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上备课卡片 >> 正文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
          ★★★
【字体: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8

质疑辛弃疾《西江月》词

 

儿时爱读“宋词”, 尤喜辛弃疾的田园诗。每当盛夏时节,早稻登场,我会到乡下外婆家去赶“尝新”。(早稻成熟时的庆丰酒,乡间叫“尝新”。)田园的阵阵泥香,午间的声声蝉鸣,那夏夜的明月,总会勾起我早已滚瓜烂熟记在心间的千古佳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对佳句的理解也渐趋深刻。忽一日,我对这首《西江月》词却怀疑起来。

那是1974年盛夏的一个晚间,闷热和空气的窒息令人难耐,我踱出市井,来到野间,见明月当空,清风习习,不经意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又涌上心头。四周静悄悄,只听得田间草丛的虫鸣,就是没有蝉声,一连数日,又一连数年,二三十年过去。于是我断定,蝉是绝不会在夜间鸣唱的,我怀疑辛弃疾的“清风半夜鸣蝉”是否造作?此后,我开始研究起蝉。蝉的幼虫原先是生活在土里的,农历“清明”前后,它从土里钻出来向树枝攀缘,吸取树汁及叶间露水逐渐长大,期间历经五次褪壳。蝉每次褪壳都会比原来长大许多,所褪的壳又叫蝉衣,可入药。雌蝉不会鸣唱,只有雄蝉,因其腹面有一柔软的鼓膜,可以发声。儿时捕蝉,用竹竿的一端系上一只布袋,先用竿碰它,待它逃跑时,用布袋对准它捞住。或用竹竿蘸上净糖、蛛丝之类粘物,用它去粘蝉的翅膀。若爬上树再用手去捉是最笨的方法,是不会有一次得逞的,因为蝉的感知能力很强,它的眼睛是复眼,不等你下手,它就跑了。雄蝉的鼓膜极敏感,当受到某种剌激(包括节气的改变、环境的影响、温度湿度等的变化)以及受到挤压、振动等,都会促使它的鼓膜动作。我想,蝉之所以夜间不发声,大约就是因为夜间与白天的环境和温度以及光照等差别的关系,蝉是越燥热鸣叫得越历害的,尤其是盛夏的午后。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了辛弃疾的故居。

1995年夏我驱车去广东,因事先得知福建宁德路阻,遂北上衢州进入上饶,然后纵贯江西南下。途经江西铅山又因车的毛病耽搁了一周。我知道这铅山县城东南十余里处有一座“鹅湖书院”在我国教育史上颇负盛名,便趁机去造访。“鹅湖书院”始建于唐代,延及南宋,有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陈亮等众多学者文人云集于此,或论辨学术,或传道授业、或诹咨政事。辛弃疾曾在这里讲学,他的故居也就在这鹅湖的边上,其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西江月》就写于此处。

正是古历六月,这里又闷又热。白天蝉声长鸣,到了晚间,听不到蝉声自不必说,就连稻花香也没有闻着。当地每年种植水稻两季,早稻插秧在“立夏”之前,收割在“大暑”;晚稻的插秧是在“立秋”前,收割在“立冬”前后。蝉鸣的时间其实不是太长,一般在“夏至”后才渐听得蝉声,“立秋”过后暑气渐衰,未及“处暑”,蝉声辄止。也就是说,听到蝉声时,已是“夏至”过后,早稻早已灌浆,谷粒正趋饱满,哪里还有稻花香呢?蝉声止时,晚稻还是插秧后才返青不久,何来稻花?当地老农告诉我,即使在旧时,盛夏是稻熟时节,也决非是稻花香的时候。由此看来,辛弃疾笔下又是半夜鸣蝉,又是稻花香之说,只能是一种赶热闹的文字游戏。

该词首句的“明月别枝惊鹊”也很荒唐,作为动物小精灵的鸟儿怎么连月光和日光都分不清楚了?还有“七八个星天外,二三点雨山前”。不错,诗人的故居就坐落在这武夷山北脉的鹅湖山脚,确实襟山带水,放眼一派田园,桑竹美池之属。但既是明月当空的夏夜,按理应是满天星斗,怎么只有七八个星天外?如果是来了雷阵雨,如何又只有二三点雨山前呢?

其实,《西江月》词的不足之处,并不在于它的修辞的不规范,也不是联想的不确切,而是纯粹的常识性错误,正如一个人写公园里有连绵不断的山脉,有汹涌澎湃的海涛一样,完全是主观臆想出来的。我想,如此造作,千百年来误人弟子似也匪浅。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教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