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备课资料 >> 八上备课卡片 >> 正文
国家大同
          ★★★
【字体:
国家大同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新语文收集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8-6

国家大同

 

    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及现代表现的自然系统观是关于人、社会、自然统一乃至和合的关系,这就必然要求人与人、国与国的统一与和合,国家大同的提出就是基于传统思想大一统的世界观、社会观,更是现代传承表达的大同文化、大同社会的要求。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国家大同的思想,墨子“兼爱”的头等大义是“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进而国一国“非攻”,体现了未来大同的国家观。中国是一个历史上形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各个民族间的关系是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这也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大同文化所要实现的社会形态,英国比较文明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表示过,世界将来的走向会形成一个以中国为首的世界政府,汤氏考察了世界历史上出现过的许多文明,发现中国文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拥有无与伦比的同化力量,连犹太人都被同化了,和非凡的再生力,从来没有被外来民族所彻底灭亡,可见中国文化必将为人类大同、国家大同作出贡献。当今一些国家内的民族分裂活动,目的以建国获得独立主义主权,造成了种种社会混乱等问题,其并不代表先进社会的运动,而是一种倒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国家形态的发展,并非朝国家主权独立的方向发展,而是朝国家之间的文化、科技、经济、政治等交流及相互合作方向的发展,即国家大同式的方向发展。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经过独立的和单一的民族国家正走向民族融和的趋势,建立民族融和、民族共和的国家,实现民族大同是大同社会的前提。国家大同也是国家具有发展的社会性而必然所致,大同国家是统一的社会中的,是社会化的国家即国家,国家大同的实现即国家社会化;其次大同国家象征着大同社会,它是地区性社会的象征,大同社会的国家无主权,国家大同是进入大同社会的前提。

    在世界还未实现大同之际,我们还是需要国家的,它应该表现大同文化的国家。以往一切国家同大同社会的国家的区别,前者是集权化的国家,后者是社会化的国家,大同社会称谓的国家是社会的国家,它有别于国家社会的国家,国家社会的国家,社会是国家的,国家是社会的主要形式或特征,大同社会的国家是社会化的,社会化的社会体制是公营制,并非公有制,而公有制的国家,其社会必然被改造成国家化。国家的诞生伴随着所有制的产生,国家的演变发展是社会性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要摆脱所有制的狭隘性、片面性,摆脱国家对社会的凌驾,从专制国家走向大同国家,即国家走向社会性的发展。国家凌驾于社会之上时,无论何种国家形式,国家都体现了所有制的集中,人类的许多人为苦难也源于此,大同社会就要贬抑所谓的所有制并赋予新义,重整国家新义,调整合理的社会关系,使自然、人类、社会达到一贯的和谐。 国家是地区性社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它在以往的社会突出在社会组织的权威性上,在大同社会体现在社会化的地区性上,它不再是独立的裁判机构,而被划入社会化的系统中,换句话说它不再凌驾于社会之上,因此它也将是公正的、民主的、合理合法的。

    人类进入大同社会的前提是国家大同,建立一个地区民族或多民族的“大同国”,它是以大同文化为指导建立的地区国家,大同国家是地区性大同社会的代名称,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前奏,大同社会,去国界合天下社会,大同社会有国家而无国界,国家作为地区性社会的代表,有无变迁也无关重要的,到大同社会,国家仅是地区社会的代表名称,实是社区罢了,我们经常讨论某个国家怎样、如何,也实指那儿的社会状况,国家是地区性社会的组织象征和代表。社会化国家其政府机构仅是社会系统结构中的一个枢纽环节,国家政府成了地区性社会化的管理组织机构,它的管理功能具有社会性、法律性、权威性,国家的组织表达是政府,它包括行政机构、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国家作为社会化的,从组织上看表明了其不再凌驾于社会之上,而是社会的必要组织部分,国家称谓是代表地区性社会的称谓,在大同社会某某国家的,这并非是人种或民族的专称,仅特指某一地区社会中生活的人,而人种或民族则自有其历史的称呼了。大同社会的国家是地区社会的代表,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地区也是地理位置的区分,国与国的区分也仅仅是大同社会地区之间的划分。大同社会的国家体现了地区社会的特征,大同存异求同的,无异也就没有什么同可言了,由统一而又相互差异的地区社会组成的共同社会就是大同社会。国家早期,主要形成于民族性、区域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资讯文化的交融,人类种族、群体的相互沟通,国家必然走向大同而表现为区域性的象征意义。

