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自主学习”应把握好三个关系
          ★★★
【字体:
“自主学习”应把握好三个关系
作者:张开斌    文摘来源:竹山县竹坪乡中心学校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7

    “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认知结构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因此自主学习又是新课程的热点和亮点,在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所带来影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举足轻重,显而易见。然而,对于执教的教师来说,“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首先不是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在这场学习方式的变革中究竟如何才能顺利地搞好“自主学习”?这显然是一个难点。我以为要有效的实施自主学习,关键在于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堂实施中自主地探索,做到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强调学生自主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不能片面认为只要教师发表意见,就是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对学生课堂学习完全不闻不问。所谓学生自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对学习责任的承担。学生在学习上的这种自主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教育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培养下,通过自己不断地学习逐步形成的。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取决于他是否学会了学习,并且这种能力的大小和他是否会学习成正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教育。因此,强调学生自主,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指导,在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中决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教师指导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自主,相反学生通过充分地利用教师指导则可以获得更大的自主。
    教师指导的内容,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实行全程跟踪指导,根据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化指导,把指导学生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帮助学生发现可能陷入的困境上。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从而成为学习活动的实践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是“导”,千万不要代为解释,不要越俎代庖,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
    二、问题意识与问题知识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使学生敢问,善问,会问。首先,教师提问要引起全班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其次,教师的提问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思路,角度和方法。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分析文章,抓住要点,解决问题。学生活跃了,教师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会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提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会提问,敢于提问,抓住学生刹那间的灵感,帮助学生归纳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以这个问题为切入口进行深入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完全不是问题知识的讲解者,而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者。当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活用”教师提供的有关发现问题的知识,这种“活用”就是我们所说的让他终身受用的智能。
    三、学会学习和教会学习
    社会在不断发展,新知识在不断涌现,仅靠教师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把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过程教学,不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代之以激励、点拨、引导,让学生体味获得知识后的愉悦,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注意掌握新知识,更要总结、积累学习的方法,使之更合理、更科学、更好地为己所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会学”“能学”,上述这些作法仍停留在教师浅层次的帮扶阶段,要真正学会学习只能是学生自己通过学习的实践去尝试、体验和感悟,而不是通过教师的上课讲授,教师的一招一式,无法代替学生的个性的主观活动。就象学游泳,看再多的书,记再多的要领,都无济于事,必须亲自下水去游。在游的过程中感觉、总结、掌握游泳的技术。因此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骑车中学会骑车一样,自主学习就是给学生一个亲自实践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索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在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主要参考材料:
    1.《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性培训提纲》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