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对初中语文教学与美育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
          ★★★
【字体:
对初中语文教学与美育之间关系的几点思考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9


含山县东关初级中学   干方清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的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本文仅就二者的关系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小提琴大师梅纽因认为:“要成为一个有所创造的人,就必须具备儿童看待事物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有一双对事物感到新奇的、没有被习惯、概念、见解和解释所蒙住的眼睛。”这种心态使得青少年特别容易接受艺术的教育。同时,由于青少年心理中的因果概念缺少稳定性,他们头脑中的非逻辑的、神秘的因素使他们极容易相信许多“假”的东西,甚至于倾向于接受“类”神话的事物。当然,这种“信”与“受”在一定的范围和程度内可能是良性的,但如果受不良环境的影响,也极容易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伤害,甚至对社会造成伤害。这就需要社会上的一切力量联合起来,共同为他们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这其中,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更是极其重要的,刻不容缓的。
对于学校中的美育,当前普遍的认识是:艺术学科(音乐、体育和美术)和文学由于本身具有丰富的美育内容,美育的特征是很明显的,容易收到显著的效果。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梁启超先生曾说过:“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掌住了。”
对青少年进行美育的基本目的是:树立世界观,扩展视野,发展智力和培养创造的个性。
美育有助于塑造积极进取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这种人不仅善于欣赏美好的事物,而且善于为它们而奋斗,善于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生活。列宁认为,美育是对个性施加政治和道德影响的工具,是个性获得全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最终使命就是保证“系统地训练感受器官和发展创造能力,扩展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可能性。”(《统一的劳动学校的基本准则》1918年苏联)
在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的教学目的中作了这样的要求: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囗语交际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这一“教学目的”中,在对语文的感知、分析和运用的能力要求提高的前提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人文民性特点,对于创新的、美的要求更高了。
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从语文学科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的情趣。
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二者始终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应当仅只是传授知识,“教书”的同时还要努力地“育人”。所谓的“育人”,即对学生进行美育和德育教育。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的人文学科,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诸多方面。在语文课中,有许多美的故事,美的人物,美的形象和意境,以及许多优美的词语等。我们能希望学生对此“一见倾心”、“一见钟情”吗?当然不可能。
因为在美感经验中,“一见倾心”和“一见钟情”的现象之所以能发生和,是因为审美主体的所见、所闻和其内部早已形成的“美的观念”的作用分不开的。这种“美的观念”是作为个体的人在日常生活和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在种族发生和个体发育的过程中,通过无数的印象和经验的积累、提炼、概括,自然地在内心中产生的。它根源于客观事物的美,又是审美主体以能动的意识去综合、概括诸种美的表象的结果。“美的观念”一经形成,便作为大脑中的约束性信息。如果在感知到对象的美时,发现与已有的“美的观念”相适合,便会“一见倾心”、“一见钟情”了。
但是由于初中生文化知识的不健全,所涉猎的社会范围比较狭窄,阅历较浅,而难以在头脑中形成客观而系统的“美的观念”。对于那些他们没有接触、理解不深的事物、事理往往难以认同,甚至会产生一些非理性的认识。
柯岩的《周总理,你在那里》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好诗,诗中那种“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真挚感情,足以让每一个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产生发自内心的共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听老师朗读时,对于那种沉痛之情却往往无动于衷,有的学生在听到深情的呼唤时竟然不自觉地笑了起来。这种情形实在令人痛心。可是我们能仅仅把责任完全推到学生的身上吗?责怪他们吗?不能啊!因为我们的学生距离那个时代已经比较遥远了,对于那种感情没有认同的基础了。如果我们在教学此诗之前,让学生先观看“十里长街送总理”的音像资料,再现当年肃穆悲戚的场面:国旗半降,哀乐低回;江河垂泪,万民哭泣。这是人民的哀悼,是古今中外从未有过的人民的哀悼。这样,学生的感情就会被打动,被激发出来,心灵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再去教读此诗,学生也会像诗人一样,对总理寄以深切的哀悼,进而从“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的肃穆悲壮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当然这种美感的直接体验在语文教学,及至于其它各科的教学中,都是十分必要的,不可或缺的。但这也仅仅只是第一步,还必须上升到对理性的思考,因为完整而深刻的“美的观念”是直接体验与理性思索相统一的结果。
所以说,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要能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联想和想像等能力,尤其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绝对少不了“分析”和“解释”。所谓“分析”是指对审美对象(这里主要是指课文及与其相关联的知识)的知识性的把握——如对艺术作品的结构、主题和背景等方面的了解。而“解释”则是以“分析”为前提,“以在精神上发现美的价值为目标建立起来主体结构。”(今道友信《关于美》)也就是通过全面分析对象,然后把分析的结果有机地综合起来,通过理性的思辨去完满地揭示对象内在的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都是典范的“美”文。如《春》、《海滨仲夏夜》、《秋歌》、《济南的冬天》等课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自然美;《生命的意义》、《七根火柴》、《藤野先生》、《谁是最可爱的人》等课文中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和追求,以及主人公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性美;《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竞选州长》、《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课文中所展现出的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这些 作品或如弹铜琵琶,歌“大江东去”;或如丝弦轻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一句话,这些课文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归根结底是一种对生命的肯定。好的课文凝聚着美——人的精神所追求的美理念的高度集中。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决不简单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给学生指路,引路,送上路,让他们自己走路。教师要在对课文进行精辟分析的基础上,教给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整理他们的思维框架,从无知到有知。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课文,掌握其中的精髓,并把它们转化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初步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
因此可以说,初中语文教学是一种精神的创造,是把已发现的有秩序的自然存在和已获得的有规律的知识体系,按一定的价值标准,创造出完美“作品”的技术。这里的“作品”,当然只能是具有了一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和审美取向的学生了。只有培养出这样的学生,才能把课文和其它文学作品提供的多层次结构中留有的许多“未定点”得以解释,作品的内容和意义才能逐渐展示出来;并能创造出更多“新的”,从而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