大搞现场派送活动,引爆了消费者的“抢奶”行为,这个初来乍到的外来品牌亦因此出尽了风头,获得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如此反复打了几次“遭遇战”以后,长富已是有备而来,这一次,它一口气端出“买24送15”的优惠大礼包。奶店的张女士也表示,与她以前代理的品牌相比,“这家公司出手极其慷慨。” 另一知名品牌的市场部经理对此深表不满,他认为,这种促销手段实际上就是在打价格战,而结果往往令交锋的双方“两败俱伤”,更为严重的是,可能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 长富方面却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新锐品牌,它显然希望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迅速打开消费市场,而这样的促销方式,“可以让品牌迅速被传播并深入人心。”该公司的一位媒介经理驳斥道,“况且我们的活动只有十天,不会扰乱市场。”
对于此次优惠大派送活动,郑嘉春自有说法。“我们做过调查,一般来说,连续品尝过35盒左右的长富纯牛奶后,人们就一定会喜欢它。”他表示这是长富入粤后给顾客的“见面礼”,设计买24送15,并非一时心血来潮。 当然,长富的慷慨正是基于对华南广阔的消费市场的偏爱。郑认为,广东毗邻福建,地理、文化与生活习惯的接近使得两地消费者的口味极其相近,“产自武夷山的好奶应当是我们南方人一致喜爱的牛奶。”不仅如此,长富还决意拿下广东市场,“这块消费市场应该属于长富。” 八个月内进驻十四个省市区 来势汹汹的长富已经尝到甜头,广东消费市场的反应相当不错。郑嘉春已数次到华南,他对未来的发展走势十分乐观,“我们已经调运了20万件的货物,以此来保障元旦期间的促销活动,如果供不应求,我们会增加运力。” 可能会有人怀疑长富的能耐,但这匹乳业界的“黑马”却在频频演练中娴熟地运用各种技巧。 事实上,在过去的八个月里,长富四处扩张的步伐几乎就没有停歇过。“我们已经进入了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南、湖北、浙江、上海等地,最近我们又到了山东。”郑嘉春历数长富南征北战的前前后后,它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用了八个月打开了十四个省市区的通路,并且“产品在很多地方比如江西、湖南、浙江等地都卖得非常好”。 可是如何能够保障如此大规模的市场扩张?尽管长富方面没有给出详细的数据,但据权威市场调查机构AC尼尔森监测的结果表明,在2003年的1到10月期间,长富在广告费用方面共砸下9200万元重金,这约占其销售收入的30%。 面对高昂的成本投入,长富却有不同的看法,“公司在高速发展期肯定需要大手笔的资金投入,与有些公司动辄上亿元的费用相比,这个数字应该可以接受。” 剑指奶源“二次污染” 凭借一连串密集的南北攻略,长富乳业很快就赢得了业界的瞩目。临近岁末,中国奶业协会联席会议在武夷山脉长富乳业基地召开,来自四面八方的专家与学者开始把目光聚焦到这个后起之秀的“革命大本营”——奶源基地上。人们惊讶地发现,长富之所以能够底气十足地打市场,乃是背靠着得天独厚的天然大牧场。 以独树一帜的自然生态资源而享有“奇秀甲东南”美誉的武夷山,已被联合国列入中国四大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之一。长富的董事长陈学坤坦言,之所以选择它作为奶源基地的大本营,主要是因为武夷山脉处于北纬27度,有中国的“澳洲”之称,“而纬度为27度的奶源是世界上最佳的奶源之一”。 将奶源基地建立在这样一个森林覆盖率高达83%的“天然氧吧”中,这只是长富力推“天然奶”概念的一个根据。陈学坤还有更具说服力的佐证,就是其独具特色的奶牛场。五年前,在翠山环绕的南平地区,陈学坤把创业资本的80%均砸在奶源建设上,建成了34个牧场以及中国最先进的自动挤奶大转盘。这在当时颇为罕见。 如今,奶源基地建设已成为各大乳企的命脉,陈学坤无疑可以很自豪地拿着长富握有的重磅筹码,来质疑国内中小乳企因手工挤奶所产生的“二次污染”现象。
