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亚半岛战役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澳盟军于1942年7月~1943年1月在新几内亚的巴布亚半岛与日军进行的作战。中途岛海战后,日军仍企图攻占新几内亚战略要地莫尔兹比港,以切断美澳交通线。1942年7月11日,日军大本营命令陆军第17集团军(司令为百武晴吉中将)攻占莫尔兹比港及新几内亚东部要地,海军在米尔恩湾等地登陆,策应陆军作战。7月21日,日陆军南海支队先遣队约2000人在巴布亚半岛北部布纳附近登陆,29日攻占科科达及附近机场。8月中旬,支队主力登陆,日军在岛上的兵力增加到1.3万人。25日,日海军在米尔恩湾登陆,遭美军反击,9月5日撤回拉包尔。南海支队则越过海拔2000米的欧文·斯坦利岭,9月16日进抵莫尔兹比港东北50公里处。日军为首先夺取瓜达尔卡纳尔岛,推迟攻占莫尔兹比港的时间。26日,南海支队奉命退却。澳军乘机反击。10月下旬,日军退过欧文·斯坦利岭,在戈纳、布纳之间16公里海岸上建立滩头阵地。西南太平洋盟军总司令D.麦克阿瑟调集澳军和美军兵力约3万余人,增援巴布亚半岛。日军大本营为加强所罗门群岛和新几内亚东部防御,于11月9日组建第18集团军(司令为安达二十三中将)驻守新几内亚;组建第8方面军(司令为今村均中将)统一指挥第17、第18集团军。11月16日,盟军地面部队在T.布莱米上将指挥下发起反攻,经激战于12月9日攻克戈纳,14日攻克布纳。日军孤立无援,补给断绝,于次年1月13日奉命向莱城和萨拉马瓦撤退,残部于22日停止抵抗。此役,日军损失约1.2万人,盟军伤亡8300多人。盟军在巴布亚半岛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军占领莫尔兹比港的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