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艺术技巧 |
银铜铁锡庸 《文镜秘俯论—论对》中列述了对偶的二十一种对法,其中有一些就讲的是艺术技巧问题。象双拟对——一三字同,第二字由一三字意拟出,如“炎至炎难却,凉消凉易追”;连绵对——二三字同,如“看山山已峻,望水水乃清”;双声对—两字声母相同,如“秋菊香佳菊,春风馥丽兰”(佳菊、丽兰);叠韵对——两字韵母相同;回文对——上下两句,首尾循环等等,就很明显。这些艺术技巧,在对联中也时有所见。但对联的艺术技巧,远不止此。 一、嵌字——把某些自成系统的字分别嵌入相关的成分里,使对联意中有意。 季子敢言高,仕未在朝,隐未在山,与吾意见大相左; 这副对联乃曾国藩与左宗堂戏做,上联含左宗堂(字季高),下联含曾国藩。 再如悼秋瑾女侠联: 悲哉,秋之为气; 在下所做有两联求下联,也属此类: 1、尔等才疏学浅,形只影单,居然敢称雅士?(含疏影居士名)
因荷而得藕; “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 因何而得偶; 再如: 第二层意思是: 怜子心中苦;
有客如擒虎; 这副对联系宋时一客人某年除夕为京口韩香所做。擒虎,指隋朝大将韩擒虎;退之,指唐文学家韩愈(字退之)。上下联均切韩姓。 再如: 其它如“烟锁池塘柳;炮镇海塘城”,上下联都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以及限制在一篇文章或一本碑帖中取字成联,等等,都属此类。
情亲由得意; 再如: 在下与疏影居士于电视剧场所做一联也是回文联, 中国藏宝玉,玉宝藏国中;
李东阳气暖; 这副对联中,“李东阳”是人名,用他的“阳”字同后面的“气”组成“阳气”(春光),则他的上联的意思是:李树东边春光暖。“柳下惠”也是人名,用他的“惠”字同后面的“风”字组成“惠风”(和风),下联的意思就变成了:柳树下面微风和。
才门闭卡,上下网友恼版主; 上联中“才”和“门”字合在一起组成“闭”字,而“卡”字分开又成“上”、“下”二字,上联的另一层意思是指斑竹能力有限,兼且前几天斑竹之言行,引起网友极大不满。下联中“欠”和“食”字合在一起组成“饮”,“泉”字分开成“白”和“水”,下联的另一层意思是指今日武坛人才凋零,大家只能翻来覆去的讨论金庸。 戒烟联也是用的这种技巧,请看: 因火成烟,若不撇开终是苦; 这副对联中,除“烟”和“慾”拆开外,更难的是“若”——“苦”,“各”——“名”,虽只有一撇一捺,却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天心阁,阁飞鸽,鸽飞阁未飞; 这副对联中的“阁”、“鸽”、“洲”、“舟”就是顶针式的迭用。
金钱吊灯笼,老照四方八角; 这副对联,是由长沙古老的街道名和地名金钱街、灯笼街、老照壁、四方塘、八角亭、玉带街、如意街、连升街、一步两搭桥和凤凰台等串组而成的。
人称新郎新娘,原本是旧相思一对; 这是一副婚联,结婚时前来喝喜酒的人,自然都会感到几番风味。但是,由于各人的情况不一样,感受可能也不一致,如果说的太具体了,反而不好。于是,干脆把联中有关的字空起来,让大家自己去体会。谁觉得是什么风味,就在空处填什么。填不上来,也说明这种风味是难以表达的。
长长长长长长长; 这副对联据说是过去写在一个大商人家门上的,乍看不知何意,但如读作“常涨常涨常常涨;航行航行航航行”,就可转出“货利长年有增,商行个个通达”之意。在下昨天在星光无限上出的一副对联也是用的这种手法。 齐齐齐齐齐齐齐;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这是赵朴初先生为岳飞庙题的对联,用了五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驾长车”都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就是指用典。用典之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赵先生的这副对联用的自然而贴切,即使没有读过《满江红》的,也照样可以理解。当然,用典冷僻,晦涩难懂,是不宜提倡的。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这是间隔反复,还有一种叠字连珠,例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可以看出,凡是上联出现反复、叠字的地方,下联也必须在相应的地方对应,否则就要失对。
生为国家,死为人民,耿耿忠心昭日月; 这副对联是挽周恩来总理的。上联“生为国家,死为人民”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生就为国家,死就为人民,而应理解为生死都为国家为人民,下联同样如此。互文可使语句错综而精练。
强盗画喜容,贼形难看; 再如(打两字,“攀”,“乐”): 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
闭门推出窗前月; 既有诗情画意,又语带双关。上联说:你要对不出下联就在外面看月亮吧,下联答道:我已经对出来,可以进来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副对联是过去骂汉奸的,意思是“王(忘)八无耻”,再如过去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 二三四五; 上联表示缺衣(一),下联表示少食(十),横批表示无东西。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 十八、其它。对联的艺术技巧千变万化,花样繁多,除上面介绍的几种外,还有同韵叠字、同偏旁部首叠字、翻新、夸张等等。就艺术风格来将,更有庄严、诙谐、警策、趣味等等,需要联迷慢慢体会。下面举两个例子供联迷欣赏。 袁世凯千古! 这是袁世凯去世后有人写的一副挽联,初看很奇怪,对仗不工。但仔细分析后才会发现,作者有更深的意思在里面,那就是——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你看出来了吗? 再如: 上联:独览梅花扫腊雪; 本联谐简谱七音,甚难,有人曾用地方方言的一至七的读音来对: 下联:细睨山势舞流溪。 终不甚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