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如何指导学生制定《班级法典》
          ★★★
【字体:
如何指导学生制定《班级法典》
作者:未知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4
一、为什么要制定《班级法典》
  1 班级需要一整套科学的全面可行的运行机制。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从班级的动态看,班级以目标、活动、评价、反馈等形式体现其组织、管理、教育和控制(规范)功能。制定《班级法典》,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班级法典》就是规定一整套科学系统的、全面可行的班级运行规章。
  2 依法治班的必要性。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写入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五条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其中包括法治素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样,依法治班以培养能适应和创造美好未来的具有高素质的新一代建设者和劳动者,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制定《班级法典》正可以培养学生的法治素质。
  3 民主管理不仅仅是口号,而且是使学生成为班级主人的行动。班级管理只靠班主任辛辛苦苦的“保姆式”管理、专横高压的“专政式”管理和不负责任的“放羊式”管理是注定要失败的。搞好班级管理,必须依靠全班成员发挥高度的积极性,人人具有主人翁态度。制定《班级法典》以体现民主管理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
  二、如何指导学生制定《班级法典》
  1 以什么为蓝本。笔者以为《班级法典》最佳蓝本是《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班级法典》是班级组织、工作、生活等规章的总汇,具有影响和决定班集体建设的特殊地位和特别功能,可以说《班级法典》是班级的根本法。因此,制定《班级法典》应以《宪法》为蓝本。
  2 包括哪些内容。从法律规定内容看,有:(1)实体法,一般是指规定主要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的法律。(2)组织法,一般是指规定各类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方式、程序的法律。(3)程序法,一般是指保证权利和义务得以实施的程序的法律。我们的《班级法典》应具备根本法、实体法、组织法、程序法等内容,这样才能体现其“一整套”的特点。
  3 如何布局。为了有序地安排《班级法典》的诸多内容,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布局问题。笔者现任班级的《班级法典》提纲如下:
  序言(写明班级成员、班级理念以及制定本法典的目的。)
  第一章 总纲(规定班级培养目标、最高权力机构、班级工作原则等班级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定。)
  第二章 权利和义务(规定班级成员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包括班委会、学生会、团支部以及其他班级事务岗位等。)
  第四章 班级工作常规(包括每日常规、每周常规、每月常规和学期常规。)
  第五章 班级活动程序(包括班级活动的组织原则、要求、一般组织程序及若干个常规活动规程。)
  第六章 检查评估(规定督察小组职权、班级活动评估、品德评估、班委会工作评估、班委成员评估、评优规程等。)
  第七章 班级标志(规定班风、学风、班歌、班旗等。)
  第八章 附则(界定、说明《班级法典》中的概念内涵。)
  4 谁来执笔。是教师将自己一手制定好的《班级法典》交给学生去执行,还是将制定《班级法典》的过程当作从思想上教育学生、从能力上培养学生的机会?我认为应让学生来执笔。其好处有:(1)使学生明确制定法典的必要性、重要性;(2)让学生懂得制定法典的最终目的是营造良好班级环境、培养健康个性、全面提高素质,制定法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3)让学生懂得法典是我们行动的准则,以提高执行的自觉性;(4)让学生懂得制定、修改和完善法典的过程是教育自己、锻炼自己的过程。
  5 如何指导学生制定。
  第一步,班主任做好动员工作。在为什么要制定法典、法典应具备怎样的功能等方面要讲清讲透,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师生共同研究法典的内容和布局。指导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既把握其结构布局,又感受其法律语言的特点(概括、严谨、规范)。在此基础上,就《班级法典》的内容和布局展开充分的讨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使每一位学生明确《班级法典》的内容和结构布局。
  第三步,分组拟制各章条款。根据法典的要求,各起草小组要充分领会实质,准确表达,有建议或新的设想应及时与班主任或起草领导小组联系。条文往往要反复修改,以求最佳。
  第四步,由班级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先讨论确定某一条文通过的标准,是1/2还是1/3举手通过,然后由起草小组分条宣读并作简要说明,在讨论修改的基础上进行表决。
  第五步,由起草领导小组完成法典各章的的合成工作,班主任要对合成稿全面审阅,包括班级体制的确立、章节条文的协调、语言文字的修改润色等。特别是班级体制框架,班主任务必把好关,保证其科学性、前瞻性、灵活性,以免法典朝令夕改或半途而废。
  第六步,交付审议表决。将法典初稿印发给学生,广泛征求意见,分章修订再合成,这一程序一般不少于2至3次。最后将法典交付学生审议并表决,一般需有班级成员4/5通过方可生效。教师应充分发扬民主,切忌强权,否则有违制定法典的初衷。
  6 如何处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问题。《班级法典》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矛盾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法典不能概括班级生活的全部,二是法典不可能预见实施中变化着的所有情况。我们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予以解决的:(1)在《班级法典》的条文里规定处理办法,如为解决班级事务岗位的增设问题,规定“根据班级事务情况,经班级全体会议1/2成员通过,可增设其他服务岗位,人员紧缺时,可指定兼任”;(2)通过“附录”、“附表”等形式解决,如班级常规活动规程,我们采用《卫生工作规程》、《主题班会工作规程》、《品德考评工作规程》、《评优工作规程》、《“人人有事做”系列工作规程》等五个附录;(3)面对新情况新要求,修订或新增条文,如我们在通过《班级法典》半年以后,全班同学想成立一个“爱心基金会”,于是就新增《爱心基金会章程》作为《班级法典》的附件。
  7 通过就完事了吗。《班级法典》通过后,我们要做的事情有:(1)严格执行,并用奖惩措施保证其实施;(2)修订,不适合的按程序予以整条废止或局部修正;(3)扩充或新增,某些条文过于原则的可作扩充,对新情况没有相应规定的可新增条文;(4)定期学习检查,发挥其规范、教育、管理的作用。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