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育专题 >> 文摘正文
还单亲家庭学生一片心灵的蓝天
        ★★★
【字体:
还单亲家庭学生一片心灵的蓝天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28
近几年,商品经济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人们的口袋涨起来的同时,离婚率已逐年上升,另一方面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外出务工家庭学生比重增大,校园中单亲家庭子女数量也逐年上升,大有形成“单亲一族”的趋势。资料显示,我国的离婚的单亲家庭目前已达到1500万个;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家长常年外出务工的占学生总数的70%。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与帮助,成为社会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单亲家庭学生教育出现真空
单亲家庭教育管理责任失控,在城区学校特别突出。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或相互推诿,认为孩子跟谁生活,就应由谁教育管理;或灌输给孩子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或离异后再婚,双方都埋怨对方不该带孩子来,因而撒手不管;或将孩子交由隔代抚养,放弃直接监护人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
另一方面,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务工造成家庭教育管理责任真空,这在农村学校特别突出。农民外出务工,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城乡交融的结果,随着城区和农村贫富差距的拉大,这种农民外出务工现象将会越来越突出,也将会有更多的孩子失去直接监护人,失去母爱父爱。问题是家庭教育的真空由谁来填?
事实上,在农村,隔代抚养教育管理孩子的现象已相当普遍,其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多病,就是文化很低甚至是文盲,根本无法负起家庭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他们大多数都是将孩子的成长教育完全托付给学校,部分监护人连孩子在校读几年级几班、班主任姓甚名谁都不知道,还谈何家庭教育!
二、单亲家庭学生的表现
父母离异是威胁青年学生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危机之一,这种家庭解体所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单亲家庭和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这样一些问题:
1、是任性、倔强、自私、冷漠,不太与人交往,多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他人,合作意识差,合作能力低;忧郁多疑,讲狠斗恶,缺乏热情和爱心,缺乏同情心,逆反心理重。
2、是性格孤僻,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学习成绩差,一时无法弥补他们在群体中的落后位置,家长埋怨,老师指责,同学歧视,导致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一种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对学习丧失信心。
3、是不讲文明、礼貌、卫生,进取心、上进心较差,集体荣誉感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
4、是由于家庭没有称职监护人或根本无监护人,学校、家庭无法沟通,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常常陷于痛苦忧伤难以自拔的心境之中,情绪波动,性格浮躁,导致悲观消极的压抑心理。厌学情绪日趋严重,直接造成学生成绩不断下降,产生流失和辍学现象。
5、志向水平低。普遍的差生都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总感觉一天不知道该做什么,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结果什么都做不好。
以上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学校,家长的重视。单亲孩子也是祖国的未来。如果说父母离异,孩子能够跟随关心他、爱护他、懂得教育他的一方,还算是一种幸运。如果孩子被视作一种负担、一种累赘,被当作皮球踢来踢去,最终将会酿成恶劣的后果。由于受到家庭的变故和外界原因的影响,单亲孩子的心灵较正常家庭孩子脆弱得多,许多单亲家庭中的孩子最缺少的就是爱。
三、教育对策: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我认为。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更要要热爱单亲家庭的学生,要有一颗慈母之心;作为教师,应该善等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决不能厚此薄彼;作为教师,应该树立起单亲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活跃在校园里;作为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引导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1、用爱点亮心中的灯——呼唤自信心
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学生,他们有的随母亲过,有的跟父亲一道生活,他们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得不到像别的孩子一样的家族温暖,享受不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同时也得不到正常的教育。因此,他们的心灵深处受到了重创,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 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但他们更渴望有人为他们“拨开迷雾,看见青天”,使他们重新证明自身的价值。作为教师,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2、用爱点亮心中的灯——矫正不良行为
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的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异常表现 。
教师要注重情感教育,对他们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软硬兼施、耐心教育、使之转变。
对他们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应及时予以了解和正确引导;对他们的不良行为应予以严格要求和监管;对他们的闪光点应予以解决和帮助。让他们深深的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从而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让他们觉得不好意思违反班规,不好意思损坏班集体荣誉。然后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让他们明白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并且应对他们有耐心和信心,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多一些爱心和尊重,当然也要严格地要求他们;但不能动不动就责备他们,扫他们的“面子”,伤他们的自尊。这样做只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应作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采用软硬兼施的办法,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从心灵深处去感化他们,彻底“改造他们。”
三、用爱点亮心中的灯——争取家长配合
离异对孩子来说确实是一场灾难,而将灾难减到最低限度,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应负的刻不容缓的责任。生活在单亲环境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卑感,他们往往心情压抑,不愿与人交往。在学校,为这些学生创造交往机会,使他们消除心中的顾虑,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开展“我需要一个完善的家”的主题班会活动,请离异家长一起参加,让这些家长亲耳听听自己的孩子吐露心灵的渴望和痛苦,使之受到强烈的心理震撼和亲情教育,懂得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自己的孩子。这无疑是一个好办法。
除此之外,还可向离婚家庭父母宣传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使家长继续承担起监护、抚养、教育子女的社会责任。弥补了因双方离婚而给孩子带来的心灵伤害。
四、用爱点亮心中的灯——利用集体的力量
动员全班学生,解单亲学生之急,扶学习之困,督他们之行,团同学之心。动员全班同学参与,开展“学习扶困”活动。由班主任牵头,班干部领队,负责监管单亲学生的行为和组织纪律,解决其学习生活上的困难的问题。
五、用爱点亮心中的灯——课外活动的熏陶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演讲会、书画比赛、专业知识竞答、技能竞赛、科技创新活动、小发明小制作比赛,举行篮球友谊比赛、拔河比赛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其特长。既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和爱好,让他们也去享受成功的快乐,给他们建立信心的机会;又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转移他们的视线,减少他们违纪的机会;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总之,对单亲学生的教育和转变是艰辛的,但只要我们有耐心和信心,有热情和爱心,动之以情、严于其行、多方努力,我坚信播下的爱心,必将发芽!
这些受过心灵伤害的孩子或爱的空白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片心灵的蓝天!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