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语文论文 >> 文摘正文
走进经典课程,让“你”自由飞翔
        ★★★
【字体:
走进经典课程,让“你”自由飞翔
作者:佚名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9
                           徐兵强 
我们积淀已久的一种行为习惯、一种潜藏已久的文化心理是:我们太喜欢表演了,太擅长“兜售”了,“目中无人”已成为一种生命情节,于是,自觉不自觉的,教师表演的欲望被满足了,留给学生的空白却被占用了,学生思考的权利也被剥夺了,长此以往,学生还会主动思考吗?还能独立创新吗?2001年秋季语文新课程标准颁布,它给我们带来了教学理念的深刻变化,并要求我们从许多重要方面更新观念和进行改革。在广泛讨论、深入研究并认真探索后,我不禁深思:打开新课程的突破口在哪儿?这就要搞清楚语文教育的现状如何呢?例如某所学校准备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的李老师报名并选了课题:廉颇蔺相如列传。他是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他觉得教文言文正是自己的强项,既是情有独钟,也是术也专攻。他也希望借此机会在本校同行面前好好地露一手,显示一下自己的学识和功底。李老师认真进行备课,查阅大量资料,博采众家之长,撰写了详尽的教案,又自己动手制作投影片,他的教学目标是:重点分析课文中以对话、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课堂上李老师对这一表现手法的分析非常细致、深入,真可称得上丝丝入扣,加上他那富有感情变化的语言,对故事情节绘声绘色的渲染,学生们都被吸引住了,个个凝神静听……李老师越讲越兴奋,甚至忘记了时间。正巧这天停电,电铃没响,尽管坐在前排听课的教务主任向他暗示了几次该下课了,他也没有察觉,直到一位物理老师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才猛然想起该看看表了,这时已超过下课时间整整10分钟了。那么学生从这样的教学中能够获得什么呢?只不过是一些书本知识,学生却不能够亲自去体验,主动探求知识,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自主学习的培养,学生的个体差异,独特性不能体现。只是让学生听听感动,想想激动,课后动也不动。但愿,新课程的启动能让我们有所领悟,但愿,老师们能把课堂中的空白更多地留给学生。我们为什么要让那鲜活而丰满的百千个哈姆雷特非得用教师自身的标签贴得枯瘦而扁平,我们为什么要把学生瑰丽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风干成单薄而干瘪的丝瓜?关注教师这个“我”还是关注学生这个“你”,反映出的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你”,这是“为学生发展服务”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我想走进新课程的切入口就是能走进“你”——学生的个体世界。去掉权威性十足的“我”,这种以教师这个“我”为核心的凯洛夫的行为主义教学法带来的课堂效率是较差的,落伍的,与时俱进的是让学生成为每个个体的体验者,去掉“我”并不是为着标新立异的使一篇论文能浮上水面,而是为着一代人的灵魂免受不必要的戕害。毕竟,当我们听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片面论调时,我们的心是多么的沉痛。吕淑湘先生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打过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他说:“工业生产是用人为的手段把原料变成成品,原料是听凭处理的对象,农业生产则是依靠作物自己生长发育的能力,农民仅仅为它的顺利成长提供最好的条件。”叶老就是要我们教师像农民对待作物那样创造最好的条件,去诱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语文,茁壮成长。一直很喜欢《荆棘鸟》中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在唱自己那支曲子,相信这是世上从未聆听过的最动听的歌。”至坚者石,最灵者人。鲁迅的那句话“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灵魂”;孩子的那句话“雪融化是春天”。下雪像什么?谢安的侄儿谢郎:“散盐空中美可拟。”谢安之女谢道蕴却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而我们的学生上语文课犹如“背了一块石板在剧场上听戏”,我们的孩子不是在语文和文学的天地中欢跃地浏览和创造,而是在布满荆棘的小路上蹒跚。一个高级的教师是能够很好的理解教材的;而一个更高明的教师又能够把自己的理解很通俗地向学生讲解清楚;而一个最高明的则是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教材,理解教材,能够研究学生脑力劳动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们可能遇到的障碍,进行有效地启发引导。例如在教生字词时,以下两个教学环节张老师和李老师有着不同的做法:首先是找出生字词,张老师帮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抄在黑板上;而李老师则是要学生找出自己不熟悉的生字词。然后是记忆生字词,张老师为学生想出了记忆的方法,要他们按照这个方法去记忆,而李老师则要求学生去研究各自记忆生词的方法。测试下来的结果是李老师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张老师。因为李老师的教学行为比较合理——关注的是“你”而非“我”。就如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夫尔泰勒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在做了什么。”叶圣陶也曾这样说过:“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确实,我们考虑自己何其多,考虑别人何其少!方法固然依靠传授,但最主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能习得。