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取向)
1. 懂得感动读者的关键在于真诚。
2. 培养自己一颗易于感动的心灵。
3. 拥有一颗平常心,善待每一刻。
4. 学会感谢,珍惜生活的没一瞬。
5. 理解“为文即为人”的古训。
(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一:作文是写给自己的语文老师.阅卷老师以及大奖赛评委老师看的,以换取一个好分数。自然得想办法讨老师的喜欢,让作文感动老师。于是许多同学就模仿着大人的模样和口味,编一些大人可能高兴的事,说一些大人们常说的套话,以为这样才讨老师喜欢,才是好作文,才能得到好的分数。
问题描述二:缩写或者改写报纸上的.电视里的故事,尤其是一些热点的新闻人物或者事件,还以为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有时代气息。
问题描述三:我的生活太简单了!我的生活太平常了!绝大多数的时候,生活之河总是平静向前,几乎没有什么惊涛骇浪,寻找不到其中的感人之处,那我们该怎么办?
(方法指导)
如何感动老师——
许多老师都说,最讨厌的就是那些虚假的事,大话空话。那么,同学们可能要问了,什么样的东西能感动人呢?
很简单,能打动你的东西,也同样能打动老师。因为老师跟我们生活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同样有情感,有苦恼。由此看来,作为要打动别人,首先必须要打动自己。说到底,作文还是先写自己看,首先能把你自己打动才行。
常常感动是一种态度——
有的同学说,我每天碰到的事情,都是很普通的事情,我周围见到的人,也都是最平凡的人,许多东西我连看都懒得看,怎么会感动呢?
当然惊天动地的事,容易让人感动。不过,在最平凡的事物中,往往蕴藏着让人心动的因子,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一颗容易感动的心,有兴趣的同学,不妨检测一下,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是不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是不是常常感动。
当你看到春天的第一个嫩牙的时候;当你看到秋天满地的落叶时;当你看到万绿丛中的一朵红花时;当你看到万顷碧波中的一叶小舟时;当你看到出生儿脸上那灿烂的微笑时;当你看到母亲耳旁的一缕白发时;当你的亲人.同学.朋友遇到病痛时,当一个不相干的人陷入困境时,当熟悉的父母和老师十几年如一日.毫无怨言地为你重复做一件单调的事情时,当一个陌生人不经意地帮了你一把时,当你听到一条惊人的消息时,当你阅读一篇新颖的散文时,当你投身一片动人的风景时,当你驻足一幅美丽的图画时,你的心灵是不是会被轻轻地触动?还有那人世万象,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草木,甚至墙角石头缝里的一株顽强的小草,深冬池塘边一枝枯败的荷叶,路边一个普通的乞丐,远方一场突发的战火。
这些,都可能是一段纷飞思绪的开端,或是一个精彩故事的结局。当你看到这样的风景时,在你的心灵深处,会不会不有自主地发出“哦”的一声悄悄的叹息,由衷的产生要问一点为什么,怎么样的想法?
常常感动的要素——
拥有一颗平常心,对生活说“感谢”
生活的小河总是平静地向前流淌,小小的浪花唱着低地的歌;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简简单单的三个人.一顿饭.几间房,托尔斯泰还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有一首歌唱得好,“平平淡淡才是真”。是的,面对平凡的生活,我们要拥有一颗平常心。真切地看着生活的每一个表情,享受粗茶淡饭的滋味。生活在这样的心情中就会散发出玉兰的清香,温暖着我们的心灵。
有一句诗歌很形象地表达了外界刺激与内心激动的关系,“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表面上看,让平静的池水产生波澜的是外因春风,内在的根本原因却是春水,如果换成厚厚的冰层,坚硬的钢铁,就是十级大风,也难以撼动。人们常常把不容易感动的人比喻为有一颗“冷酷的心”,也是这个道理。
学会“读”母亲,感受母亲的唠叨与急躁;学会“读”师长,理解他们的叮咛与期待;学会“读”社会,接受路人的不满与微笑;学会“读”山水,欣赏自然的鬼斧神工;学会“读”书本,倾听高尚的谈话。对生活说声感谢吧,这是我们感动的基石!
