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阅读教学 >> 文摘正文
张力——阅读中的审美之源
        ★★★
【字体:
张力——阅读中的审美之源
作者:朱以鸿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3

张力——阅读中的审美之源

 

张力本来是物理学上的概念,后被引人哲学范畴,主要指两个事物之间的距离和落差。作者在创作时,他的思想情感与语言表现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有意或无意形成的,所以作品中有大量的言外之意的现象。也正因为这种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我们读者与作品之间形成了张力。而这种张力恰恰便是阅读的审美之源,这很有些像我们平时说的“距离产生美”。“如果一部文本用一览无余的方式组织其因素,我们作为读者就只好厌倦或者拒绝这本书,或者怨恨想将我们完全置于被动的企图。”(《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想想也是,对一部一览无余的作品,谁有兴趣读下去呢?就像看一部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的电视剧一样令人乏味。

自然这种张力又应该是适度的,当它超过一定的限度时,读者与文本之间就会因张力过大而失去共通性,交流也会自动终止。有时我们读一些晦涩艰深的诗歌,如同听作者的梦呓般不知所云,这样当然难以给人以美感了。

而阅读的过程就是发现并消除张力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因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还不够丰富,他们的审美能力还是浅层次的,这往往会使他们与文本之间的张力过大而难以真正走进文本。作为教师便要引导、帮助他们发现并尽量消除这种张力。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那么,怎样更好地让学生发现并消除这种张力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如果学生一开始就对文章不感兴趣甚至排斥,那是绝对不会与文章引起共鸣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多做些铺路搭桥的工作。所以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初通过激情导入或直观手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是有道理的。如在教《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先通过播放腰鼓表演的视频,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听震撼,然后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学生的兴奋点一定会被激发出来,进而感受到那种生命的律动与活力。这样的情境设置,往往能使学生顺利地快捷地走进文本,事半而功倍。

其次,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什么我们在读一些感人的作品时会流下眼泪?那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投入到作品中去了,在作品中读出了自己。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以缩短与文本的距离。如在读《社戏》时,我们可以想到自己童年的伙伴,尤其是乡下的生活经历,那么平桥村那如诗如画的江南初夏的夜色和热情活泼的双喜们的可爱形象定会呈现在我们面前,鲜活而清晰。

尤其在古文的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积累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文言文离我们的生活年代确实太久远了,更容易让学生产生隔膜感。一旦引进生活的活水,学生的思绪也会源源不断。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教《陈太丘与友期》一课,我们可能都会让学生讨论对陈元方“入门不顾”的看法。学生也基本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赞成他的做法,认为对这样一个“无信”“无礼”之人不必客气。另一种是不赞成他的做法,认为友人已经感到惭愧了,而且有友好的行动,“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况元方这么做不也是“无礼”吗?上课时,我做了一个粗略的统计,持两种意见的人数大致相当。然后我让大家想象,要是你就是七岁的陈元方,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激烈地争论起来:“我会把他拒之门外,让他反省去。”“我会指出他的不对,然后把他请进来。”“我会让他去追赶我的父亲。”……有意思的是再次表决时,只有少数学生反对元方的做法。当然老师可以指出对人应学会宽容,但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我们怎么能苛求他“宰相肚里能撑船”呢?

学生在讨论之中进一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明白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第三,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去填补空白消除张力。诗歌是跳跃而富有弹性的艺术,这给学生的理解带来极大的障碍。所以我们在教学诗歌时常常让学生通过想象把诗中的意境用绘画或改写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应该是消除张力的有效的方法。如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就是对《枫桥夜泊》的创造性的改写,我们也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这种写法对一些古诗进行改写。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理想象,进行二度创作,会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

另外,通过激疑启思以消除阅读张力。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思考,提出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互相讨论、启发、补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这种讨论并不一定非要有个统一的结果,老师也只是“发言中的首席”,但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得到了很多。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