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作为素材的成语、熟语以及名言警句
        
【字体:
作为素材的成语、熟语以及名言警句
作者:bedokbill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6

通常,我们认为成语、熟语以及名言警句只能用来帮助我们表达,其实,这些成语、熟语以及名言警句,大都是人们长期以来对人类社会诸多普遍现象的高度概括,是对典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生动再现,是独具慧眼的古圣先贤对人世的理性关照,是人们千百年来对人性对人生的智慧洞察。正因为此,我们认为,这些成语、熟语以及名言警句还有另外一个功用,那就是,作为写作的素材来充实我们的文章内容,作为我们表情达意的根据。

比如,说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就可以联想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因为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诸葛亮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为“士”有了“知己”,他才愿意以生命相报。这些,对于当前某些管理人员的缺乏“人性化”而造成员工频频跳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问题便是一个极好的反证。

现代社会鼓励冒险,我们谈到勇敢和冒险,我们会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也会说“初生牛犊不怕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联想到现代社会有一句很时髦我们又不能不认同的话“无知者无畏”,我们明白了“初生牛犊不怕虎”原来是因为他们无知。有了这样的认识,或许,我们在论述冒险的时候,可以更加深入,更加具体一些。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是把成语、熟语以及名言警句当作语言现象来学习,而没有注意挖掘它背后隐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就很难注意到或者联想到其他相关的资料,更谈不上在写作的时候把它们作为素材运用到我们的文章中了。比如说到吃苦,我们都知道“吃得苦中苦,能为人上人” ,我们也知道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们还知道“一箪食,一瓢饮” 。不过,如果我们可以查找到“一箪食,一瓢饮”实际上是出自孔子赞赏自己的高徒颜回时的一段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旦我们挖掘出了这样的信息,我们在论述吃苦的时候就更加有说服力了。

利用成语、熟语以及名言警句,使它们不仅作为我们语言表达的得力助手,更重要的是要让它们能够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来充实我们的文章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一个共识。我们必须善于对平时接触到这些成语、熟语以及名言警句加以分类整理,在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多多注意它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样,我们的写作素材也会日渐丰富起来。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