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企业管理 >> 战略管理 >> 经营伦理 >> 正文 |
|
|||||
管理与专业的平衡艺术 | |||||
作者:佚名 人气:216 全球最全的财富中文资源平台 |
|||||
职业管理者可以从事任何管理工作,而不需要专业知识与经验。这一理念支撑了几十年来管理教育的发展。但现在我们发现,现在许多组织和个人都受困于职业管理者manager 与专业工作者professional 的角色冲突之中。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无法清晰界定一个人是管理者,还是专业工作者。我们不得不适应两者之间的不断切换和平衡。 在有的领域,专业工作者承担管理职责通常是“临时性的”,在或长或短的任期之后,他们通常要继续专业生涯,如上文提到的商学院院长,以及医院、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等等。以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为例,如果他们不能继续回到学术生涯,首先对于学者自身来说是很大的损失;其次是学术事业受损,他们本可能做出新的成就,他们之前都是优秀的学者;最后,从管理角度看,组织可能将不得不制造大量闲职来安置他们,或者形成他们长期占住管理职位的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建议实行院长“轮换制”,在位时院长必须全力以赴抓学院建设和发展,被轮换下来后可享受“学术假”,专心做学问。 依赖于专才的组织 我们经常提及包括电影业、咨询公司、科研机构等的例子,这是因为,虽然在战略、营销、财务等方面这些机构仍需要向传统公司借鉴,但在组织中人的工作方式、组织的构成、如何平衡专业和管理等方面,它们更像我们正开始遇到的一些情况,更有借鉴意义。和它们类似,未来的组织是由“专业工作者”组成的,组织的辉煌成就大多得自“专才”,而非管理教育培养出来的“通才”。专才、通才的说法借自大卫·奥格威,在他看来,广告公司里专才是从事媒体方面、市场调查方面、文案撰稿的人,而客户主管则是通才。 高等教育机构的价值取决于教授们提供的教育,而非行政管理提供的服务;医院的价值取决于医生的诊治,而非后勤服务……他们的领导者,必定源自“专才”,因为没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不了解专业需求,没有专业声望,无法领导这些机构。之后的问题才是,他们如何管理? 管理者将不得不平衡管理与专业。这是每个人的困境,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都是有限的,却必须在两者之间平衡。如果信奉管理者不需要从事专业工作,他将慢慢不了解部属是如何完成工作的,他将变得“无关”(irrelevant)。如果他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专业工作,而忽视改善团队的绩效,提升部属的能力,那么他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按照彼得原理的说法,他已经最终被提升到了不胜任的层次。 在管理和专业之间平衡的关键问题是:这事是我做,还是让别人做?很多人的天平会偏向于专业工作者一方,因为从事专业工作时,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而不必承担管理者的焦虑。而作为管理者,他们不知道部属会拿出什么样的结果出来,是否会不合格,他们为此而焦虑不堪。这可能正是人们反复强调管理者不应再从事专业工作者工作的原因。但这种强调正变得矫枉过正,导致相反的问题。 我们每个人几乎有着在管理者和专业工作者两个角色间切换和平衡的能力,只要我们把管理职责定义为,协调他人一起完成任务。人们将发现,这种平衡将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无法承受偏向一方带来的损失。 《经济观察报》方军 |
|||||
财富论今——新的理念 心的飞越 | |||||
| 设为首页 | 劳动创造一切,财富造就神话 | |
财富论今-http://cf.xinyuwen.com 苏ICP备0501330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