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品读屋檐下的彷徨者
          ★★★
【字体:
品读屋檐下的彷徨者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品读屋檐下的彷徨者

 

有句佛语说:掬水月在手。也就是说从另一个角度有时可以办到根本不可能的事。同样,当我们虔诚地拜读杜甫的诗作时,一个鲜活的形象也可以很生动的跃出于面前。

杜甫不同于李白,他把自己推到一个压抑的屋檐下。背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沉重责任感,杜甫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的描述着时代的面貌和人民内心的悲苦。

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过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

他的诗便是他的情感发泄,发泄他对现实的不满而又无可为的无可奈何。读他的诗,俨然在接受清除心灵污垢的洗礼,高档格调的文辞、深刻压抑的真实的真实感情在读者的心中荡起一圈圈涟漪。于是人们便想起了大海的浩淼,想起了弯月的宁静,也想起了杜甫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血雨腥风、横尸遍野、国将不国的的残酷现实和他忠效国家,利国利民的凌云壮志南辕北辙相去甚远。眼巴巴的望着望着水深火热中的百姓,无可奈何的抚摸着早已裂碎的心,轻拢一下疯狂缠住眼的发丝,他在彷徨,也许在痉挛,他意识自己到在退却,但他已经没有勇气像鲁迅那样去呐喊,于是他只能记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留给后人一篇篇“诗史”。

杜甫的人格魅力便得到了更艰难的提纯,直升一个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境界。在“敢辞茅苇漏”时,却能“已喜禾黍高”,在“吁嗟乎苍生,稼墙不可救”时,要“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贯古玉今的文人墨客中又有几人欤?

于是人们便同情起杜甫灰色黯淡的人生。在此,我只想引用一句“志人幽士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

志比天高,才高八斗的杜甫生在现在也许好些罢。

简评:

“同样的故事你我共有,不同的精彩却是你我所求。”作者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品读着杜甫。她将辛辣犀利的直批与艺术的讽刺完美地结合起来。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使文章具有一种不容辩驳的精神力量。

  • 上一篇教案:

  • 下一篇教案: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