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写作教学 >> 文摘正文
陶醉
        ★★★
【字体:
陶醉
作者:李仪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2

月儿让我好陶醉

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第一中学  李仪

 

    每次看到月下景色,都会平添一番记忆。也许,月亮最大的魔力就是让这些记忆隔了多年仍不会淡忘。我总是爱呆呆地望着月亮,动情于“香雾空蒙月转廊”的情景。

    最早对月亮的关心,来自儿时对母亲亲切的讲述。每当月白风清的秋夜,母亲会告诉我:月亮里有桂树,有宫殿,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寂寞而美丽的仙女——嫦娥。于是,我总会抬头在晶莹剔透的玉盘里百般寻找。正当我快失望时,母亲总会神秘的告诉我,嫦娥姐姐拉上帘子入睡了。

    而现在,月亮还是让人琢磨不透,还是那么有魅力,让我陶醉。

    陶醉于月,陶醉于她的柔情。世人都知道,太阳犹如宣言,它给出生命明确的坐标和意义,用这耀眼而令人晕眩的光芒照亮着外部世界的河流山川。而月亮,永远谦和地若有若无,像春雨润物般地渗透到我们内心深处的角角落落。月亮的美,乃是一种疏影横斜的美,那是一种暗香浮动、撩拨心弦的情愫,可以感觉却不能言传的莫名的美,它使生命充满了诗意的遐想……

    陶醉于月,陶醉于她的画意。古人之向重秉烛夜游,并不一定是苦于人生匆匆,百日短暂,大约更在于月下风光之独绝。李太白嗜月如命,月下独酌,月下独舞,怕辜负大好月光;东坡两游赤壁,都是在月夜;至于那易安居士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最是令人动情。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吟咏着一个共同的话题——月亮,从“月上柳梢头”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以至今天的歌词里的“扁扁的,扁扁的,岁月的书签”,的确,月亮给人带来了那种无人可知亦可晓的感觉。

    陶醉于月,陶醉于它的情思。夜空中,一钩弯月,踽踽独行,自天边而来,而天边而去。弯弯的钩,不带一片云,不挂一盏星。除风的呜咽,松的低吟,霜天无色,冷月无声,它让我想起了东坡居士亡妻墓前的“明月夜,短松冈”……

    陶醉于月,陶醉于它的高洁。仿若朱自清散文的月亮,清清又柔柔,潇潇又洒洒,那矜持、那沉寂、那明朗,让我自然而然的想起了“月儿如钩,遥挂长天。清辉流泻,下照无眠”的诗句,出自哪儿,何人所写,我已记不太清楚了,但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难怪古人说“得月者为高洁”。

  陶醉于月,陶醉于她的变幻。她就像那个飘渺的影子,时而高悬于景泰苍天,时而又躲藏于云朵之后,那隐身的手段如同一个变魔术的高手,用“炉火纯青”形容,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文学家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的千古名句。

  每次看到月亮,我的心都会陶醉于她的银色轻柔的呼吸中。

                                

                                              (辅导教师:李仁海)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