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七上备课卡片 >> 教案正文
就初一《咏雪》一文浅谈中古代诗词关于雪的设喻
        ★★★
【字体:
就初一《咏雪》一文浅谈中古代诗词关于雪的设喻
作者:田森富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5

就初一《咏雪》一文浅谈中古代诗词关于雪的设喻

         

用以物体之性的设喻大有高下之分,初一语文课本上《世说新语〈咏雪〉》一文中有一个传为美谈的故事:

原文: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为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无女即谢道蕴,后人用这一美喻泛称妇女具有文采者为“咏絮才”。的确,喻雪花飘荡为柳絮因风起,联想自然而又自如。实则文中已明言“雪骤”,“白雪纷纷”,则为鹅毛雪无疑。就写实而言,柳絮不仅形似圣于盐,更重在能与实景神应。

    众所周知,雪是从空中降到地面的白色晶体,多为六边形。但也有特殊的形体,也不惟“柳絮才高不道盐”。宋陈善的《扪虱新话》以为“撒盐空中”是比喻米雪,而“柳絮因风”是比喻鹅毛雪,各有所谓, 实则文中已明言为鹅毛雪,陈氏所辩,实所无谓。的确,通常情况下,咏雪作喻, 不惟拟盐为拙劣,即以状絮亦非才。 咏雪的佳句,还可以再加探索,,并不以原喻为是 。“盐”固有所不安,“絮”亦不见其全美,用意至为醒豁。因为这不仅仅是一般的翻案弄墨,更是诗人重创新的美学观的一种反映。

但也不要说 ,若要设喻状雪,“盐”和“柳絮”之类都属于禁品。实际上,特定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突破的。就拙见所限.大约有四类情况:

第一类是开拓想象,使之于平凡之中见奇意。如《雪后北太书壁二首》之一:

    “麦苗出土飞纤纤,春早寒官今尚严。雪覆南山初半岭,风干东海尽成盐。来时瞬息平吞野,积久欹危欲败檐。强付酒樽判醉熟,更寻诗句斗新尖。”

    “风干东海尽成盐”,因风雪很大,天寒地冻,雪野无垠,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仿佛海水被风吹干而尽成盐了。海本出盐,而北风亦极其干冷, 体物喻意,颇合艺术想象,配合之妙,遂使拟盐之之喻不见其俗。

    还有宋宗室滔天使者的悱笑之作:

“谁把鹅毛到处,玉皇大帝贩私盐。归来紧把门儿闭,一个开封拖面煎。”

诗歌虽属“打油”一流,而我们却不能不服其想象力的丰富,其诗歌被宋哲宗以资娱悦,也决不是偶然之事。

第二类是翻出新意,以表明自己的独特见解,如张问陶《雪》诗:

“一庭飞雪影翩翩,静听风檐冻雀喧。何苦尖叉寻恶韵,且随盐絮作陈言。闲中诗草如春笋,梦里梅花满故园。五剧车声忙底事,有人高卧不开轩。”

此诗认为诗的好坏当从整体出发来衡量,而不在个别词语上能否出奇制胜。这样,“盐絮”又以另一种意义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第三类是转成新意,一喻而两层俱到,如孟浩然《和张丞相春潮对雪》诗:

“迎气当春立,承恩喜雪来。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不睹丰年瑞,安知有燮才,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对丞相而言,“和羹糁梅”正是恰到好处的即景文字,撒盐本非俊语,却引为宰相“和羹糁梅”之事,则新意出矣。

第四类是于转喻或互喻中表缠绵之意。如苏轼《少年游》词中其喻意而有出蓝之妙: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上阕的互喻,回旋相绕,点出相别的时间,作为下阕期待情人未至而心情孤寂的前奏,是能令人耳目一新的。我们决不能片面的把这看做是从谢道蕴脱化而出或仅仅是沿袭的。

设喻的新与陈,合适与欠妥,通变与创造,我们还可用最常见的花与美人之喻和互喻作进一步的说明。

记得西谚有言:“第一个把花比作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是庸人,第三个就是笨伯了。”这是从反对沿袭和模仿,注重创新和创造的意义来说,含义是非常巧妙的;但如果望文生义,执其一端,以此来衡量天下的文章和作家,那就完全不对了。

 

相 关 搜 索

课件 朗读 素材
相关教案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