落子内蒙古挑衅乳业巨头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为了打造其高端奶源,长富的代价不菲——在1999年到2002年的乳企高速成长期,它丧失了抢占市场的大好良机,而蒙牛却后来居上,迅速晋升乳业四强;比蒙牛成立早一年多的长富,此刻却被抛在后头。2003年即将落幕,眼看着蒙牛都快上市了,偏安一隅的长富再也坐不住了。 它躁动不安地打出“天然奶”的旗帜,不惜掷下重金猛攻各地乳业市场,还把眼光投放到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并豪掷4亿多元以兴建集生产、科研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乳品加工企业“呼伦贝尔长富乳业基地”。预计新基地投产后,可日产乳制品800吨,是目前公司生产能力的2倍多。 在竞争对手的大后方建立基地,这无疑具有挑衅的意味,长富的野心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要占领全国各地的市场,那么单有南方一个基地还不够,因为无法及时保障纯鲜牛奶的供应。” 不仅如此,按照市场总监郑嘉春的说法,就是旗下的南北两大奶源基地将各施其职,全力供应不同区域和消费特性的乳品市场。他认为,不同的地域将生产出符合各自特色的牛奶,“南方产出的奶肯定与北方不同,我们将首创这种细分的模式。”他暗示,中国的乳业消费正在从“喝牛奶”向“喝好奶”过渡,长富将在这一轮的角逐中领跑消费科技与时尚,并实现从“喝好奶”到“喝细分的奶”的过渡。 ■行业分析 奶源新模式“焊接”乳业断层 由于缺乏与国际接轨的原料奶及其乳制品质量标准,中国奶业市场的风波事件接踵而至。比如还原奶泛滥、“结核奶”令人惶恐不安,而最近,有关奶源二次污染的问题又屡屡被提及。 不仅如此,由于大多数企业沿袭“先抢市场、后建工厂”的模式,使得奶源短缺渐成为制约我国奶业发展的瓶颈。 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方有生认为,不论是不断出现的质量危机,还是奶源奇缺与奶业高速增长的矛盾,都暴露了中国乳企过分专注市场,却忽略了奶源基地建设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当奶业遭遇质量危机之时,以长富为代表的“公司+规模牧场”模式开始受到关注与推崇。 奶业后起之秀长富乳业独创了“公司+规模牧场”的模式:公司出资购买奶牛和挤奶设备,农户出资兴建牛舍和办公设施;合作牧场由农户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合作牧场生产的奶牛由公司统一收购加工,公司投资的部分,则由农户用牛奶折价抵还。 高投入、高起点的设施使得产奶、挤奶和加工的程序向国际标准化方向靠拢:从饲料草种植和奶牛的营业均衡、挤奶工艺和牛奶离开牛体的品质控制、牛群繁育以及牛群育种等三个方面的全程监控,奶源质量有了很好的保障,二次污染亦无从谈起。 2003年底,长富乳业被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确认为“国家学生奶奶源示范基地”,这对业界无疑是一大鞭策。国内的乳业巨头亦转变思路,全力投入新奶源基地的建设中。据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的人士透露,他们公司业已行动起来,着力开拓“现代化奶站+养殖小区+牧场园区”的新模式。
■战略解读 后来者叫板先到者 中国乳业快速增长的市场催生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先发模式与后发模式。先市场、后奶源,再到高标准的奶源,这是大部分乳业巨头沿袭的发展轨迹,被称为“先发模式”;与此不同的是以“先高端奶源再市场”为特色的“后发模式”,长富的做法应该归入此类。 两种模式,很难用利与弊来简单区分。先发模式,无疑可以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抢占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但它可能造成资金与资源的过度分散,并使市场与奶源两头均受到挤压。同样,后发模式,亦是利弊相生。一方面,它会使产品的品质更有保证,并能够掌握奶源的主动权;但另一方面,由于前期投入高,容易引发投资风险,又可能坐失开拓市场的良机。 当中国的各大乳业巨头纷纷眷顾奶源基地的建设时,长富是否能够凭借其“后发模式”笑傲江湖?广州一地方乳业品牌的人士却表示出相应的担忧:采取这种模式,投资风险大,如果企业抢夺市场的能力足够强,则可以后来居上,反之,不仅拿不到市场份额,甚至可能引发资金链条的崩盘。 , ,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