    所有制的社会观在政治上的表现即主权,只要这种社会文化形态的存在,国家的斗争、战争就不可避免,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改变我们的社会文化形态观,提高社会认识的境界,国家社会的国家性质是主权及所有制,随着社会诸方面不断融和、统一,国家主权将逐步消亡。主权是国家的标志,体现着政府的性质,国家主权又是政府作为国家性质区别社会性质的标志,主权包括政权等。国家主权的有无它关系到国家政府的性质,主权国家是政府对社会的统治,无主权的国家其政府是社会的一个中枢机构,其职能是对社会的组织管理,前者国家代替社会甚至凌驾社会,后者国家代表社会,只是大同社会里的地区社会的名义代表或称呼。主权是关于国家社会的国家与大同社会的国家两者分野的标志,到了大同社会经济、建设、规划、发展以及任何的组织都在社会统辖之下,受社会制约,与今日社会相比最大的特征是国家主权和统治机构的消失。作为国家的是社会的组织管理机构,国家成为地区社会的代表,国家的名称是地区社会的代表名称,国家机构与一般的社会组织机构不同,它不仅是社会组织机构,而且是社会组织的管理机构,它具有对其他组织的管理权威,这个权威性不来自于个人或某集团,是社会赋予的,具有法律性,因而具有公正性。国家的消亡是实现大同社会的前提,但真正消亡的是隔立国与国、地区之间的权益,代替的是统一的、相互联系依存的、利益互补共享协作的关系,这是旧国家消亡的目的,也是大同社会所赋予新国家的新的意义。国家大同消弱了国家主权,使一个国家只是大同社会中地区性社会的象征与代表,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不再表现主权上的协约关系,而以联合国作为国际社会在统一的基础上具体落实到地区的协作共同发展关系。

    国际社会的组织管理机构代表是联合国,在加强和促进联合国的地位作用时,使国际社会在日臻完善的形成过程中,有必要逐步抑制国家的主权问题。联合国是国际社会的组织中枢,是世界发展的趋势所在,是联系世界各地区协调发展的纽带,因此新的世界秩序应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和尊重它的地位。联合国是国际社会的最高行政机构,国家主权的消弱及最终丧失,使国与国成为联合国在地区性社会上的具体关系如经济、文化等,国家大同,社会高于国家,主张消弱国家主权使国与国成为统一的国际社会中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协作关系、发展关系、生存关系、伙伴关系等。承认联合国作为国际社会的最高行政机构,使国家共和,国家共和包括国内共和、国与国共和,国内共和指国家实现共和政体,国家之间共和指国际社会以统一的联合国为代表,实行联合国共和政体,两者都是社会共和政体。共和政体即关于国家的性质与组织,国家是社会的,社会是大同社会,它的体制表现为公营制,共和制作为国家的体制应属于公营制的范畴,共和政体包涵现代先进政体意义如民主制、立宪制等,共和政体作为国家的表征,当然是社会化的即社会系统中的,因此从社会性上考虑,共和政体实是社会共和政体。

    实现世界大同并不要求对国与国在主权上的统一,而是最终取消国家的主权,实现文化、经济、人民、社会的大同。大同社会的国家与以往任何国家不同的,大同社会的国家是作为地区性的社会化组织管理机构,在名称上体现了地区社会的代表,它是社会化的管理机构,过去的任何国家是以集团集权的,甚至对社会统治的机构,大同社会的国家丧失主权以及为主权服务的统治工具如军队,只要军队存在它还是一个集权机构,而不是管理机构,因此一个国家在迈向大同社会的过程中,首先要偃兵罢战、相互谅解,当然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程序以及整个世界的共同努力。

