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案设计 >> 八年级下 >> 八下三单元 >> 教案正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6
        ★★★
【字体: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设计6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2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积累语言;积累词汇。

2让学生了解罗布泊的过去、现在,想象其未来。

3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读、说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3.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1. 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描绘了罗布泊今昔怎样的情景?

  2. 文中告诉我们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作者对罗布泊的消逝痛惜不已?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新疆地形图、沙漠风光图(多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你听说过罗布泊吗?它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地面气温高达70℃,气候十分恶劣,不仅人迹罕至,天空中就连飞鸟也不见一只,真是“千里鸟飞绝,万里人踪灭”。可你知道吗?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水如明镜。那它又是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死湖呢?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请听报告文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二、整体感知。

1.范读(放录音磁带。便听便在课本上划出不熟悉的词语)

2.学生自由读,并边读边划出疑难问题。

1标题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有什么特殊意义?就是说,罗布泊本是非常美丽的湖泊,如今消逝了,成了荒漠。这是生态环境遭受人为破坏的悲剧。这篇报告文学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2课文是按什么思路组织材料的?

开头是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

    内容提要:

    ——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罗布泊为什么消亡?关键词是“改道”、“四盲”。

    ——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关键词是“青海湖”、“月牙泉”。

全文充满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的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性造成的悲剧而痛惜。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是课文的基本理念。课文又涉及西部大开发战略问题,用历史的教训,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

三、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简介报告文学: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经过文学加工而成。报告文学首先是它的真实性,然后才是它的文学性。所以本文中的材料全都是真是的。)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作者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真实可靠。但是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今日罗布泊,特别是对枯死的胡杨林的描绘,对罗布泊荒漠的描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得形象鲜明,情境凸现,饱含痛惜之情。

四、问题研究

     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并归纳一下变化的原因。

    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现在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变化的原因,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2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制造悲剧,自讨苦吃?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排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就会干涸,罗布泊就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荒漠化。

    当年“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扩大耕地,开采矿藏,也是开发,问题是当年的开发没有考虑水资源,简单的以为塔里木河有的是水,顾了上游不顾下游。

    从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中应该吸取的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3.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从根本上说,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从写法上探究,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心灵的力量。

    先看对比手法。作者对比罗布泊的今昔,让人知道罗布泊并非从来如此,原来昔日这里曾是美丽的仙湖和繁华的绿洲。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了文势的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看拟人手法。作者将胡杨林拟人化:“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自己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作者又将罗布泊拟人化:“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这里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

    再看排比手法。例如:“四盲”:“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连用四个“盲目”,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又如篇末三个“救救”,呼吁之声,振聋发聩。

再看直接抒情。例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这样的抒情让人共鸣,让读者也深深地痛心,深切地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觉悟到只有保护环境才能保护人类自己。

五、拓展练习:

撒哈拉的变迁

1“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体积“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2然而撒哈拉并不是西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3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待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缺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温润期和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为大沙漠。

4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0000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从热带的“稀疏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5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1段末尾的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答:(    )——(    )——(    )——(沙漠)

3.第4段开头划线的“当然”、“也”、“无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试加以解说。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

                                                                    

六、小结:(略)

七、推荐作业:

1.就你身边的环境状况展开调查,写一篇调查报告。

2.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把你要说的话写在“读书笔记”上。

板书计划:

牛马成群        “四盲”          无草  无树 无水

绿林环绕      ————————    飞鸟绝迹

水如明镜                          人迹罕至,

          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                          

仙湖   ——————————————   荒漠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