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带来的精彩
【教例】《飞向月球》
师:下面我们学习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内容,请同学读一读,找出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句子,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生:读“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登月舱的扶梯下来,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生:阿姆斯特朗为什么要小心翼翼地下去呢?
生:有点害怕,毕竟是第一次登上月球。
生:有点紧张,稍不留心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说不定会飞到哪儿。
师:同学们的猜测不无道理,可是事实上真是那样吗?
生: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下去,主要是想让工作顺利些,不要发生什么意外。
生:宇航员经历了艰难,好不容易登上了月球去探索,怎么不小心谨慎呢?就好象一个人得到了渴望已久的东西会小心翼翼地去对待一样。
师:这个词语写出了宇航员对工作的态度,还有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既然说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为什么“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呢?是否说月球表面的土壤是松软的呢?
师:还有什么意思蕴藏在里面吗?
生:这是宇航员留下的足迹。美国人想让后来人看到。说明美国人很狂。
师:有这层意思吗?(众笑)
生:说明美国人很骄傲。这个千百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生: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第一次去月球探索、研究而留下的痕迹,是征服月球值得骄傲的一个痕迹。
师:你们的感悟比老师还精彩。那么这个自然段还有你们读懂的问题吗?
生:我从“终于”一词上体会到宇航员登上心驰神往的月球是不容易的,是艰难的。
生:说明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如何登上月球研究过程漫长而艰辛。现在登上了月球,人类心情该是多么骄傲呀!
师:既然登上月球是不容易的,可是毕竟登上了月球。这说明什么呢?
生:说明地球上的宇航技术非常先进。
师:下面,下面我们就带着自豪的心情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评析】
这一段的教学体现了教师宽容的人格美。这位教师始终以学生为重,尊重学生不同的感悟、想法,努力营造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故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感悟一个比一个精彩。这位教师妥当处理好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地位,做到了教师只是一个话题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人、儿童表达独特见解的谛听者和欣赏者。教师面对学生浅层次的理解、不正确的看法并不马上否定,而是用“事实上真是那样吗”、“有这层意思吗”、“这说明什么呢”等话语耐心地引导、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得更周到、更透彻。学生在这种对话的场景中,充分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学生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存在的自我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师生关系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