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八年级下 >> 八下五单元 >> 教案正文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14
        ★★★
【字体: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设计14
作者:meng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6

八年级语文讲学稿

21、《送东阳马生序》第一课时---meng

教学目标:

1熟练地朗读课文。

2积累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3学会理解虚词的三种方法

一、课前准备:

1、  本文选自         ,作者是                 初文学家。字          ,号       。序是              ,可分为                    。“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介绍作家生平或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予必要的引导。而赠言与书序不同,它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而论,阐明某些观点。

2、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叱 咄      其欣悦                         

 

 皆被               既加    冰坚          

3、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现在浙江义乌)人。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提举,为太子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以继承儒家封建道统为己任,为文主张“宗经”“师古”,取法唐宋,著作甚丰。他的著作以传记小品和记叙性散文为代表,散文或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四方学者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二、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步:朗读

1、  教师和两名学生共同范读课文。

2、  小组成员开始轮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停顿。

3、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课文比赛,形式组内自定。

4、  师生共做点评,评出优胜组。

第二步:识辨

1、  请结合课下注释逐段细读思考识辨每段中有无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情况。

2、  小组讨论自学成果,集体交流并将成果整理在讲学稿上。

3、  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就是对文言文实词的积累。把书合上,看能否完成解释加点实词的意思。

书以观

借于藏书之家                         自笔录

天大寒,观                           送之

不敢销逾约                               益慕圣贤之道。

无硕师名人与游                       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问。                     疑质理

其欣悦                                 四支僵劲不能动

主人日                               同舍生皆绮绣

白玉之环

三、拓展延伸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方法有三:
   1)翻译法。就是把包含这个虚词的句子翻译一下,再根据翻译的情况理解虚词的意义或者用法;
   2)结构分析法。这是一种比较法,主要是区别或者理解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意义或用法是否相同。一般来说,一个虚词处在两个结构相同的句子里的相同位置,用法应该是相同的。
   3)分析该虚词与前一个或者后一个词的关系。这也是一种比较法。一般来说,关系相同其用法一般相同。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方法研究一下下列虚词的意义。

无致书                               足肤皲裂不知。

计日                                 乃和     

衾拥覆                                

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则緼袍敝衣处

中有足乐者                             门人弟子填

每假借于藏书

走送                                   每假借藏书之家

盖余勤且艰苦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

县官日有禀销                    

24、《送东阳马生序》第二课时----meng

学习目标: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积累文言实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对下列词语做解释

嗜:                   致:                    每:              假借:            弗之怠:               走:               逾约:            既:       加冠:                 硕师:                  趋:              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             德隆望尊:              填:              降:   

辞色:            援:               请:              或:        叱咄:                 至:                    俟:              卒: 箧

曳屣:                 穷冬:                  皲裂:            舍:    

支:              僵劲:             汤:              沃灌:       衾:                   和:                    寓:              逆旅:

再:                   食:               被:              绮绣:

缨:                   腰:               容臭:            烨然:

緼袍:                 敝:                     略无:           慕艳:       以:                   中:                    口体之奉:        廪稍:

县官:               媵人:

(二)自主合作探究:

一、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二、再读课文,互助学习,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 四人小组齐读第一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 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

(2) 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 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

(4) 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走:跑,引申为“赶快”。  趋:快步走,奔赴。    质:询问。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匆忙赶路的样子。          汤:热水               再:两次               食(sì):同“饲”,给饭吃。

被(pī):通“披”,穿着。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带上悬挂着。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全句译作: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全句译作:

③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全句译作:

2、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 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

(2) 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 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

(4) 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日:每天。    廪稍之供:国家供给的粮食。  裘:皮衣。 葛:夏布衣服。 

(wèi)):赠送,这里是接济的意思。         馁:饥饿。

诸:兼词,是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并兼有这两面三刀个词的意义。

 ①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全句译作:

 3、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

(2)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

(4)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称:称道,赞扬        谒:拜访      撰:写     

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见面礼。夷:平和、和悦。

     生以乡人子谒余。

全句译作:

②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全句译作:

(三)拓展延伸

 1)一词多义:

  和:久而乃和           

    言和而色夷           

  冠:勇冠三军           

    既加冠             

  请:战则请从           

    俯身倾耳以请      

  再:一而再,再而三     

    日再食            

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无冻馁之患         

2)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               今义:

走送之             走:古义:               今义:

尝趋百里           趋:古义:                今义:

或遇其叱咄         或:古义:               今义:

  卒获有所闻         卒:古义:                今义: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古义:               今义:

既加冠             冠:古义:               今义:

无从致书以观       致: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

                                    逆旅

日再                                     白玉之环

县官有廪稍之供                             鲜肥滋味之享

父母有裘葛之遗

4)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                              

同舍生皆被绮绣  

        

 

24、《送东阳马生序》第三课时----meng

教学目标
1
,学习运用对比表现中心的写法。
2
,引导学生从前人的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精神中受益。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第一段具体叙述早年不畏困苦、勤奋学习的经过。

  2.难点:对比手法说明“勤且艰”

教学方法
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40分)

检测上节所讲内容 (每空2分,共36分)

1、本文的作者是(       ),字(    )号(        ),(    )初文学家。本文是一篇(      

文,节选自《                  》。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

  弗(    )之怠

又患(     )无硕(    )师名人与游   援(       )疑质(     )理  俟(      )其欣悦

⑹卒(     )获有所闻     媵人持汤(    )沃灌,⑻以衾(      )拥被     ⑼寓逆旅(         愠袍敝(       )衣处其间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二、自主、合作、探究。

品读课文,鉴赏课文内容。

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

 

 

2.细读第1段,从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

3.默读第1段,回答:

a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b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

 

 

 

4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5.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

 

 

 

6.提问: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

 

 

7.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

 

 

 

五、学习迁移

学生交流讨论:

1、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2、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六、布置作业

读书随笔

 

   结合课文,谈谈自己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