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用音乐来诠释美丽——我的诗歌教学法
        ★★★
【字体:
用音乐来诠释美丽——我的诗歌教学法
作者:周启林    文摘来源:奥科学校高中部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0-27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如此优美的旋律,如此恬淡的意境,用再多的诗歌理论去阐述也是苍白无力的,用过多的言语去解释只能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幸好,有音乐作背景,让诗和乐找到了心有灵犀的默契,也许这正是原始诗常和乐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如果从美学角度上说,音乐与文学,同是艺术,同是美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在于创造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因此二者在创造美的手段上是相通的。而音乐则诉诸听觉,能充分调动人的思维,让人融入某种氛围,为注重意境创设的诗歌的诠释开辟了一条捷径,于是让音乐去诠释诗之美,就如同让诗的抒情主人公演绎自己的人生一样,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诗是一种注重意境创设的文体,它的美主要是通过情来体现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诗的情则更要在景中,在具体的意境中去领会,用音乐来诠释诗之美。我以为,最关键在于感受音乐的旋律,为诗制造氛围,创设意境。以下让我们来谈谈如何用音乐去诠释诗之美。
  唯美诗人徐志摩经典之作《再别康桥》之美,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清新的意象,优美的意境,淡淡的离愁。这三者如果用更简洁的、更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美在它的景,美在它的情,而情则是它的终极目的。有人认为,诗要多读才能体味出其中景之美,情之美。确实,诗是要读的,而且要饱含深情去读,但如果作为读者(或者说作为旁观者),不了解文章的背景,无法真正深切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境,这种饱含深情岂不有矫揉造作之嫌?《再别康桥》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无独有偶,钢琴王子理查德的《致爱丽丝》也有着一种忧伤的旋律。于是笔者便有了一个奇想,用理查德的钢琴去诠释现代诗。
  在上课前我这样导入:“现代诗徐志摩曾在英国剑桥大学整整度过了三年的时光,在即将离去的前一个傍晚,他去剑桥找朋友,当他来到康桥时朋友已经离去了,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请闭上眼睛,听这首乐曲,试想你就是志摩……”于是理查德的《致爱丽丝》把学生带入了离别的氛围中。听完了乐曲,笔者又配合乐曲朗读了这首诗,学生在配乐朗读的中进入了角色:“……静静的傍晚,悄悄的来到了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河中的水草,以及那忧伤快乐的往事,在诗人心中划过一道道波痕,诗人又将要悄悄的离别……”,在音乐的伴随下,我们共同演绎着那首《再别康桥》,从中再去品味它的景,发掘它的情,让学生去模拟诗(或者说是故事)中的主角,一切显得那样和谐,一切是那样的让人容易接受。
  让我们来看另一首诗,戴望舒的《雨巷》,诗人描写了悠长雨巷中一个忧郁的、若隐若现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这其实就是诗人理想无法实现的一种彷徨。诗的美在于它电影似的长焦镜头,美在它忧伤的情调。我们不妨用另一首理查德的钢琴曲《秋日私语》来作一次配乐,让我们来假设:深秋里,凉意渐渐浓了,万物开始凋零,面对苍茫的大地,我们有着无限的忧愁,一条悠长的雨巷中,轻轻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开始放《秋是私语》)。巧合的是这首《秋日私语》旋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与《雨巷》达到了完美的和谐,于是为《雨巷》意境的创设提供了极好的背景。
  艺术的目的在于创造美,而美学中说的美无外乎祟高、优美、悲、喜等(也就所谓的审美范畴)。而祟高和优美则是诗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祟高和优美通俗来说就是诗所表现出来的雄浑和婉约,而音乐和诗一样也同样有着这样的内涵,只是它在感观上能将这些内涵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优美”的诗用优美音乐去诠释给人一种清新婉约的感受,而“祟高”的诗用雄浑的音乐去诠释则给人一种慷慨激昂的感受。毛泽东的词《沁园春 * 长沙》通过红透的万山、碧透的湘江、飞翔的苍鹰、自由的游鱼等到一组意象,描绘了一幅活力四射、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从而提出了深刻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给人一种“祟高”的美。于是选择雄浑的乐曲为它作背景,为诗创设氛围是非常关键的,让音乐感动读者,对于理解诗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诗歌的教学是需要创新的一种活动,这不仅需要教学者要用诗一样的语言,更需要用诗一样的手段,音乐这种艺术手段,运用到诗歌教学中增设了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玩味诗,无疑为诗生动教学开辟了又一途径。
  • 上一篇文摘:

  • 下一篇文摘:
  •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