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考试研究 >> 文摘正文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二)
        ★★★
【字体:
初中文言文常见11个虚词的用法(二)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5-14

    

(一)介词
     1
.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表原因,后一个表目的。)(《出师表》)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2
.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
     3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等。如:屠惧,投以骨(《狼》)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
.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
     2
.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
.有时相当于连词。如: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六、
     1
.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
.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
.代词,相当于。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
.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不复出焉(《桃花源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七、虽
    
连词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
.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
.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八、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谓为信然。(《隆中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
.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
.用于句尾,常与”“连用,构成…… ”“……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九、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
     2
.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
.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
.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入吴寻二陆。(《周处》)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十、于
    
介词的主要用法有:
     1
.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
.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等。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3
.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如:受制于人
     4
.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
.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十一、为
     “
作为 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作为介词的用法。
     1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等。如: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
.表示被动,译作。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
.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韩愈短文两篇》)
     4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