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新课改下的“人文”教学
        ★★★
【字体:
新课改下的“人文”教学
作者:范卫斌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7

新课改下的“人文”教学

西安市50

范卫斌

教育是有“功利性”的,而这种“功利性”将影响一个时代,乃至更久。教育的功利性高于金钱、超脱物质,它的本质就是造就人,造就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健康的人。在现代教学中,学校应该成为学生成才的摇篮、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载体、成为服务个性的仆人。尤其是在中国,现状决定了教育还很难离开学校,因此,学校教育更为重要。然而,我们曾遗憾的听说童话大王让自己的孩子离开学校,我们也异常惊羡西方一些国家学生的聪颖。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可以在世界大赛中获得成百上千的冠军,而中国却出不了一个爱因斯坦似的人物!我们更要问,我们那些优秀的孩子都丢失在那里了?

于是,呼唤人文教学的回归便成了人们反思现状之后的新的立足点;于是,人们不得不对已有的教育模式提出质疑、提出改革。而语文课程改革更是首当其冲。新课标明确:“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谓人文性,就是指着眼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在新课改的需求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构成的教学过程中确立下来。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教师如何开启宝库,带领学生在课堂中体会诗意流淌的语言,经历峰回路转的环节,完成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任务呢?

魏书生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为学生服务,就不能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大纲、教材要求与学生的心灵实际之间架桥。”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后,在表现出积极要求自己去探究事物的强烈欲望的同时,更竭力地想要显示出自身的存在,即他们有着极为强烈的表现欲望,有着希望被肯定、被尊重的愿望(尽管这些欲望、个性和真善美还很单纯、很稚嫩、还不成熟,但它们却同样地平等地表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尤其是在那些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身上,这种愿望更为强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发展学生个性和人性的能力,要有发现、挖掘存在于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成分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语文课上,一名平时就爱捣乱的学生在传播一幅自己画的丑化老师的图片时被老师发现。此时,这位老师如果将这名学生痛责一顿也无可厚非,然而,他却当众要求这名学生帮他为下节课要讲授的《斑羚飞渡》一课画一幅插图作为处罚。第二天,当这位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一幅生动的斑羚飞渡图已跃然黑板之上。结合这幅图,这篇课老师讲得是生动清晰,学生听的是津津有味。当这堂课将要结束之时,这位老师当众表扬了这名学生。课后,这位老师将这名学生带到办公室,再一次表扬他的同时又指出、教育了他扰乱纪律、丑化老师错误。故事的结果不言而喻,但如果这位老师当初没有这样处理而是痛责学生,结果又会如何呢?我只想说语文教学如果不能把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不能以人文精神来滋养学生,那么我们的教育必将是失败的。因此,教师要想成功地打开语文课的宝库,首先就必须学会发现、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学会鼓励,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关注个体发展,大力弘扬人文精神。

大凡教学上的落实,重要的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去落实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语文素养。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教学中,“鱼”即知识、“渔”即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而知识与能力之间微妙的关系又体现在转化之上。那么,要如何实现这一转化呢?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利于发展的情境。教师要敢于放手,而不能事事躬亲剥夺了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究的权利。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言:“能力绝不是老师讲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自己发展自己,开掘自己,那么他就会变为一个强者。”戴来生老师在讲授何其芳的《秋天》这一课时,不仅是走下了讲台,甚至把这方神圣之地交给了学生。他设计了这样一个精彩的环节:一名学生代替他走上讲台来进行教学,探究问题。虽然学生的表现还很稚嫩、也太拘谨,但这一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却是值得肯定的。也相信,老师这一大胆尝试,一定会对这名学生今后的发展带来帮助,这难道不就是语文教学所渴盼的吗!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那稚嫩行为之后所体现的作为人的高尚精神。我在教学中也曾被深深感动。那是我初登讲台不久,当时我们正在进行古文教学。我尝试着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来讲课。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一次自习课,我走到班级门前时,教室竟然出奇的安静,大惑之下我推开门,却原来是我的一名学生在讲台上讲课,而别的学生在认真地听讲。我没敢打断他,而是投以赞许的目光。我知道,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相信这样的学生将来一定能够有出息。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应大胆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并养成探究的意识和习惯、掌握探究的技巧,从而让学习成为相伴他们一生的一种需要、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教是为了不教”,叶老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教学的本质。主张学生自主探究的语文课才是成功的语文课,才是关注学生终生发展的体现人文教学的语文课。只有这样的语文课,才犹如一座有价值的知识宝库。

然而,“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任何教育都不能只注重人的能力地培养,更应注重对合格人的精神熏陶。语文尤其这样。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绝不单单是一个语言文学掌握问题,语文实际上就是思想、道德、伦理、信念等影响人一生的精神的载体。古人常说“文以载道”,在今天,这“道”更有其广博得内涵,“道”即“人文”,即任何时候语文的学习、语言的习得都是跟人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关注人心,让学生熏陶、浸润于中华文化的深邃,筛选、吸收外来文化的广袤,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理解个体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要实现的“启迪心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任务的又一人文要求。例如江苏省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在讲授《生命的意义》(苏教版)一课时,他在学生朗读、研讨课文第六节之后,就势向学生提出了“你为什么而活?你又将怎样活着?让我们在有关生命的意义这一重大话题上与伟大的保尔进行一次对话”这样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的梦想思考的极为幼稚,但都尽量追求保尔式高尚的目标,显然教师的指导有着潜在的影响。而在下课之时,老师的结束语是:“课上完了,但生活的课远未结束,大家在课余之时请背诵这段名言,有可能的话再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在次感受一下永远的保尔精神,构筑我们的生命意义”。再如,新的语文教科书在汲取古今精华、采撷中西美文的同时,也精选了大量以往教学书中从未谋面的能凸显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的文章。可见,语文教师能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语言文字蕴含的“人文精神”,能不能用中外优秀文化为学生全面和谐的健康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也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衡量一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更是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所应把握和体现的又一重要环节。

教育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新课改下的人文教学,要求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的心理因素、终身能力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体现对人的精神的培植。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以人为本,服务教学,为新课改的实施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初中版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语文》

                               2005-7-21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