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好一个“话题”了得——言犹未尽话作文
        ★★★
【字体:
好一个“话题”了得——言犹未尽话作文
作者:张顺成    文摘来源:白河县第三中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2
 

  1998年以来,高考作文命题只为考生展开联想、想象提供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如,1998年关于考生“自己心理承受力”的话题,1999年关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2004年的关于“幸福快乐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话题等。这一类“话题作文”往往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供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余地很大,写法更是可以灵活多样。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学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大解放,是对僵化的“叙—议—联—结”的写作模式的大反拨。
  从网上发布的考生优秀作文来看,“话题作文”确实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引发出了多样化的表达。学生的作文体裁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从内容来看,能读出考生各逞风采的个性……从文体来看,有一般意义上的记叙文、议论文,也有文学意义上的小说、散文、杂文、故事、童话等等,甚至还有写得很好的戏剧小品和诗歌,还有书信、日记、招标书、诊断书等应用文。从表达方式来看,有鞭辟入里的议论,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有惟妙惟肖的描写,有意味深长的叙述,有含蓄深沉的抒情。篇篇佳构妙作,引得读者拍案叫绝,击节赞赏。   然而,优秀的毕竟占少数,还有许多学生对这种“话题作文”很不适应,用的仍然是过去的“材料作文”的写法。有的硬从材料中抽象出一个哲理加以论证,这种写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显得有点隔靴搔痒,空洞浮泛。有的对话题的本身进行评论或解释,显得思路局促,没话找话。有的将话题乱加比附,显得不伦不类。甚至有人只是对引出话题的“材料”作了简单的扩写。这些不良现象在我们平时作文教学中屡见不鲜。今后的高考作文,将采用基础等级加发展等级的评分方法,诸如此类的作文不但得不到发展分,在基础等级中也不可能得到高分。因此,优化学生作文中的思维结构已是迫在眉睫。
  一般来说,一个高三学生就自己的知识储备来演绎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应该是不成问题,可是,大部分学生为什么面对“话题”苦思冥想抓耳挠腮而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呢?
  我们在作文专题训练中搞了一些自认为有针对性的训练,如“如何拟题十五法”、“作文开头十四式”、“作文出彩八招”等,结果是“效果”不好“笑话”不少。都是一些治标不治本、“投机取巧”的作法而已! 

  原来学生作文“难”在思维上:一是“话题”的联想,一是“素材”的挖深与拓展。
  联想的思维方法在作文中的运用,其意义深远而重大,尤其是“相关联想”在话题作文中运用更为重要,其一能避免跑题偏题,其二能打开脑中的“素材库”。如面对“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话题(04江苏高考作文题),就要对“水”和“山”或“灵动”和“沉稳”进行相关联想。如“水”→“秋水”→壮子→“濮水垂钓”→“姜子牙渭水垂钓”→灵动的圣洁的人生境界……如“山”→高山流水→俞伯牙与钟子期→知音→沉稳永恒的友谊……
  用相关联想思维打开了记忆的仓库之门,取得了可供选择的若干“素材”,这只是关键的第一步,“挖深与拓展”才是有现实意义的第二步。“挖深”就是联系现实,类比现实,是相关联想的思维过程的继续,如从上例中“灵动的圣洁的人生境界”去类比现实的“人际关系”,要突现“灵动圣洁”的特点。“拓展”就是在行文过程中要对相关“素材”(常常是只言片语)进行扩展,如对“濮水垂钓”就需要用“叙述”(记叙、描写)方法进行“扩写”,实践证明这是必需的,它是为类比现实、抓住切入点、深化主题作铺垫打基础的。(参读高中语文第五册《壮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壮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文中这部分就是对“壮子钓于濮水”这一“素材”的现实的“扩展”)。
  往者以逝,来者可追。素质教育必然会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创造的空间。而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原则是稳中有变,这种受到师生普遍欢迎的开放性的“话题作文”,很有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因此,未来的考生必须掌握这种“话题作文”的写法。“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并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的“材料”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并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一个写作的规范,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留给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都很大。“话题作文”为学生为教师都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让我们一起尽情地在蓝天绿海中飞跃吧!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