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把握新课标   构建新语文教学常规
        ★★★
【字体:
把握新课标   构建新语文教学常规
作者:书生魏    文摘来源:www.xinyuwen.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15

一、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上而下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改革发生的过程来看,语文首当其冲。尽管语文教育改革一刻也没有停止,但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人才需求的高度看,语文教育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问题集中到一点,是过去语文教育功利性太强,严重忽视了对人的终极关怀和培养。具体说来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从语文教育理念上看,把语文仅仅看作一种工具,片面强调实用功能,严重忽视或者曲解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我们已有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义,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而较忽视意志、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而较忽视沟通不同学科的知识,以及建立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的联系;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较忽视个性的发展,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还没有进入语文教育的话语系统。

第二,基于工具性课程理念,语文学科过于看重课程的实用功能和显性、刚性、近期目标,忽视语文课程文化熏陶感染作用和隐性长远的综合目标。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90年代初的教学大纲就十分清楚。那时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把语文教学目标分解为48个能力点,19个知识点。目标内容,大体包括在语言学、文艺学、文章学的基本常识之中。这些目标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可操作。加上考试评价的客观性价值追求,语文教学中的技术理性主义和工具理性主义表现突出。语法、修辞等知识的教学内容加重,文本阅读停留在文体辨认、结构分析、内容判断、写法认定层面;丰富多彩的阅读文本,变成语文知识的注脚和能力训练的材料。作文教学则进行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练习。语文教学流于肤浅和平庸。

这种工具性的教学训练,学生学到了些什么呢?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编制前,课程专家有一个基本评估:受语文高考模式的影响,学生该学的东西没有学好或者根本没有学,不一定要学的东西,反倒可能掌握得十分娴熟。掌握了一时(应考)有用的东西,却失去了一辈子有用的东西。

第三,在对语文教育“科学化”追求中,简单地把自然科学的法则移植到语文学科中来,忽视了语文教育的特点。我们知道,自然科学旨在寻求普遍性,愈是撇开特殊性、个别性,就愈有理论高度,而语文属于人文社会学科,以丰富独特的形式承载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特殊性、个别性是其基本特征,它的价值隐含在个体本身。从教学层面看,语文教育要认真研究每一个“个别”。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决定于对无数个个别问题的把握水平。可是过去的语文教育,为了眼前的效益,追求客观性和唯一性,热心于寻找带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以不变应万变办法。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忽视了汉语文教育的特点,与汉语母语教学的科学性南辕北辙。

第四,语文教育忽视主体的需求和特点,用单一的目标来衡量具有千差万别的学生。这种做法,抑制了多向度的思考和个性化的体验、理解与表达。语文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和期待更是多元的,个性化的。可是过去的语文教学,从内容到方式,都有定型化倾向,用同一的目标衡量千差万别的学习对象,语文课堂上,话语霸权严重,而这种话语又缺乏权威性。它付出的代价是无数青少年的生机、灵气和个性;也容易让学生视语文学习为畏途,丧失学好母语的信心。

第五,语文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以教材使用为例,或者对教材的依耐性太强,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资源不够。或者因为考试评价与教材得远距离联系,过于醉心于模拟式的教学和训练,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方面没有花费更多的功夫。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使丧失了教学主动权,抑制创造性的发挥,消减甚至泯灭了执教语文课的兴趣和激情。

当前,语文教育中上述诸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升学压力,生源质量严重不齐,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读书食禄”的习惯性假设和幻想日甚一日,不断给教育以急于事功的强烈信号,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我们的语文教育改革更显得迫在眉睫和任重道远。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体现。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比较起来,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实施等方面,都有革命意义的变化。认真学习和执行新课程标准,必将产生巨大的冲击力,有利于逐步克服语文教育的痼疾,提高语文教学品味和效益,全面达成语文课程目标。

二、语文课程理念与语文教学

1.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学科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界定,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语文课程自我认识的一次飞跃。肯定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只讲工具性或把工具性强调过了头都与课程实际不符。更重要的是,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受到人文关怀的同时,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定义用“交际”一词为“工具”定性。交际的工具只能在交际过程中掌握,语文学习必须强调参与交际者的主体介入,强调教学中的互动交流。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又是带有强烈主体色彩的、灵动的、有悟性特征的媒体,对掌握和使用这一工具的人,具有发展和调适功能。因此,即使从“工具”的意义上切入教学,课堂面貌也应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

