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下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安塞腰鼓》学习要点
        ★★★
【字体:
《安塞腰鼓》学习要点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4

《安塞腰鼓》

  关于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陕北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它主要的肢体动作,再配之以鼓声钹声,塑造出粗犷、强悍、奔放、洒脱的艺术形象。近年来,它频频出现在各大型文艺晚会及影视节目中, 给广大观众带来气势磅礴、淋漓酣畅的艺术享受。  
  读一遍课文,标出每段的序号,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和词,查字典、词典,给字注音,给词释义。

  一、字
  1、给下列加红字注音
  静  绊  杂  
  烧  射  磅礴  

  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塞┍ ___( )  解┍ ___( )
   ┕ ___( )   ┕ ___( )
  挣┍ ___( )  冲┍ ___( )
   ┕ ___( )   ┕ ___( )

  3、区分形似字
  ┍晦 ___( )  ┍辐 ___( )
  ┝侮 ___( )  ┝幅 ___( )
  ┕诲 ___( )  ┕福 ___( )
  ┍晰 ___( )  ┍峻 ___( )
  ┕淅 ___( )  ┕俊 ___( )

  二、词
  1、解释下列词语:
  恬  静:安静。
  羁  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亢  奋:极度兴奋。亢,过度,极,很。
  磅  礴:(气势)盛大。
  朴  实:淳朴诚实。
  忘  情:不能节制自己的感情。
  辐  射: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
  冗  杂:繁杂。

  2、积累:
  恬静    骤雨   闭塞   淋漓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从词句入手,细读课文,理解思想意义,掌握文章重点,归纳出课文的篇章结构。

  本文在结构上较为鲜明,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写敲鼓前的预备阶段。
  第二部分写安塞腰鼓演奏的阶段。
  第三部分写鼓声的戛然而止。

  思考:
  1、结合全文,试指出安塞腰鼓蓬勃了哪些想象。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大彻大悟!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震撼""烧灼""威逼",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不能。词义和力量的程度一个比一个深。

  3、谈谈你对"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该句的理解。
  这句突出了安塞腰鼓中体现出来的激昂勃发的生命力:摆脱束缚、打破闭塞……让生命充满激情的力量。

  4、文中"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一句该怎么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这句话中表达了那些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消化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竟然勃发出如此激昂奋发、奇伟磅礴的生命力,实在令人钦佩和震撼。

  5、"沉重而纷飞的思绪"指的主要是哪些思绪?
  痛苦与欢乐、生活的梦幻、摆脱与追求、生命与激情、力量……

  6、对文中"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quot;句子如何理解?
  通过对后生们的动作描写,使你感受到生命和力量的密切关系,生命因力量而再现其奇伟磅礴的气势。

  深入探求:
  1、文中"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一句使用什么修

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作者是写后生们的动作,突出了这力量,体现了生命力的奇伟磅礴。

  2、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赞美安塞腰鼓所显示的力量之美,让人感悟到从黄土高原所产生的壮阔、豪放的气概和精神,催人奋进,给人震撼与鼓舞。

课外拓展

《安塞腰鼓》赏析
  乐器往往是用来制造气势、渲染气氛、表达感情的,它因地域和民族等的不同而有"西洋""民族"之分类,更因构造和""的方式的不同而有管乐、弦乐、打击乐等不同叫法,演奏出来的效果当然也是大不相同的。
  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正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另外一点也颇有意味:它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结合必须达到这样的高度。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散文《安塞腰鼓》正是抓住了"安塞腰鼓"的这一特点,把对人和鼓的描写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和盘托出。
  一开始,人是静的,静得像一株株朴实的高粱。风吹叶动正衬托出他们的静。鼓也一样,"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这黄土高原上百十个以高粱为背景的鼓者是注定了要有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的!
  忽然之间就爆发了,爆炸了。作者用比喻的排比句来营造这"壮阔""豪放""火烈"的阵势:"骤雨""旋风""乱蛙""火花""斗虎"。腰鼓改变了人们的感觉,引发了人们的联想,而这一切的最高境界就是"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
  真正的诗歌是需要反复咏唱的,这是《诗经》以来的传统。反复和排比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需要提醒的是,"反复"不是"重复",不是相同词、句、段的两次以上的简单出现。在《安塞腰鼓》里,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
  "好一个安塞腰鼓"为全篇确定了基本的音高、色泽、氛围和主要的精神走向,无论上、下文怎样摇曳、生发、词采飞扬。都不会走得太远,这是作文常规之一,也是文章之所以"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根本。本文的"精神内涵"也在这里:"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两个紧密相连的段落是流动于所有动作、情景、章句里的不变的灵魂,以后的每一次感叹和议论都不曾离开它。
  请注意以下几个地方:"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激情……"一段里。"阵痛的发生和排解……"一句表达的是对改革开放以后,祖国走进新时代的振奋和自豪之情;"除了黄土高原,哪里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可以理解为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的比喻,是民族立足本土、再创辉煌的坚实前提和基础;四个"愈捶愈烈"领起的短段和短段里短句的出现起到了深化主题、热化感情、增强力度的作用。
  开头是静悄悄的,结尾也静成了"另一个星球",这种猛然爆发和戛然而止的安排显然别是一番匠心。它的直接效果是,主体部分因为首尾的安静变得更加火红、热闹、气势冲天了。
  "安塞腰鼓"所表达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但"诗无尽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仅仅感受一下也行,这节奏、气势、色彩,这生命力旺盛的后生,这纯粹的阅读的快感。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