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课程改革 >> 文摘正文
娄烦二中课程改革第二阶段实验工作总结
          ★★★
【字体:
娄烦二中课程改革第二阶段实验工作总结
作者:武爱军    文摘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11

 

娄 烦 二 中

课程改革第二阶段实验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娄烦二中是一所省级示范初中,现有教学班32个,学生2060人,教师135人,教研室4人,其中主任、副主任各一名,教研员2名,4人均为兼职。学校先后参加了全国目标教学、省“JIP”、市“1+1>2课程实验,为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基础。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展以来,学校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积极参加太原市“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实验,认真落实了《娄烦二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于20057月结题,被市教科研中心评为合格课题。随后,我们抓住这一契机,积极投身于太原市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第二阶段的实验工作。

近两年来,我们按照市、县教科研工作要求,以新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为载体,以深入做好四项突破、四项建立的实践研究工作为核心,认真开展了课改实验与研究工作。实验中,坚持以当前先进鲜活的教学理念与经验为指针,以贯彻新课程标准为主线,以落实教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加强教学设计为突破口,从落实培训再学习,加强集体备课,优化教学设计,进行课堂实验入手,采取了“典型引路,帮扶结对;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法,有序实施了大教研与小教研,平时教研与集中教研相结合的校本教研方式,加强了新课程改革第二阶段的实践与研究工作,现将近两年来的实验工作汇报如下:

二、取得成绩:

1、通过有计划、扎扎实实的课改理论学习,学校全体树立了新课改理念,把握了新课改精神实质,自上而下掀起了学习新课标,研讨新教材的理论学习热潮,较好地把“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了课改教改的实处,实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思想转变:

    1)由过去“教教材”转变为现在“用教材教”的思想;

    2)由过去“教师依赖教参”的思想转变为现在敢于“对教参进行取舍”的思想;

    3)由过去“教师被动教研”转变为现在“主动积极探究”的思想;

4)由过去“教学手段单一”转变为现在“追求多样化”的思想。

2、落实了教师互评,学生及其家长反馈评价制度,让教师、学生、家长加入到课改中来,坚持了家、校、教师、学生教学反馈评价,形成了“共同参与,自主考评,多元评价”的良好局面。

3、课堂教学凸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民主、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基本形成,教师作用体现出“帮助、引导、组织”的功能,初步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五学科各自形成以探究为特点的教学特色,并产生优质教改课,先后6次在县、乡、校示范交流。

4、学生学习兴趣明显增强,请教师长,到图书馆、上网学习的现象增多,学生自发参与活动的项目增加,学校组建的合唱团、书法、美术课外兴趣小组多次获奖。

5、教学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连续两年,在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统考中,学校三个年级各科成绩位居全县之首,中考升入高中率达88%,较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有86人达到市重点中学分数线。

6、建立了一支具有一定教育基本理论素养,自觉运用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导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的教科研引领队伍。我校有省教学能手2名,市教学能手8人,市德育渗透能手6人,县学科带头人2名。今年,我校通过层层选拔,选送2人参加省教学能手、市学科带头人的评选。

     7、围绕“十五重点科研课题实验”,深入推行了以课堂教学设计为突破,建设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六个学科产生了有价值的研究报告6篇,并在市县交流,产生了3篇国家级教学研究论文。同时跟踪刊出《教研通讯》,及时登载、报道了学校课改经验及相关信息,成为县级交流资料,为课改研究与实验提供了互动的平台。

8、整合教育资源,广泛征集一线教师和学生的使用意见,通过编写组的分析、研究,对开发、编制的校本教材——《娄烦文化》,进行了修定、整改。

三、具体做法:

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确保全员参与

在组织机构上,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任副组长,校教研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办公室主任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县教研室和学校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新课程改革指导小组,以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学科实验工作组。在方案规划实施上,我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改工作制度、实验工作进程月报制度、校级培训制度等。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形成了全体教职工“人人关心课改、人人支持课改、人人参与课改”的局面。实验中,坚持课改与教研同步,实验与教学协调,落实了学校每月对课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的工作。

2、开展活动,努力践行,实现行动落实

1)以教研组为单位,深入开展了以学习新课标、新教材、新教育思想的专题学习评价活动。

2)开展学期初的对新岗教师的课堂教学视导活动。

此项活动,由教研室教导处组织,校长、副校长牵头,组织环节人员、各教研组长,集中对新上岗的教师进行了课堂听课,跟踪检查教学设计、作业等常规,并针对教情和检查结果作了及时评议,及时指导。

3)邀请县教研室,集中对所有实验教师,进行了一轮回的课堂教学观摩与评价,从中了解了教师运用新教材的情况,并针对视查情况,逐课分科进行了及时评议总结,指出了教学的不足与长处,提出了改进措施,明确了努力方向。活动的开展,使所有教师在思想上有了全新的认识,有力加强了课的“设计”意识,形成了“人人讲设计,课课有新意”的局面。