    世界大同即大同社会,实现国家大同进而人类大同、人与自然的大同,什么时候人类忘记了大同,人类就会陷入斗争、战争、灾祸中,拒绝大同无以生存。拒绝人与自然的大同、拒绝人与人的大同、拒绝国与国的大同,那么必然会产生人与自然的斗争,人将面临生态生存的危机,人与人的斗争、国与国的战争,人类由此坠入困苦深渊。

    当前的理论发展、创造、深入,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能囿于资本主义的所谓逻辑,所谓的资本主义从其产生至今,也仅仅几百年历史而已,在这之前人类文明已经上万年了,因此我们不能单纯地把资本主义视作人类文明的典范及社会文明发展的理想目标。资本主义在中国现实中绝不能重演,不仅仅它有缺陷,而且我们只是停留在马克思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观上,这需要再认识,否则在中国重演只会造成人心涣散,这不单危险,更可怕的会造成人心对立,那就贻祸无穷了。我们讲资本主义时一般指单纯的资本主义(理论中的),而现代资本主义在许多领域都有进展,它肯定人的基本社会权利,推行社会福利,吸取了许多社会主义的精髓,如果把现在的社会分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者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正共同融合、发展,社会共识、新的社会形态正在逐步形成。

    社会思想或社会意识,即我们社会的人对社会存在的看法,它不是社会存在的派生,而是社会关系的反映,在社会关系中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应该一致的,因为社会存在与社会关系相互一致的,观念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正确与否。过去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个观念错误把国家与社会等同,把国家观念与社会观念等同,从而使国家置于社会之上,国家是社会的表达,是代表,社会不属于国家,而国家是社会的,因此国家大同的前提是政治民主,民主的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的解放,它赋予人的基本社会权利,它尊重人、繁荣了社会、体现了人类共同的目的,民主,社会的一种人文价值观。国家民主是人群和合、民族沟通融和、实现世界大同的前提;政治民主是国家化转为社会化,实现大同社会的一个重要内涵,大同社会的国家是没有主权的,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民族的共和,国家的主权在不断弱化并且也确实造成世界一体化发展的阻碍,从思想上看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扩大,国与国之间的社会化发展,主权成了社会发展的障碍,为此展望未来,国家的存在作为地区性社会化的组织机构,则国家统治、国家主权将在社会化一体下和世界的一体下其消亡无论在理论上和社会发展中都是必然的趋势。

    国家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国家的建立是为了一个群体或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而国家大同发展了各民族的生存空间,更有利于国家发展的目的,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和。目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模式化的社会经济极限发展有关,在一国有限的地域内,不顾地理环境,以同一工业化模式发展,缺乏因地制宜,造成世界性的生态、资源问题,这与封闭的国家社会形态有关。今后的发展只能以国家的地域协作,实行社会统一协作的综合发展才能摆脱国家模式的封闭、单一、孤立、盲目、冲突而又畸形的发展。国家的大同开放了国家,促进了国家发展的广延性、开拓性、选择性、互补性、协作意义,发展了每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文化的交融,人类的相互理解,世界各国必将走在一条共同发展的轨道上,它不是靠军队、战争,而是靠各民族的文化融和、科技的文明发展、社会各方面的进步使各民族发挥各自的长处,并携手共进。

    有一天社会实现了大同,世界大同的到来,国家的名称也没有必要消亡,消亡的是它的主权、统治机构,而世界一体,作为地区性的社会化的组织管理机构,还是要发展下去的,即国家的作用还是要发挥的,当然随着世界一体化,国与国的具体融合、演变,是符合大同社会发展需要的,也就没有必要什么都展望了。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