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新语文 >> 教学文摘 >> 教法学法 >> 文摘正文
27.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厚度——《第二次考试》教例评析
          ★★★
【字体:
27.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厚度——《第二次考试》教例评析
作者:余映潮    文摘来源:语文潮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5

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

27.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厚度

——《第二次考试》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胡明道老师的一个教例。主导教法:读写结合法,教学活动的主要角度就是“写”。

教学主要程序:

1.阅读、讨论、理解课文。

2.读写训练: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题签,请大家巧用课文材料,根据题签上的题目创编故事。

各组派代表抽签:

①假如你是陈伊玲的弟弟,请根据课文内容,以“我终于找到了姐姐”为题创编。

②假如你是苏林教授,你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老朋友,你兴奋地讲起了陈伊玲的故事,想想应该如何妙用课文材料。

③假如你是陈伊玲,第二天到工厂向领导汇报被录取的经过,想想该怎么讲。

④假如你也是复试场上的评委之一,说说你参与了一场怎样的辩论。

⑤假如你是在复试前一天的晚上被从火中救出的李大妈,看到复试失常的陈伊玲,你及你周围的乡亲们该如何想,如何做?

……

同学们写作、交流。

老师评讲、点拨。

这样的课叫做课文作文。

课文作文:要研读课文,要多向思考,要精心设题,要构思全段。

课文作文:不要重复原文,不要违反原文,不要脱离原文,不要拘泥原文。

 

[评    析]

这节课,老师称之为“扩思训练”,是为学生作文“找米下锅”,是在为学生送“聚宝盆”。

从教学设计的本质上看,这是一节很有“厚度”的学生充分活动的读写课。

这个教例的“厚度”,就出在这些个“假如”之上。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喜欢“开一笔”,让学生展开一下想象,如:

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了当年的“小姑娘”。说一说你们是如何进行交谈的。

假如“我”十几年后在另一个铁路工地上知道有一个“成渝”的模范工人,“我”怎样兴奋地找到他并谈到十几年前的往事?

……

这些“假如”,都是一种“单向假设”式的提问设计,它们往往被用于课文阅读教学的收束阶段,作为能力“迁移”训练、作为活跃教学气氛的一种手段出现。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

上面教例却放开了思路,对“单向”的假设进行变角,进行叠加,用多个“假如”来结构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于是,这多个“假设”就组合成为一个“多向假设”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上。

那么我们如何看这个教学设计的厚度呢?

1.从教学形式看,它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教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例子,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2.从学法指导上看,它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具体情景进行创造想象,启发学生懂得读书要会读出言外之意,教给学生一种“潜台词阅读法”。培养学生一种善于联想、善于想象、善于品味的阅读习惯。

3.从思维训练上看,它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向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学生既要读懂课文,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乎情理的创造,思维的品质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

4.从教学效率上看,它使绝大部分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教学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不同角度的“假设”将他们引进课文,又将他们带出课文,将他们带进思绪飞驰的王国,教学能在充满欢悦和求知意趣的气氛中取得最佳效果。

3A Disk网络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