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画龙点睛 精心拟题
一、添加成分法 ——在话题或话题中心词的前后加上修饰、限制等成分,构成作文的题目。
(一)、在话题中心词前面添加法。
1、加上表修饰的成分——形容话题特征性的词语。 例:《美丽的谎言》 、《迟到的掌声》、《可贵的诚信》、《永恒的快乐》
2、加上表限制的成分——从时间、数量、范畴各方面对话题中心词加以限制 。例:《我的七彩梦》、《最后一滴水》、《昨日的足迹》
3、加上表明态度、观点的成分——此时文章的标题往往是论点的概括。例:《呼唤诚信》、《拒绝眼泪》、《慎用宽容》 (构成动宾短语,前面的“呼唤”表明作者的态度)
(二)、在话题中心词后面添加法。
1、加上对话题的相关阐述,形成标题。 例:《阳光,是一种语言》、《快乐,不需要理由》、《眼泪的自述》、《宽容的力量》
2、加上对话题作用的描述或比喻诠释。例:《理解 沟通的桥梁》、《知识 进取的动力》
二、巧用修辞 ———修辞能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生动鲜明地把意思表达出来。
1、比喻、双关 例(1)《我渴望老师的“阳光”》(适用于关爱、帮助、理解类话题) (2)《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适用于“家”、“集体”话题)(3)《承诺,连缀成美丽的水晶珠链》(适用于承诺、信用等话题)(4)《忘忧草》(适用于快乐等话题)(5)《我最需要一剂良药》(文中“良药”既能治腿疾有能治心病,一语双关,内蕴丰富 )
2、借代 例 (1) 《黑白债》(紧扣母亲乌黑发丝中的白发展开叙写,揭示岁月无情、母爱无价这一真谛,借色彩代本体,又亮出线索,寄托深情。)(2)《人生需要掌声》(标题借“掌声”代“鼓励”,很有创意)
3、 反复、顶真 例(1)《读书乐 乐读书》、《活读书 书读活》(这两例运用顶真兼回环辞格,风趣地展示读书之趣、读书之乐和读书之法)《好读书 读好书 读书好》(读书的兴趣、方法和作用在递进中表达得简练生动)注:此三个题目适用于“读书”类话题。
4、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例(1)《小树又快活了》、《读水千遍真有趣》(前者运用拟人辞格让小树具有人的感情,后者把“水”拟作能“读”之物,用的是拟物辞格) (2) 《标点家会》(适用于“贡献、作用、团结”等话题)(3)《门锁的承诺》(适用于“门、诚信、秘密”等话题)
5、对偶 例(1)《朋友最真,友情最贵》(适用于“朋友、真诚、真情”类话题)《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适用于“读书、成才”类话题)(2)《直面挫折 化解痛苦》 (适用于“挫折”类话题)(3)《选择倾听 放飞生命》(适用于“倾诉、交流”类话题)
6、对比 例(1)《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躺着”与“站着”形成姿势上的对比,使得标题包含哲理,令人回味)。(2)《楼上 楼下》《走出去 走进来》(适用于“交往、交流”类话题)
7、设问、 反问 例(1)《 错?对!》(先问后答,以简驭繁,又穿插标点,构思巧妙)(2)《你懂承诺吗,布什》(适用于“和平、守信”等话题,从伊拉克战争发出作者的议论)(3)《1+1=?》(适用于“团结、合作”等话题)
8、反语 例(1)《我发现了家中的“贼”》(家中几次“失窃”,“作案者”原来是瞒着别人给灾区寄钱的一家人的三个成员,题中用“贼”,贬词褒用,凸现一家人的高尚品德,幽默风趣。) (2)《“铁公鸡”二三事》(写出某同学平时总是很小器,可谓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但在帮助他人时,他却是最大方的一个,以此来突现他的高贵品质 )
9、通感 例(1)《绿色可听》(作者沟通视觉和听觉,“听”出了窗外绿色世界的欣欣向荣,视觉独特,别出心裁)。 (2)《听,兰花盛开的声音》(以兰花象征主人公的高贵品质,并将主人公的活动与兰花结合在一起,将最能突现他的高贵品质的情节安排在兰花 盛开之时,借用通感“听”到了兰花盛开的声音,实际上是了解了他的高贵品质。)
三、善于引用 、化用
1、引用、化用诗词 例(1)《蓦然回首》[ 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此题适用于写回忆内容的话题 ](2)《道是无情却有情》[ 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适用于写父母、教师等人的严中有爱的话题 ](3)《只缘身在此山中》[ 适用于写考试或学习的苦与乐类话题 ](4)《怎一个“苦”字了得》
2、引用、化用歌词歌名 如:(1)《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适用于“失败、考验”等话题 ](2)《因为爱你》,见到这个题目,读者一定会惊讶不已,想不到考场里还有这样大胆的学生!可当你阅读时,发现作者记叙的原来是一段与网络有关的故事,结尾时他又巧妙地引用歌曲里“因为爱你,更珍惜我自己”的歌词,全文可谓浑然天成;(3)《女孩四重奏》讲述的是女生寝室里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4)《阳光总在风雨后》、《还我一杯纯净水》、《2005年的第一场联考》
3、引用、化用俗语警句 如(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距离产生美》(3)《因为有你更精彩》、《承诺是金》、《新官上任两把火》
4、引用 、化用经典名作标题 如(1)《老人与狗》(2)《小狗漂流记》、《落叶流浪记》《将考试进行到底》
四、借用符号
1、标点符号属无声的语言,用之拟写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往往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浙江一考生所拟文题为《人生,丰富多彩!》,作者以感叹号为题,语势铿锵有力,形象地表明“人生没有固定的格式”,并点出只要“把握好手中的生活之舵,人生将丰富多彩”这一主旨。 例:《考!考?考……》、《减负?减负!》
2、将数学符号引进标题,借以昭示所要表达的主旨,具有直观、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 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近年来正悄悄兴起于全国各类报刊,话题作文的拟题亦不妨借用之。例:《10-1=……》,巧用数学符号组成等式,设置悬念,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对生活中的“10减1”现象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诠释,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1+1>2》
五、设置悬念,夺人心声。
为了让自己的文章更能引起阅卷教师的兴趣,可以在文章的标题中设置悬念,它能一下子就抓住教师的心,让他们欲罢不能,一气呵成地读完全文。
如《我和孔子有个约会》、《给李白的一封信》、《我不是人》、《夜半叫卖声》等。
六、另类文题,凸显个性。
如《对“自信”的一次采访记录》、《“诚信”使用说明书》、《贪官日记三则》、《死人的呼唤》
七、意象组合,增强气势
把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会引发读者思考这几个意象间的内在联系,思考它们共同创造的意境或蕴含其中的深刻道理。如:《骄阳·爸爸·书》、《诗人·明月·黄花》、《心境·远山·清秋》
注:以上列举的只是拟好标题方法的一部分。巧拟标题的方法还有好多,它需要 我们平时善于观察,认真思索,对拟题方法加以揣摩,并灵活机智地加以运用,注意总结和积累。只有这样,才能把考试作文的标题-------这一文章的“眼睛”描摹得“熠熠生辉,脉脉含情”,打动阅卷教师。另外,还应做到文与题相称,否则,将会弄巧成拙,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