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故事
苏轼(公元1036—1101)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和诗人。苏东坡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讲究烹调,自称为馋嘴的“老饕”。他对南北各地的烹调技艺亲自实践,创制了许多名馔佳肴。他还写了不少烹调方面的诗词,对我国烹饪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宋神宗元丰年间,苏东坡因写诗讪谤朝政,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市)时,以当地猪肉为原料,将五花肉切成大块,加上各种调料,细烧成佳肴。苏东坡有首《食猪肉》诗,全文是:“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东坡后来先后在浙江、江苏等省担任官职,经常亲自烹制猪肉招待亲友,由于味道鲜美,成为有名的“东坡肉”,直到现在仍是江浙、广东等省餐馆的招牌菜。
苏东坡还创制出一道著名的素菜,称为“东坡豆腐”。据《山家清供》介绍,东坡豆腐有两种做法:一是将豆腐用葱油煎,然后加入研碎的香榧子、调料一起烹;另一种是用油煎后加米酒烹煮。现在有些介绍豆制菜谱的书中,虽名为“东坡豆腐”,实际上已经不是素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