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似的教学 生活般的课堂
——听靳家彦执教《有这样一个小村庄》随感
胡志红
不久前我有幸聆听了靳老师执教的《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真是课如其人:有情有趣,可亲可敬。整个课堂充满人性、富于灵性而又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师生共同融合在一个“这样的小村庄”,师生共同感受共同体验了一段有趣的生活。靳老师将有形的课堂融合于无形的生命历程之中,那出神入化的教学艺术令人深深折服。他让人文精神的阳光洒满了整个语文课堂,也照进了儿童的心灵世界,使课堂弥漫着一种另样的诗意。
在教学中进行最广大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靳老师的课堂对话是那种走进心灵,撞击心灵,能触摸到情感脉膊的对话。以下略采撷几段,与大家共享。
一、“要学会赞美别人”
1.开场白:
师:同学们真精神!你们怎么应答?
生:老师真精神!
师:改一个字,老师更高兴。
生:老师更精神!
师:同学们真可爱!
生:老师真可爱!
引导改词后,生:老师真可亲(可敬)!
师: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生: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指导改说:初次见面,请多多指教!
2.指导评读:
“ 她哪儿值得我们学习?”“我特别赞成这种做法——赞赏别人,把别人的优点集中到自己身上,就会变得更优秀。”
正如靳老师所认为的:课堂中师生活动的本质是交往。靳老师始终从学生出发,关注的是学生应该怎样成长、生活、做人,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
二、“专选画得不好的、不敢上来的”
对话一:
(走近一生)师:敢画吗?
生:敢!
师:会画吗?
生:会!
师:不叫。我就专选画得不好的、不敢上来画的同学。
(挑了两个不敢的学生上台,并示范教画房子:“一个人,两横,再加三竖”。)
多么生活化的语言,多么出人意料的回答,又是多么耐人寻味的挑选。于是,童心被激活了,便有了下面的插曲:
对话二:
(走进另一生)师:你敢吗?
A生:不敢!
师:会画吗?
A生:不会!
师:你不敢!你比谁都敢!你故意说不敢,想让老师叫你上去画,对吧?
A生(不好意思):对。(师生同时会心地笑。)
师:不叫!我还要叫那位不敢的同学。
看,这一句句对话,如柔柔春风,似绵绵细雨,激荡着学生小小的心灵,就好似在上演着一幕幕轻喜剧,却又那么朴实而真挚,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悄悄化解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促使儿童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让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把一份平等民主,一份亲情关爱,一份友善理解,悄悄地融进了学生的心田。
三、“温柔的陷阱”
教学中,靳老师故意让学生到文中去找“减少”一词的反义词。于是,学生找到了“扩大”,并异口同声地告诉了老师。见学生落入了圈套,靳老师不动声色,继续根据课文内容边举例句边辅以手势,引导学生分别弄清“扩大的反义词是缩小”,“减少的反义词是增加”。然后,突然反问:刚才我问“减少”的反义词,是谁大声地喊——扩大?学生幡然醒悟,在靳老师“给大家设了一个温柔的陷阱”的说笑声中,学生对词义的辨析、领悟已水到渠成。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学习共同体”中的“首席”。靳老师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到位而不越位,让学生的精神得到解放,把师生间的亲和力转化成创新的内驱力,在学习活动中浮想联翩、畅所欲言、跃跃欲试。整个课堂,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者在和孩子们自由交谈、一起逗乐。师生间那一句句看似随意平淡的对话,却将引导、点拨、启发、激励发挥得淋漓尽致,那看似随心所欲的读读画画、说说问问,实则匠心独具,宛如一首形散神聚的散文诗,那么自然亲切而又浑然天成;又如一杯清茗,细细品来更觉回味无穷。真可谓是“散文似的教学,生活般的课堂”啊!