现在有些学生上课不爱学,注意力不集中,男女情,泡吧……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在做什么?加紧补课,加大作业量,严管死抓辅以罚,导致恶性循环。老师讲,学生厌烦;老师辛苦,学生急躁;老师心理疲劳,让学生跟着疲劳。教师嗜好主动,学生厌恶被动。学生学习没了积极性,其根源就是课程以教师这个“我”为本位,而不是以学生这个“你”为本位。有个高考复习老师让学生每人去仿出一套模拟试卷,你来监考,你来批改,你来点评,学生由为了表现自己的需要到而不是为了高考的这一心态的转变,他们积极努力去做的目的只是想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水平,但却调动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开放式的课堂设计,正是体现了教师“我”这个的角色向学生“你”这个的角色的切换,教师的角色不止是教书的,也不止是教人的,而更多的是助人的,推他一把,给他一点帮助,因为有一种自然成长的潜能,只要给他一个环境力量他定会迅速发展,只要学生主动了,不可能学不好,升学率也一定会提高,不至于“我”越给学生高考倒计时,他越想后快事,不至于“我”今天刚辛辛苦苦讲的题,明天学生就忘记。为什么不能投入?为什么没能听进去?关键是得想办法调动起学生这个“你”的积极性而非“我”在课堂上主宰什么。魏书生说:“一名好的教师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的能力。事实上不是学生脑子里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少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就教学设计而言,为教之初就着眼于学生对教师的“摆脱”,这是“导”的战略。生活中有许多道理只需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设置一种氛围,他们便会有所顿悟,有所感受,他们自得的感受往往特别深刻鲜明。教师讲得再多,也是教师的;而学生学得再少,也是学生的。切忌“漏斗教学”的蔓延滋长。毕竟,语文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教师“滔滔不绝”地从头讲到尾,不给学生感悟和实践的时间,正是旧课程教学的首要弊病。一位艺术教育家说:“儿童绘画是在经营一个天真烂漫的心灵世界,在这张纸上,他就是创世纪者。”而眼下我们的儿童呢?在教学圈中,教师在备课时,想到了让学生学什么?什么时间学什么?该设计让学生怎么去学?学生学的厌烦吗?学生思考了没有?学生参与进来没有?学生在这道题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教学目标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学内容安排是否合符学生实际?教学方法设计是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我们肯丢弃这个权威气十足的“我”,而考虑到学生那个活生生的个体的“你”吗?在生活圈中,请看一组比较:抱小孩,中国人喜欢的姿势是将小孩的脸朝向我,大人要呵护着他;在上海的外滩上我曾目睹美国人是用胳膊夹着小孩,让他的脸朝外,让小孩自己从小就能主动的去感知认识外面的世界。到超市买东西,中国的教育是我来花一百元钱给你买一个电动玩具车,美国的教育则是你自己去挑一件你最喜爱的东西,结果孩子自己选择的竟是一个值一毛钱的果冻。前两年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夏令营时,在面临生存的挑战中日本孩子心中意识到的是只能靠自己,精诚合作相互搀扶的走出来了,我们的有些孩子则是通讯遥控,车子来接,抱着回家,中国孩子心中意识到的是为自己的生存起主导作用的若干个大人们的“我”,而不是他自己的这个“你”该如何去面对。其实不是我们的孩子输了,而是我们长期的教育方法输了。什么在作祟?教育心态中是确立“你”还是确立“我”的这核心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教师太在意,太在意自己这个“我”怎么说,太在意自己这个“我”怎么做。“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春色且为春”。有“我”而教的教师,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有规有矩,兢兢业业,苦心孤意,惨淡经营,却效果不佳;无“我”而教的教师,宽松和谐,任人纵横驰骋,看似无心,实则有意,而效果甚好。难怪魏书生老师一年在外半载多,学生成绩裴然,因为他把握住了教学中的核心要素——“你”。英国现代教育心理学家斯托克威提出:“要想快速有效的学习任何东西,是‘你’必须看它,听它或感觉它。”要让学生这个“你”在读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学生在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去记住教师的思想,而是让本人进行思考,叶圣陶先生倡导:“让学生自力品文,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并从心里头说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不至与跟别人‘说长道短’的。”确立了“你”的核心地位,就能走进经典课程,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学生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里有所创造,他们把文中透露出来的零星半点的东西,都愿意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他们努力运用自己的心力,尝试着去了解。他们自己在积极的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领域,走进生活,走进自己和他人的心灵世界;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生活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在新课程中再让学生们形成一股合力的“你”,因为“水尝无华,相当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让合力的“你”在课堂上发表看法,交流见解,拓宽思维,击发火花,深化认识,通过探究合作,充分调动,张扬个性。