4)落实了以“新课程怎样教”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①组织了集体备课。此项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教学实际统一布置了备课内容,确立了主讲人,采取了“办公组设计——教研组研讨——书面修正提交”的办法,充分体现了大家智慧,从而确立了最佳设计方案,使每一位教师都吸引到设计中来,有力加强了教研的实效性,提高了教研整体水平,为课堂教学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开展了小组轮流听课活动

在各组集体备课的同时,各教研组针对备课实际,及时安排了轮流听课活动,做到了人人参与,人人考评,较好地将集体各课与轮流听课有机的结合起来,有不少教师从中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并及时对教法进行了调整与补充,实现了“备与讲的同步协调,讲与评的及时反馈”。

③开展了“我的课改展示课”示范观摩活动

根据各组轮流听课,结合各组推荐人选,我们在每学期中,分别在语、数、外、政、物学科,选取了学科名师,统一安排了听课日程,集中进行了全校性的课堂教学观摩与评议,特别聘请了县教研学科教研员进行教学点评,广泛地进行了交流评议,评选出学科“精品课”,再通过精品课观摩活动,推进了实验工作的进程,提升了课题研究的品位。经过不懈地努力,不断地探索,逐步形成了学校“民主、和谐、平等、相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各学科有了个人的特色,语文课以读悟情,数学课活动探究,政治课故事引领,英语课情景交流,努力转变了教师角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④举办了新课程实施的“教法总结研讨”交流会

针对平时教学实际,结合学校研究课题,在学期末,学校以文、理两科为单位,组织进行了教法总结交流与研讨。会上,实验教师作了案例分析与教学反思,提出了课程实施中的有效做法与不足,针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惑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课题研究的实施展开了广泛交流,确定了实验成果,确立了“从策略、方法的践行入手,来探究模式形成”的课题研究思路,并选定了符合总课题要求的9个参考子课题,构建了新的课题研究总体框架,重新定位了研究的视角与方法、目标与任务、步骤与措施。

今年,我们开辟了“教师论坛”,准备在6月份进行。

⑤与省市级名校联手,开展教学帮扶活动

在我校开展自我结队,教学帮扶活动的基础上,为了加强教育教学交流,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有力促进课题研究的纵深发展,不断提升教科研整体水平,以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全面提高的目的,我们通过积极的努力,与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本着向该校学习、借鉴、互通、交流的原则,结合我校教科研工作的实际,我们与该校共同携手,在以下方面开展了校际教学、教研合作交流,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A、         建立以学科为单位的师徒合同,开展教学帮扶。

B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定点指导,示范引领。

C适时参加了该校的教研活动。

D做到信息交流,实现计划互通,活动共享,测评同步。

E借鉴、吸纳了对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程式和方法。3、认真进行学科实践研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校逐步为学生建立成长的记录袋。为了使评价更客观、更科学,建立了包括养成习惯、社会调查、学习态度、动手操作等12项内容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针对所带学科特点,结合评价项目,将评价内容分解分组,分类汇总,密切关注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思考、实践等表现性行为,着重考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平时积累、及时记录、收集整理学生表现性行为的相关资料,以彻底改变了单纯以学生学科考试成绩衡量学习质量的做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工作中,各科任教师汇通科代表,组建学科评价组,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坚持了“课课有记录,节节有评估”的原则,借助学生评价记录,按照“平时记录——中期汇总——年终量化”的规程,采取日小记周小结月总评的办法,及时跟踪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参与表现,做到记录真实,考核有据,评价合理,考查公开,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了课程改革的向前发展。

4、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定并完善了《教学教研常规考核细则》、《娄烦二中新课程教师培训办法》、《教育科研学习制度》《娄烦二中教师发展性评价考核细则》、《教师实践反思制度》等。同时,强调了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并逐步完善了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学考评制度。

从参与课改实验到现在为止,我校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有多名教师在省、市、县级的教学比武和教学设计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多名教师先后在省、市、县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论文,交流经验,有力的推动了全体教师的教研氛围,更好的促进了以教研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态势。

5、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把课改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费用,并积极争取、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课改培训费用实施全额报销,对购买课改教材、器材、教学设备的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学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课改工作的奖励,同时根据公用经费的核拨情况逐年加大课改经费的投入,2004年,我校用于购买教学器材、教学设备的费用近5万元,2005年用于教师课改培训学习费用为1.5万元, 2006年教师培训外出学习费用1.2万元。

四、存在问题:

两年来,我们是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曾得到了县、市教研部门和兄弟学校的好评,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距离上级要求还很远。比如:

1、认识层面深度不够,课改进程缓慢,效果还不够明显,特别是教学质量依然是全市后列。

2、评价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协调性,特别是在内容和形式上,缺乏细化、深化,不能很好体现新课标、新课程,新课题要求。

3、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老化,有的严重短缺,特别是电教手段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远远不符合现代化教育的要求。

4、新课程系列管理制度实效性不强,力度不大,须进一步健全。

5、课题研究依然停留在表面,仅仅是个人行为,随意性大,还未真正形成规模。

6、课改实验部分工作落实得不够到位,依然存在有布置,欠实施的现象。

7、参加课改实施和研究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发展不够平衡,普遍缺乏一定的理论高度。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没有了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