(实践训练)
评一评
(一) 轻声朗读下面的这段文字,感受一下作者的心情,猜猜作者的身份.年龄等有关情况,当然要说说你的依据。另外,请再谈谈你对阳光的感受。
初一早上,当我还钻在暖暖的被窝里时,窗外的阳光却早已透过明净的玻璃刺的眼睛睁不开,带有几分夏日的味道,我被这样的阳光强烈的吸引住了。
冷了好一阵子,今天终于阳光明媚,天气真好,阳光很美,好些天没有出门了,真想出去走走,想了,便做了。。。。。。
独自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突然觉得很久没见到阳光了,仿佛,是隔了一个世纪那么久。久到几乎忘了它的味道。闭上眼睛,深呼吸,我试图寻回那份久违的气息,享受阳光带来的每一缕清新。张开双手,感受阳光穿过指间的那份迷离。
喜欢在阳光下晒晒尘封许久或许多发霉的心情,看着阳光下轻舞飞扬的尘埃,仿佛看到了一片一片白花花的霉菌慢慢脱落,飘扬在半空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下面这样的场景你经历过吗?当然不是完全相同,似曾相识的景象有哪些?它打动你了吗?哪些情节你不喜欢?为什么呢?哪些句子你不满意?你的理由是什么?、
“哎呀!来不及了,上帝啊!”我飞快地穿梭在行人中,不时地抬手看手表,这块劳利士的手表是我最喜欢的,能在同学面前炫一下,但是,现在我亲爱的劳力士向了12:05分了,本校的自修乃是从12:10分开始,可我现在却还在人群里窜,My God!
忽地,我的面前出现了红绿灯,正处在红灯状态,我又一看劳力士12:09分!完了!完了!忽地,我跳出一个念头:“拼过去,不就是红绿灯嘛!没有我的自修要紧,下午还要考试呢,我一点都没复习呀,估摸到学校只有3分钟了吧,到时候,让哥们帮个忙,我应该能混进去,对!”于是,我跳上自行车想以最快的速度穿过去,但突然旁边飞驶来一辆大卡车,我只能一个急刹车,但来不及了,只听得一声“咣”,我连人带车滚到了地上,鲜血溅了一地。
我感到我醒了,但事实上我没醒,我感到有一股轻飘飘的感觉,一看自己已经到了半空,手是透明的,我的劳力士已经停止了,我低下头,看到有一群人围着一个人,不停地叫,有人还拿起了电话。那不是我吗?那我怎么。。。。。。难道是升仙了?哈哈,本大天才终于英雄有用武之地啦,我可以长生不老了!正在我高兴之余,我旁边出现了一个人,具体的说是坐在一个金光闪闪的宝座上的手拿权杖头戴花环的一个中年男人,我敢肯定那就是上帝,我在心里仔细盘算上帝会给我什么职位?弼马温我可不当!这时候上帝说话了:“喂喂喂,那个叫什么沈小雯的,对,就是你,我可不是让你来当官的。”我靠!真不礼貌,怎么连我想什么都知道,还知道我的名字,但是不叫我来当官,那叫我来干什么?不会叫我来打扫卫生的吧?”“我当然不是让你来扫地的,你知道你这次为什么会上来呀?”“不就是因为我死了嘛,我又不是白痴。”“那你说说你是怎么死的?被卡车轧死的。”“怎么会被卡车轧死的呢?”“我闯红灯。”“为什么闯红灯?”“因为我来不及了。”“来不及干什么?”“上自修。”“怎么会来不及呢?”“我出门晚了。”“怎会出门晚了的呢?”“不就是因为我只顾看电影,吃饭晚了呗。”“哦!”吁!我舒了一口气,终于问完了。“你知道吗?你已经是第1234567个了。”“啊?”“像你这样出车祸死的学生,你是第1234567个了,你真幸运!”“我幸运?”“是,因为1234567这个数字很特别,你可以选择。”“选择什么?”“选择是继续活下去还是在天堂里呆着。”“当然是在天堂里呆着啦,这里很舒服,还有天使伺候我,好爽啊!”我不禁脱口而出,“喂喂喂,你也想的太美了吧,你想留在这里,那好,那你就去帮圣诞老公公遛他的麋鹿吧。”“耶????那不是和弼马温差不多啦,不要啦。”“是你自己要选择留在这儿的啊。”“那好,那我还是留在人间继续活着好,以后再上来玩吧。”“哪还有以后,除非你死了,那你现在还的答应我以后不在闯红灯啊。”“原来你是教育我啦。Ok。”“好,下去吧!”上帝手一挥,我就下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一练
1.放学以后
点拨:有些作文题只是一些表示故事发生时间.地点.条件的词句,而主题.人物等方面没有其他的限制,这样的作文题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往往是很大的。《放学以后》就属于这样的题型。只要是发生在“放学以后”的材料,都可以使用,比如我的故事,同学的故事,家里的故事,邻居的故事,路上遇到的人和事等等。当然,这些事最好要与学校生活有点关系,否则,什么事都可以往里放的话,就离偏题不远了。
2.一头大象,可以举起几吨重的物体;一只蚂蚁,可以举起是它体重13倍的东西。谁的力量大呢?有人说是大象,因为它的力量大的惊人;有人说是蚂蚁,因为它战胜的不只是别人,还有它自己。
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请以“战胜自己”为题,完成一篇文章。除诗歌外其他文体皆可,600字以上。
3.社会生活中的人,必须学会与别人合作。生活中,你是不是能够和别人互相配合做事,或共同完成某一项任务?在合作的过程中,你有没有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或者也许你感受到失败的痛苦?请以“合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记一记
来自《论语》中的名句:
1.子曰;吾十有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
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5.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