过去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好比“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如今却是“一桶水与不断更新的流水”的关系;既然一桶水应付不了这些流水了,何不就让这些2不断更新的流水涓涓流淌出来呢?前不久,语文报杯主办的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执教的《再别康桥》,老师让“你”在唱主角贯穿全过程:你觉得我们该从这首诗里学些什么?你认为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段?你能用自己的感觉来读一下吗?走在这样的老师的课堂里,觉得空气都特有营养,因为他们在课堂能自由的呼吸,充满着无拘无束的气氛,它让“你”更精彩,让你自由飞翔。让学生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设计课堂导语,让学生设计板书,让学生写下课题,这些能让学生有参与的亢奋,教学的艺术主要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不是教师的传授本领。经过几千年的淘洗而积定下来的诸多名篇,我们让学生读了吗?不闻读书声朗朗,但见习题像海洋。CAI和教师入情的自己读,能行吗?如果担心学生读不懂,而带学生去读去懂,恐怕是只能使他们永远不能自己读懂,学生在听课件“范读”的过程中,已经积淀起来的一种对于朗读的期待,产生出的一种期盼体验朗读的情绪,就全被这一连串接踵而至零零碎碎的问题给淹没了,岂不遗憾?一篇课文,教师完全可以“让文章本身去教育学生”(张志公语),督促学生多读多颂,引导学生自悟自结,大可不必去做别人观点的“搬运工”,也不可把自己的观点硬塞给学生,教师要尽可能的引导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阅读需要,去掌握语言技能,感悟语言魅力,积累语言材料,吸收语言内涵。只有让学生读,他们才会读,他们才能真正读会,教学方法读为先,教次之,任何有效的学习主要是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学。清代学者赵翼在《闲居读书》里说:“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其作一文题,各自擅其妙。问此胡其然,各有天在窍。”朱自清说:“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只有让学生自己读,才能切实有效的培养其语感,提高表达能力,陶冶其情操,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学生自己读着它,觉得有一种“新莺出谷”的清纯,一种“小荷才露”的灵秀。读到有情时,文已通大半,不至于有的学生说:“老师,你不讲我读的感动,你一讲,倒反而是索然无味了。”鲁迅先生说:“读书的方法,窍门,是靠自己读出来的,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得其益,会其智,触其情。”我看过海上的日出,那是一种流动的美,它感染了天,感染了海,也感染了看日出的人们——文章也就是这样,要写的人用心去写,要读的人自己用心去读,二者完美的结合,才是对这篇文章最好的诠释。中央电视台唐宋词名篇朗诵会上,那精美绝伦感人肺腑的朗诵有多少是从他们的老师那儿学来的?有些学校采用了磁带配音读的比赛效果很好。他们通过课外阅读为知识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让学生这个“你”参与疑。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更多的答案去生活。”我们的学生只会学答,而不会学问。我市教研室左粉梅老师给初一学生的期中试卷上出了这样一道题: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的乐园,你觉得百草园美吗?你能给大家举一个你儿时的“百草园”吗?多数学生竟然对第二问不知所答,老师愕然:学生都怎么了?又如在上海,教师拿出一张航空宇航员在空中走的照片,要学生提出三个问题。我们的学生竟然愣在那儿提不出来。而在美国,小孩们却争抢着在提问:他是怎么走的呀?踩在哪儿呀?怎么拐弯呀?诸如此类,千奇百怪,同是孩子,为何会这样?教我们如何不反思?为何估分不到位?只公布答案,对的你当时怎么考虑的?错的你考虑了什么?词以一字为工,对一些精彩语段及语句的敏感度的苍白无力,如何去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提问的艺术:吹皱一池春水,激起千层旧浪。古人云:愈悟则愈疑,愈疑则愈悟,是否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是阅读能力高低的标教师不要把自己的发现和盘托出而要善于设疑,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重新“发现”,这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例如:“你能把文章中描绘景物的句子划出来吗?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个词句?文中哪些地方能让你的情感产生震动?你能尝试着去品味作者那极具魅力令人消魂的语言吗?如果在电影中放映这一镜头,需要一分种旁白,你想怎么讲?假如你是电视台的摄影师,让你为这首词配一组画面,你如何去再造想象的画面设计?你能不 找一个更好的词语,句子,修辞手法来代替原文?路瓦栽夫人有可爱之处吗?朱自清的父亲是溺爱吗?鲁四老爷不是作者批判的对象,从文中描述他是一位和蔼的老人,对吗?”“你能从这首鉴赏诗中再命几道题吗?”假如要为刘和珍雕像,该是什么样子?放在何出处?选用何种材料?教育之路迢迢,追求之心拳拳。唯“我”独尊,何谈学生的主体意识的体现?正如一盘佳肴,要让食客吃下去才能品尝其色香味,获得营养;一篇范文,也只有让学生开动脑筋去领会,涵脉方能得其妙处。如果厨师面队制作的佳肴,对食客大讲其佐料如何,刀功、火功如何,讲了半天,而不让食客自己去品尝,食客早就“倒胃口”了,早知如此,不如不来。最后,套用一句歌词:“教材已不是那个教材,大纲已不是那个大纲,再也不能那样教,再也不能那样学。”走进经典教程,没有“你”,教学寸步难行,需要“你”,课程异彩纷呈,精彩“你”,教师服务的承诺,让“你”春风风人,让“你”夏雨雨人。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