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人民艺术家的烘托艺术
          ★★★
【字体:
人民艺术家的烘托艺术
作者:郝君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6

人民艺术家的烘托艺术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   郝君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人民艺术家,他的《骆驼祥子》是现代短篇小说的名篇,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以其典型的环境描写见长,本文的环境描写在烘托人物性格,突出主题思想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此,老舍先生凭着对北京城的熟悉和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而敏锐的观察,把祥子拉车的恶劣环境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里既有对环境的直接描写,也有通过其他方式的渲染与烘托,尤其是后者,全方位、多角度,令人拍案叫绝。他的烘托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动物的反应来烘托

如: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为了突出一大早,天气就热得发了狂,作者选取了狗和骡马的异常反应来表现。这里,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洞察,根据动物的生理特点和独特的散热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侧面烘托了天气的炎热。

2)通过柳树来烘托

如:①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如:②那半天没有动的柳条像猛的得到了什么喜事似的,飘洒地摇摆,枝条都像长出一截来……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异不定地等着点什么……又一阵风,比以前更厉害了,柳枝横着飞……

在这里,作者为了突出天气的炎热和变化,采用了柳树的异常和变化。例①中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枝条在炎热天气中的异常情况写的很有特色——具体形象,连树都热成了这样,何况人呢?例②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柳树实际上就是风的载体,风的体现,因为风是无形的,无色的,无法描摹,作者在此巧妙地借助柳树的变化从侧面来写风的变化,不仅寓抽象于具体,而且极有层次。

3)通过道路来烘托

对于一个拉车的来说,道路是他们活动的场所,所以作者准确地以道路来刻画天气的炎热:

如:①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如:②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象也要晒化。

如:③街上仿佛没了人,道路好象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在这两个例子中,作者表面上是写路,实际上是通过路来写天气的炎热:热得没有一点水气,热得熔化了路面上的柏油,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表面上没有一个“热”字,实际上读者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4)通过人物来烘托

A〉通过人物的行为来烘托

如:小贩们不敢吆喝……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处张罗买卖。

这里小贩们和拉车的一反常态,该吆喝的不吆喝,该张罗买卖的不张罗买卖,就是因为他们认为天气太炎热了,无法进行正常的商业行为。

B〉通过人物的各种感觉来烘托

如:①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白光。

    ②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点红……

    便道上……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

    ④他觉得从脸到脚都是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⑤走了一会儿,脚心跟鞋袜粘在一块,好象踩着块湿泥,非常难过。

    ⑥接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⑦身上挂这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味儿。

在上面几个例子中,例①、例②从视觉角度,例③、例④、例⑤从触觉角度,例⑥、例⑦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天气的炎热无比,在此,作者写烈日时,没有让主人公说一句话,而是把犀利的笔触伸进人物的内心,通过描摹人物的各种感官的具体反应,来渲染自然环境的恶劣。

    总之,在《烈日与暴雨下的祥子》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给主人公的活动展现一个恶劣的背景,在直接描写的同时,娴熟地运用了烘托技巧,从而变抽象为具体,化模糊为清晰,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如见其色,如闻其味……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