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九年级下 >> 九下六单元 >> 教案正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8
        ★★★
【字体: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设计8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17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设喻说理的写法。

2、领会齐威王勇于纳谏的意义。

3、理解文中一些特殊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意动用法。

4、正确翻译特殊文言句子。

 

《教学重点》

  课文设喻说理的写法。

 

《教学步骤》

 

一、       介绍作者及背景、“讽”体知识。(见投影)

 

二、朗读全文,理解课文内容。

紧扣题目。首先设问邹忌是在什么情况下“讽”齐王的。

明确:是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的联想。然后围绕这件家庭琐事展开提问:    1、这件家庭小事是什么?   

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2.由于感情的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什么不同?

 揣摩各自语气的感情色彩。

明确:他问妻子:“我孰与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亲昵。他问妾:“吾孰与

 徐公美?”感情色彩是严肃。他问客:“吾与徐公孰美?”感情色彩是平淡。 

  

 3.又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

 上有明显差异。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热情。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拘谨、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阿谀奉承。   

 

 4.面对妻、妾与客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明确:邹忌并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从“忌不自信”“复问其妾”“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知。    

 

 5.反复思考、分析后,可知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入朝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先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推理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的“邹忌将己之差,徐公之美,细细评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   

 

 

 

6.讽谏的结果如何?   

   明确: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谏言,立即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从“初下,君臣进谏,门庭若市”到“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直到“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完全采纳了群臣吏民的意见,大家已无以可谏,无怪乎“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按此思路下来,学生不仅理解了全文,而且为背诵是供了明晰的线索,学生当堂背诵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三、       检查背诵 

四、       练习布置。 

五、       练笔作业。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