2.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概念,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要有意识地去培养,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去培养。“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可以涵盖识字写字、听、说、读、写诸方面,是严格意义上的“工具”的准确内涵,也是长期以来语文学界学术研究和实践经验的结晶,是语文教学的直接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应在教学中得到认真的实施。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尤为严重。过去语文教学讲究两点,一是知识点,一是能力点。但是,多年的课堂教学状况告诉我们,知识点有“知”无“识”,只需要接受,不需要思考;在应试背景下,阅读教学又只能屈从现成的的结论,写作的主题定向和模式化倾向,学生独立思考的可能性空间十分有限。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依赖老师们在执行新课标、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创造性的实践。

3.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人文性(文化性)是语文性质的一元,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化内容的包容性和广阔性,必然导致文化接受的多向和多元特点。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应该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多进行有效的写作实践,仍然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内容。但作为母语课程,语文实践不能限于书本,应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可能从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及其训练中转化而来。在突出语文实践性方面,过去语文教学有三个偏向。一是把语文实践理解得过于狭窄,特别是与应试联系在一起,只要求学生读课文,写应试文和做基础题,余则一概不问,甚至视广泛阅读位旁门左道予以制止。二是有意识的强调在生活中学语文还没有形成气候,更多的实在考试题涉及的范围内兜圈子。三是把语文知识强调过了头,热衷于孤立地讲语文知识,却不去问它在语文实践中的实际效用,知识本位的倾向十分明显。

民族性是母语的共同特点。汉语言的书写方式为方块字,语法结构的灵活,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等,都是语文教育中有待深入研究的要素。课程标准特别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个要求符合汉语教学特点和学习规律。语文教师应该在探索符合母语教育特点的教学策略方面贡献新的智慧。

4.      改变语文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授受习得,学生的学习被动,缺乏个性。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改变一种习惯,是学习领域的移风易俗,需要相当长的实践过程。而且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学习方式的更替,从本质上看,它的目的在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新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因此,改变语文学习方式也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做起。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责任感,把语文学习变成学生的成长需求。要培养学生独立学语文的能力,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益。要创造环境氛围,让学生亲自体验,鼓励学生对文章的自我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个性化的表达。要逐渐养成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这次课改开辟的新的学习领域,能充分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5.      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语文课程要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它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实践体验课程;不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平台。新的语文课程功能将促使每一位语文教师形成执行和开发课程的责任感,养成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自觉意识。

三、课标教材及其使用

课标教材与大纲教材相比较,一般说来有如下特点:

1.视野更加宽广

原来的教学大纲,特别是2000年前的大纲,对教材确定的选文标准,着重强调典范性,文质兼美,而且对“质”(内容)的界定仅仅限于经典内容和社会主流意识。课标教材更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这个内容标准,既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性质,也具体体现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语文教育开拓了新的空间。

2.更切合学生的实际

课标教材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它从教材的角度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的课程理念。有助于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3.选文更适合学生学习

大纲教材要“适合教学”,从观念上看,还是重在“教”。课标教材实现教材功能的位移。立足点在有利于学生学,首先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

4.课标教材更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新教材重视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设计,而且重视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不再仅仅是掌握知识和笼统地要求提高能力。

5.课标教材更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教材的开放性和弹性会给我们留下开发、选择、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传统教材观念的重大变革。 

关于教材的使用,我提出四个字的参考意见——利用、开发。

第一是利用。在现阶段,教材仍然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最基本的实现形式。优秀的教材,具体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事实上也是教学的依据之一。因此,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利用好教材资源。

第二是开发。教材只能作为一种课程资源,而不像过去某些时候那样,教材事实上具有专制地位。我们所说的“开发”,意味着挖掘教材本身的隐性资源,意味着开发和利用教材留下的弹性空间,意味着创造性地、批判性地使用教科书。课程标准是依据,教科书是凭借,学生发展是出发点和归宿。使用教材应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层面上承担教材的使用者、评价者和编写者的光荣而艰巨的角色。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